羅 操
(蘇州科技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歷史系 江蘇 蘇州 215009)
兩漢時期土地作為一種重要商品,人們已經(jīng)用價格理念來衡量土地的優(yōu)劣、好壞了。如《漢書·東方朔傳》記載:“酆鄗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又《潛夫論·實邊篇》載:“中州內(nèi)郡,規(guī)地擴境,不能半邊,而口戶百萬,田畝一金”。上述地價是土地市場供需關(guān)系的指示器,如果沒有土地市場,土地價格也無從談起。然而有些學(xué)者只承認土地買賣的事實,卻從地價長期穩(wěn)定的角度否定我國傳統(tǒng)社會存有土地市場[1]。由于他們論證漢代地價穩(wěn)定性的觀點有待商榷,因此筆者不敢茍同傳統(tǒng)社會無土地市場的看法。在古今社會中“市場”的概念有所不同,但它們的實質(zhì)卻是一致的,正如《說文解字》釋“市”那樣:“買賣所之也”。即市場是指商品買賣的場所,用自己的產(chǎn)品換取他人的產(chǎn)品,使產(chǎn)品所有權(quán)不斷地處于分散和流通的過程中。兩漢時期土地也處于流通過程中,這就意味著土地市場是普遍存在的。盡管有學(xué)者稱這時的土地市場還處在發(fā)展的初級階段[2],但它已表現(xiàn)得相當活躍。這主要體現(xiàn)在土地市場中交易者身份的廣泛性、土地種類的多樣性、土地買賣行為的細碎性、土地交易的規(guī)范性和土地市場的局限性。
在土地市場中下起平民百姓,上到達官顯貴,都與土地買賣脫不了干系。大部分民眾交納各種賦稅雜役之后,再扣除各項日常事務(wù)開銷,仍然可以維持溫飽[3]。但也有少數(shù)百姓交納各種賦稅雜役之后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迫不得已四處借貸。有借就有還,少數(shù)貧民因無財可還,只好通過“賣田宅,鬻子孫”[4]的方法償還債務(wù)。此等史實說明經(jīng)營土地利潤微薄,然而富商大賈卻不會因手工業(yè)的純利潤率是農(nóng)業(yè)的2.75倍、商業(yè)的純利潤率是農(nóng)業(yè)的3.97倍[5]而放棄經(jīng)營土地。因為他們看到土地作為有形資產(chǎn)會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擴大而增值,擁有的土地越多獲利越豐,即便不賣田地,租給別人也會有可觀的經(jīng)濟收入,再說經(jīng)營土地又不像經(jīng)營工商業(yè)那樣缺乏安全保障。于是商人“因其富厚,交通王侯”[6],多買田地,搖身一變成為大土地所有者。當富商大賈在土地市場中奔波時那些為官做宰者也不甘寂寞,像張禹“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7],馬防兄弟“資產(chǎn)巨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8],至于出現(xiàn)“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9]的現(xiàn)象也應(yīng)屬實,否則文人吏士無法描繪這一場景。
上述種種跡象都表明,土地市場不僅是一個活躍的市場,還是一個開放性的市場。正因為如此,連身處皇宮大院中的皇帝也會出現(xiàn)在土地市場中。如漢成帝“置私田于民間,畜私奴車馬于北宮”[10];又漢靈帝“還河間買田宅,起第宅”[11]?;实圪I地是個別現(xiàn)象,但這無可辯駁地說明土地市場已深深地植根于每個人心中,其影響之深可見一斑。無怪乎在土地市場中也時常見到婦女的身影。《后漢書·吳漢傳》載:“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又《房桃枝買地鉛券》云:“雒陽大女房桃枝,從同縣大女趙敬買廣德亭部羅西造步兵道東冢下余地一畝”[12]。由此看來,婦女同男子一樣在土地市場中也擁有一席之地,是從事土地買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表明,兩漢時期不同豐度和不同種類的土地都已進入流通過程。史載:“酆鄗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祖業(yè)良田,畝值一金”[13]。雖然我們不能從這兩條材料中清楚地看到“土膏”、“良田”交易的跡象,但“土膏”、“良田”進入流通過程卻是事實,這可以從馬防兄弟“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得到佐證。良田、沃土終兩漢之世都處于流通過程中,但它數(shù)量有限,價格昂貴,不可能滿足市場需求,這就為普通田地與良田、沃土同時進入市場大開方便之門?!毒耪滤阈g(shù)·盈不足》載:“今有善田一畝,價三百;惡田七畝,價五百。今并買一頃,價格一萬。”這些處于流通過程中且肥沃程度又不同的土地大都屬于私人所有,那么在土地買賣之風(fēng)盛行的情況下,屬于國家所有的公田會不會進入流通過程呢?《漢書·李廣傳》載:“李蔡以丞相坐詔賜冢地陽陵,當?shù)枚€,蔡盜取三頃,頗賣得四十余萬?!庇殖傻蹠r“紅陽侯立使客因南陽太守李尚占墾草田數(shù)百頃,頗有民所假少府陂澤,略加開發(fā),上書愿以入縣官。有詔郡平田與直,錢有貴一萬萬以上”[14]。這些人盜賣公田,收益頗多,似乎公田也可以買賣,但是他們最終無法逃脫國家相關(guān)法令的懲罰。姑且不論參與公田買賣者的結(jié)果如何,先來看看《大吉買山地記》,其銘文曰:“大吉,昆弟六人共買山地?!盵15]它恰好為公田進入流通領(lǐng)域做了注腳。至于李蔡、王立等人因買賣公田而受到處罰,關(guān)鍵不是不能買賣公田,而是他們用非法手段買賣土地,破壞土地市場秩序。因此,李蔡、王立等人才會獲罪。
買主從土地市場買回田地如何使用,我們不大清楚,但有些買主目的明確,專門到土地交易市場中買宅地。《敦煌漢簡》776記:“捐之道,丈人前所買宅耿孝所”;類似記錄又見同書668:“買宅三萬在里究賈明不私欲戴負陽□□□□□□”。買主購宅大都是為了給日常生活提供一個立足點,從而安家立業(yè)。疏廣后人托人勸其“買田宅”為子孫“立產(chǎn)業(yè)基阯”[16]一事正好深深地道出世人重生理財?shù)挠^念。世人除了重生之外,還特地花費大量精力、時間和金錢去張羅死后的生活,其表現(xiàn)為買陰宅、修墓穴。故而在繁榮的土地市場中買墳地現(xiàn)象屢見不鮮?!段涿献淤I地玉券》載:“武孟子男靡嬰買馬熙宜、朱大弟少卿冢田?!盵17]又《劉元臺買地磚券》載:“廣武鄉(xiāng)樂成里劉元臺從同縣劉文平妻買得代夷里冢地一處?!盵18]這兩個買地券分別是東漢章帝、靈帝時的明器,但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些買地券僅僅屬于迷信性質(zhì)的明器,換個角度來看,它們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土地買賣的實際情況。由此可見,土地市場中土地種類確實繁多。
土地因其自身固定的特性,不可能像其他商品一樣游移天下。再加上地理環(huán)境因素,人們不可能像在井田制時代那樣擁有大面積形狀規(guī)整的土地。湖北江陵鳳凰山十號漢墓出土的鄭里廩簿,記載了當?shù)孛繎魮碛型恋氐臄?shù)量。在這些家庭中實際擁有田地數(shù)量最多的54畝,最少的8畝[19],每戶平均擁有24.68畝土地。四川郫縣犀浦東漢殘碑所載的幾家分別有田 8、30、38、59、80、130、150、190、260畝[20],差別很大。這就意味著土地市場中大宗土地交易為數(shù)不多。雖然大宗土地買賣也存在,如李蔡借皇帝賜冢地之際盜田3頃,即后轉(zhuǎn)手賺取40余萬錢;紅陽侯王立非法占取數(shù)百頃官私田,并將其全部土地賣給官府,都屬于非法行為,不具有代表性。相對而言,貢禹“賣田百畝以供車馬”[21]似為大宗土地交易現(xiàn)象,但為升官喬遷他鄉(xiāng)處置家產(chǎn)、準備所需之行為,也不是土地買賣主流跡象。既然大宗土地買賣行為不突出,那么小塊土地買賣必定盛行。出土的買地券大都記載了小塊土地交易案例,如《房桃枝買地鉛券》載買冢下余地1畝,《王未卿買地券》載買田3畝[22],《樊利家買地鉛券》載買田5畝[23],《曹仲成買地鉛券》載買地6畝[24],《武孟子買地玉券》載買田約23.68畝,無不說明個人在買賣土地時少則1畝,多也不過幾十畝。即使若干人(戶)集體出資共同購買土地,數(shù)額也不大。例如,漢侍廷里父老單買田約束石券記載里社居民集體買了82畝土地[25];《王當買地鉛券》記錄王當父子兄弟共同購買了10畝田地,這10畝田地已多次轉(zhuǎn)手,最后才賣給王氏[26]。由此可見,小塊土地買賣現(xiàn)象司空見慣,土地屢次轉(zhuǎn)手行為躍然紙上。
國家針對活躍的土地市場頒布一些法令,規(guī)范土地交易行為?!抖曷闪睢袈伞芬?guī)定:“代戶、貿(mào)賣田宅,鄉(xiāng)部、田嗇夫、吏留弗為定籍,盈一日,罰金各二兩?!盵27]此條律文是說基層政府部門要按時辦理代戶或者買賣土地田宅的事例,否則就要嚴懲基層政府工作人員。毋庸置疑,國家法令是在為田宅交易保駕護航,無形之中就加快了土地買賣的速度。然而法律又規(guī)定:“欲益買宅,不比其宅,毋許。為吏及宦皇帝,得買室舍?!盵28]這條律文是否與上述法律相矛盾呢?其實二者并不矛盾,都是為了規(guī)范土地買賣行為而已。前者是針對基層政府管理土地交易部門而言,不再贅述;后者是向所有買主而發(fā),明確宣布買主購買的田宅數(shù)量必須與其等級身份相符合,如果過制就屬違法行為。至于“為吏及宦皇帝,得買室舍”,也不是為達官顯貴夠買田宅大開綠燈,而是為后來由平民百姓榮升到官僚貴族集團中的新成員開設(shè)的專條律文。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國家之所以制定這條法律,是為了維護社會等級,體現(xiàn)達官仕宦的高貴與尊容。
人們在上述律文的保護、約束下可以暢通無阻地買賣田宅,面對一些違法買地行為國家則會嚴加禁止。如漢武帝時,樂(成)「平」簡侯衛(wèi)毋擇“坐買田宅不法,有請賕吏,死”[29]。雖然國家出臺相關(guān)法律約束土地買賣行為,并懲罰一批違法亂紀者,但在土地財富的誘惑下非法買地的卻大有人在。買主為了確保自身的土地私有權(quán),避免像李蔡、王立那樣竊取別人土地進行買賣從中牟利事件的發(fā)生,在活躍的土地市場中土地買賣的刻石、契約在民間十分盛行。傳世的《楊瞳買山刻石》載:“地節(jié)二年八月,巴州民楊瞳買山,直錢千百,作業(yè)分子孫,永保其無替”[30]。又會稽摩崖刻石記載:“大吉,昆弟六人,共買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三萬錢”。它們共同反映出當時買地刻石是種普遍現(xiàn)象,而這種刻石正是買主通過土地市場獲得山林合法產(chǎn)權(quán)的標志。與此同時,出土的買地券也維護著買主的土地所有權(quán)。如《武孟子買地玉券》載:“建初六年十六日乙酉,武孟子男靡嬰買馬熙宜、朱大弟少卿家田。南廣九十四步,西長六十八步,北廣六十五步,東長七十九步,為田廿三畝奇百六十四步,直錢十萬二千。東陳田比界,北、西、南朱少比界,時知券約趙滿、何飛,沽酒各二斗?!痹撡I地券“反映了當時土地買賣的實際情況,可說是當時土地買賣文書的翻版”[31],對買賣雙方的利益都起著保護作用。在居延漢簡的官方文書中也收有土地買賣的文書憑證,并為買地券具有法律功效做了注腳,其內(nèi)容是:“□置長樂里受奴田卅五畝,賈錢九百錢畢。已丈田即不足,計畝數(shù)環(huán)錢。旁人淳于次孺、王充、鄭少卿,古酒旁二斗,皆引之”[32]。盡管這份殘存的土地買賣契約確切年份不可考,但它“標志著產(chǎn)權(quán)的讓渡,即賣主喪失土地所有權(quán)和買主取得新的土地所有權(quán)”[33],足以說明土地市場中的一般情況。
土地作為一種財富,因其自身的穩(wěn)定性、保值性和生息性,更加成為人們覬覦的對象。因此,人們要想在遵循市場原則的情況下迅速地擴大地產(chǎn)并不大現(xiàn)實,假若運用手中的權(quán)力去強奪他人的土地則是一條捷徑。如蕭何為了自保而不惜“賤強買民田宅數(shù)千萬”[34]。蕭何此舉在兩漢社會開了極其惡劣的先例,嚴重地擾亂了土地市場秩序。其他王公貴族、高官吏士也不甘落后,在土地市場上目無法紀,為所欲為。史載:“王后荼、太子遷及女陵得愛幸王,擅國權(quán),侵奪民田宅,妄致系人”[35];“王又數(shù)侵奪人田,壞人冢以為田?!盵36]。像這種不公平、非正常的土地買賣事件不僅發(fā)生在普通百姓身上,連達官貴人也逃脫不掉此等噩運。《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記述:“丞相(田蚡)嘗使籍福請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雖棄,將軍雖貴,寧可以勢奪乎!’不許?!睎|漢時期也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竇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田,主逼畏,不敢計”[37]。這些史實無不說明,在土地市場中利用政治特權(quán)掠奪土地是習(xí)以為常的,同時也指出,即使強奪而來的土地也要給賣主酬金。由此可見,土地兼并并非無報酬地掠奪他人土地。雖然強奪他人土地也要付錢,但這種不公平的交易行為卻阻礙了土地市場健康發(fā)展的步伐,其破壞性是不言自明的。
綜上觀之,活躍的土地市場不但遍及關(guān)東、關(guān)中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就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對落后的邊郡地區(qū),也存有活躍的土地市場。在廣大的土地市場中凡有購買、出賣土地欲望的各色人等都可大顯身手,把自己物色的目標收入囊中,或者拱手相讓,一地數(shù)易其主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由于業(yè)主擁有的土地數(shù)量有限,經(jīng)過買賣之后其土地不斷地與國有土地、他人私有土地交織在一起,無形之中就限制了土地交易的數(shù)量,使得小塊土地買賣成為主流。在土地買賣過程中,公平與不公平的土地交易現(xiàn)象相伴而行,普通百姓、達官貴人、甚至國家政府都要時常接受它們的考驗。倘若遭遇不公平土地交易行為,不論對普通百姓、達官貴人來說,還是對國家政府而言,都意味著財貨兩空,喪失了土地所有權(quán)。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喪失的土地依然在私人之間流轉(zhuǎn),土地數(shù)量沒有變化;后者喪失的土地卻由公田轉(zhuǎn)化為私田,公田數(shù)量日益削少,私田數(shù)量逐日加多。面對這種損人利己、害公肥私的不法行為,國家出臺相關(guān)法律、民間締結(jié)契約共同維護土地市場秩序,保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土地市場的發(fā)展程度可想而知。
[1]李振宏:《漢代地價初探》,《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2期;《兩漢地價補論》,《史學(xué)月刊》1990年第3期.
[2]方行:《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市場(一)》,《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1年第2期.
[3]葉文憲:《重新解讀中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頁.
[4][6][9]《漢書》卷二四上《食貨志上》.
[5]李振宏:《兩漢地價補論》,《史學(xué)月刊》1990年第3期.
[7]《漢書》卷八一《張禹傳》.
[8]《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附子防傳》.
[10]《漢書》卷二七中之上《五行志中之上》.
[11]《后漢書》卷七八《宦者張讓傳》.
[12][22][23]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353頁,第346-347頁,第348-351頁.
[13]《隸釋》卷九《堂邑令費鳳碑》.
[14]《漢書》卷七七《孫寶傳》.
[15]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三.
[16]《漢書》卷七一《疏廣傳》.
[17][24]轉(zhuǎn)引張傳璽:《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上),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頁,第51頁.
[18]蔣華:《揚州甘泉山出土東漢劉元臺買地鉛券》,《文物》1980年第6期.
[19]參見裘錫圭:《湖北江陵鳳凰山十號墓出土簡牘考釋》,《文物》1974年第7期.
[20]參見謝雁翔:《四川郫縣犀浦出土東漢殘碑》,《文物》1974年第4期.
[21]《漢書》卷七二《貢禹傳》.
[25]黃士斌:《河南偃師縣發(fā)現(xiàn)漢代買田約束石券》,《考古》1982年第12期.
[26]洛陽博物館:《洛陽東漢光和二年王當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0年第6期.
[27][28]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版,第177頁.
[29]《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30]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
[31]朱紹侯:《秦漢土地制度與階級關(guān)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頁.
[32]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漢簡甲乙編》釋文,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80頁.
[33]吳天穎:《漢代買地券考》,《考古學(xué)報》1982年第1期.
[34]《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
[35]《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安傳》.
[36]《史記》卷一一八《衡山王賜傳》.
[37]《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傳附曾孫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