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阿衣夏木·阿吉 尼扎吉·喀迪爾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師范學院人文系歷史教研室 新疆 喀什 844007;2.新疆喀什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研究部 新疆 喀什 844007)
喀喇汗王朝和于闐國是新疆古國中的兩大毗鄰之國,十世紀中葉,喀喇汗王朝的統(tǒng)治者薩圖克信奉伊斯蘭教,建立和鞏固新的伊斯蘭政權(quán)之后,以“圣戰(zhàn)”的名義,不斷向跟自己不同宗教文化特征的毗鄰之地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于是,當時新疆境內(nèi)的佛教之國于闐很自然的成為喀喇汗王朝的宗教敵國??钩谒_圖克的領導下開始了對外推廣伊斯蘭教,薩圖克的這次推廣到達于闐國領地時,于闐國與喀喇汗王朝之間爆發(fā)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宗教文化和民族認同上的征服與反征服之戰(zhàn)。因各層次的“民族”間并沒有存在絕對的界線[1],在于闐與喀喇汗朝的長期宗教之爭中,世居于于闐的塞種民族,在民族歷史變遷上逐漸成為征服者民族——喀喇汗朝的回鶻民族了[2]。伊斯蘭教傳入于闐以后對于闐的傳統(tǒng)文明、傳統(tǒng)的民族及政治體系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伊斯蘭教征服和田,伊斯蘭材料中關(guān)于這些主要事件的確切歷史情況的記載是非常缺乏的”[3]但是,近年來隨著一些新史料的發(fā)現(xiàn),我們也對這場戰(zhàn)爭有了較多和較為正確的了解。如下筆者分析有關(guān)殘缺的資料,并且將這些資料跟《布格拉汗傳》相互對比,最后得出本人的結(jié)論。
于闐語或于闐塞語,屬于印歐語系伊蘭語族的東伊蘭語支,是用中亞婆羅米字母書寫的塞語方言之一,所以又稱于闐塞語,其年代從公元300年到1000年[4]。當時于闐語文獻中極少記載了關(guān)于于闐與疏勒國關(guān)系的珍貴的資料。如:法國學者伯希和得自敦煌的一件于闐文書—P.5538a《于闐王尉遲徐拉與沙州大王曹元忠書》是于闐王尉遲徐拉(Visa sura)在969年7月—970年1月9日率軍佉沙(疏勒國都)時親筆寫此文書的。文書曰:“我們已于七月率軍到佉沙(疏勒)之城。該地居民期望歸順。敵視我們的Ta’zik(大石)Tsun Hien的寶物、妻子、大象、良馬及其他,還有他部下的財物,都已獻于(于闐)王庭?!蔽墨I中還有“我們按照王族的利益行動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八年了”[5]
于闐王尉遲徐拉攻破疏勒之后通過此文書,向沙洲曹元忠告捷,信中俘獲的戰(zhàn)利品正包括有象,向宋庭遣使時,拜訪沙洲,由沙洲再赴宋都開封,于闐入貢,大多采取這種走法。
從此句話我們可以推斷,于闐國與疏勒的喀喇汗王朝之間已發(fā)生沖突,而且,到969~970年的這一階段時,于闐打敗了喀剌汗王朝。雖然,這段中關(guān)于沖突開始的時間,起因,過程沒有直接的記載。但從“我們按照王族的利益行動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八年了?!钡挠涊d學者們推斷,喀剌汗王朝與于闐的沖突開始于962年,因為這文獻是970年記載的,就說天尊四年(970)于闐王Visa sura給其舅沙州大王曹元忠(945~947年在位)的封信[6]。
高永久《西域古代伊斯蘭宗教綜論》(2001年),馬品彥,趙榮織《新疆宗教史略》(2001年),李進新《新疆宗教演變史》(2003年),《新疆史綱》這幾本書也講;10世紀60年代,信奉佛教的于闐國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間爆發(fā)了持續(xù)近40年的戰(zhàn)爭,一般認為這斗爭和伊斯蘭教的擴張有關(guān)[6]。
這些學者根據(jù)這件于闐文書中記載而持,于闐和喀喇汗朝的宗教沖突開始于962年左右的觀點。
《宋史》卷490《于闐傳》中有著基本上與以上于闐文書相同的記載,如:宋開寶四年(971),其(于闐)國僧吉祥以其國王書上來,自言破疏勒國,得舞象一,欲以為貢[7]。
除此之外,《伽師鄉(xiāng)土志》及《于闐鄉(xiāng)土志》中也有類似記載: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回教國)沙買泥(地名)“阿則勒提蘇塘”(官名)阿卜拉司里者,…攻取喀什,稱“帕夏”。阿布拉司里死,傳子玉山。玉山死,傳子玉素甫卡底乞兵于西國……[8]。
據(jù)以上兩種文獻,喀喇汗朝和于闐國之間的宗教沖突開始于962~971年之間。
在喀喇汗朝時期的維吾爾語基礎上形成的察合臺文獻中,關(guān)于伊斯蘭教在于闐的傳播及發(fā)展的資料相對而言還較多。而且這些文獻為我們提供了關(guān)于伊斯蘭教在于闐傳播及于闐伊斯蘭化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因此筆者在研究察合臺文獻《布格拉汗傳》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兩國之間的宗教沖突并不是開始于十世紀60年以后的,而是955~956年之前的事情。
以下我們分析《布格拉汗傳》中有關(guān)喀喇汗朝和于闐國的宗教沖突開始于955~956年之前的理由。
像以上的漢文、于闐文等文書中的記載一樣,察合臺文獻《布格拉汗傳》中也沒有很明顯有關(guān)這兩國沖突開始的具體時間的記載。但我們依據(jù)傳中的一些間接的記載來推斷出這一沖突開始的具體年代。如:薩圖克·布格拉汗在人生途中,倚仗寶劍威力,使西至拜力赫轄地阿姆河河沿,東臨庫格(Kokyar),北抵喀拉昆侖(Qaraqurum)一帶的異教徒皈依伊斯蘭教,讓圣人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教法在這些地區(qū)扎下了深根。
斯坦因先生所說的“……論及沙土克伯格拉汗(Atuk Boghra khan)皇家的第一個伊斯蘭教統(tǒng)治者及全突厥斯坦流行傳說中的英雄的——勝利的傳奇、亦不是全然缺乏歷史真實的成分”[9],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傳中這段話所包含的歷史真實,即薩圖克·布格拉汗……北抵喀拉昆侖一帶的異教徒皈依伊斯蘭教這里北抵喀拉昆侖一帶……的這句話在一定的程度上為我們提供了在薩圖克·布格拉汗在位時喀喇汗朝對于闐國的宗教戰(zhàn)爭已開始了的一個重要信息。雖然他的這次征戰(zhàn)不能說是獲得了持續(xù)長久的勝利,但是他已辟開了對于闐佛國宗教戰(zhàn)爭的序幕。薩圖克·布格拉汗在薩曼王朝的支持下奪取汗位,鞏固自己新的伊斯蘭政權(quán)之后,為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領地及推廣伊斯蘭教,而把喀什噶爾以南最近的鄰國于闐定位最先擴張的目的地。薩圖克對于闐等非伊斯蘭地區(qū)的征軍可能得到中亞穆斯林志愿者的幫助[10]。因此剛開始時很可能得勝,但不久當時被稱為“解放者”的于闐國王尉遲僧烏波即李圣天(Visa Sambhawa)撤退。
日本學者井之口太淳先生據(jù)“解放者、ya—saina(?)、王中之王尉遲僧烏波(李圣天),以此無上功德,面獲之慈悲;hedava(?)轉(zhuǎn)輪王尉遲輸羅以此無功上德,而獲弓射永壽;沙洲太博亦以此無功上的,而獲弓射永壽?!钡倪@一于闐文資料說:尉遲僧烏波有“解放者”的稱號,這恐怕是說,對于闐國來說他打破了吐蕃或回鶻的統(tǒng)治[11]。
如果我們認真地分析當時的西域總體形勢的話,很容易就得知,這里所說的“回鶻統(tǒng)治”指的是,當時征服于闐的薩圖克·布格拉汗的統(tǒng)治。尉遲僧烏波的“解放者”之名可能是因他打破薩圖克的伊斯蘭勢力,將于闐居民擺脫了伊斯蘭教強制政策而稱的。因為,當時(尉遲僧烏波在位的912~966年)吐蕃勢力已退出了新疆地區(qū)。這樣,尉遲僧烏波攻破吐蕃,從吐蕃的壓力擺脫于闐居民,而得名為“解放者”是不可能的。況且,尉遲僧烏波執(zhí)政時,喀喇汗朝的伊斯蘭勢力日益強盛,而對于闐的佛教信仰構(gòu)成很大威脅,這使以信仰佛教的塞種民族為主的于闐政權(quán)和居民處于非常困或的政治和社會狀態(tài)[12]。在這種情況下,尉遲僧烏波很可能跟自己同樣宗教信仰的吐蕃國結(jié)盟,來抵抗共同敵國喀喇汗朝的伊斯蘭勢力。再之,于闐東北部的高昌回鶻也同樣信奉佛教,所以在喀喇汗朝的伊斯蘭勢力日益擴大的共同威脅面前,同樣信奉佛教的于闐和高昌政權(quán)之間發(fā)生沖突,而高昌回鶻人占領于闐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沒有任何關(guān)于他們之間發(fā)生過沖突的文獻記載。所以我們斷言說,尉遲僧烏波在位時,征服于闐的是薩圖克領導的喀喇汗朝,而不是吐蕃或者是高昌回鶻勢力。
總結(jié)而言,喀喇汗朝在薩圖克時期(956年之前)就開始了對于闐的宗教之征。“哈喇汗朝中最出色的王為薩圖克·布格拉汗(Stuk Boghra Khan)他的帝國的疆域據(jù)說東到秦,巴拉沙滾是他常駐地。喀什噶爾(也叫鄂爾杜干)、和田、喀喇昆侖、怛羅斯和福拉卜(訛打拉)都歸他統(tǒng)治。他曾遠征阿姆河流域(mavarannahar)取布哈拉(buhara)在于 993年死于返回途中?!盵13]
這一段雖然有些夸張,但從中可以證明,薩圖克在位時期喀喇汗朝對于闐的宗教斗爭已開始的史實。雖然他的這次征服并不能算是個長久性勝利,但是他的這次征軍,是為了將伊斯斯蘭教推廣喀喇汗朝境外地區(qū),為后來新疆的伊斯蘭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在這一基礎上,他的后代進一步進軍于闐等佛教政權(quán)而最后得勝,將佛國于闐改為伊斯蘭之地??雇醭瘜τ陉D的這場戰(zhàn)爭對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結(jié)構(gòu)等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無法估量的損失,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深重的政治和社會災難。
通過這么一場宗教斗爭,喀喇汗王朝當時只達到將自己的領地擴大到于闐地區(qū),并讓于闐地區(qū)的佛教居民強迫信奉伊斯蘭教的一個目的。但是為了這一目的,雙方都付出了很重的,不可償還的代價,但這場戰(zhàn)爭促進于闐塞種民族被回鶻民族同化,從而為當代維吾爾民族整體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注釋:
[1]王明柯.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10.
[2]喀喇汗王朝的建立之族是至今爭論不休的問題,學術(shù)界有各種說法,但筆者持的是回鶻說.
[3]斯坦因.古代和田.轉(zhuǎn)引黃盛璋.喀喇汗朝征服于闐圣戰(zhàn)年代過程與于闐國都變遷綜考[J].新疆文物,2005,(4):48.
[4]《Indo-Scythian Studies Khotan Tes》h(tesvolumⅣ)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W.Bailey.Tedin collection,Camb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61(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P53.
[5]黃盛璋.和田文〈于闐王尉遲徐拉與沙洲大王曹元忠書〉與西北史地問題[J].歷史地理,1983,(3):42.
[6]張廣大,榮新江.和田、敦煌發(fā)現(xiàn)的中古于闐史料概述[J].新疆社會科學,1983,(3):80.
[7]苗普生,田衛(wèi)疆.新疆史綱[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19.
[8]《宋史》,卷490《于闐傳》.
[9]《伽師鄉(xiāng)土志》及《于闐鄉(xiāng)土志》,轉(zhuǎn)引于馮家昇,程溯洛、穆廣文《維吾爾族史料簡編》,民族出版社1958:52.
[10]黃盛璋.喀喇汗朝征服于闐圣戰(zhàn)年代過程與于闐國都變遷綜考[J].新疆文物,2005,(4):52.
[11]魏良弢.喀喇汗王潮史稿[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74頁、普里恰克《喀喇汗王朝》,253頁,轉(zhuǎn)引于熱夏提·干吉《喀喇汗王朝國家組織》維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47.
[12]井之口太淳.《于闐語資料所記之尉遲王家系譜和年代》[J].榮新江.新疆文物,1988,(2):114.
[13]布阿衣夏木·阿吉.論于闐國國王尉遲僧烏波(李圣天)的族屬問題[J].新疆地方志:維文版,2008,(1):28.
[14]E.Bretschneider,Mediaeva l Reseachs From Asiatic soures,london,19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