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賢猛 何新宏
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舞動青春》已經在全縣推廣近一年了,但學校大部分體育老師和天天督操的班主任們卻對這套新廣播體操的實際鍛煉效果質疑不斷。他們認為,第三套廣播體操增加難度讓學生很難掌握,其鍛煉效果大打折扣。學生普遍存在出操不出力,特別嚴重的是第三套廣播體操被學生“改編”成為簡略版本。在追求增加難度和美感的同時卻忽視了大眾化、普及性和實際鍛煉效果,很多班主任老師對第三套廣播體操的批評聲從來沒有斷過?,F(xiàn)行的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舞動青春》的情況十分不理想,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本文結合我校和其他兄弟學校在開展課間操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和具體操作進行調查分析。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高二年級6個班級的學生,高一年級4個班級的學生,共計520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發(fā)放問卷552份,回收有效問卷520份。
問卷調查法、統(tǒng)計法、觀察法、訪問法、文獻資料參考法。
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舞動青春》開展狀況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先看題目,把你的真實感受如實填寫,謝謝大家)
1、現(xiàn)行的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 )
A、我喜歡做;B、我不喜歡做
2、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具有“好學、好教、好練、好看”的“四好”風格特點,你的觀點:( )
A、同意;B、不同意
3、現(xiàn)在第三套廣播體操的實際“鍛煉效果”與原來第二套《時代在召喚》比較:( )
A、第三套效果好;B、第二套效果好;C、差不多
4、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動作左右不對稱性,變化多樣,融入健美操和街舞元素,我認為( )
A、優(yōu)美大方;B、怪異不美觀;C、其它______
5、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從四拍一動到一拍一動,節(jié)奏快,我()
A、適應節(jié)奏、動作舒展到位;
B、來不及做,動作小不到位;
C、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很多同學做第三套中學生廣播體操時,有的動作沒有做,站著看,主要原因:( )
A、不會做;B、不想做;C、其它原因:________7、我對學校課間操的意見和建議:_____________
問卷1的統(tǒng)計結果:選A喜歡做第三套廣播操的同學為100人,占19.2%;選擇B不喜歡做的同學為420人,占80.8%。分析:第三套廣播體操沒有得到同學認可,大部分同學不喜歡做這一套操。
問卷2:選擇A同意的同學91人,占17.5%;選擇B不同意的同學429人,占82.5%。分析:學者專家閉門造車,沒有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問卷3:選擇A第三套效果好有60人,占11.5%;選擇B、第二套效果好有92人,占17.7%;C、差不多368人,占70.8%。分析:第三套廣播體操效果不顯著,創(chuàng)編不能算成功。
問卷4:選擇A優(yōu)美大方有139人,占26.7%;選擇B有151人,占29%;選擇C其它有230人,占44.2%,分析:認為動作優(yōu)美跟動作怪異不美觀的相差無幾,但對動作有看法選擇C的同學卻占44.2%,主要意見集中有:(1)一般;(2)難看難做;(3)做起來不舒順(同學語言);(4)第三套廣播體操叫奧特曼在召喚;說明動作的優(yōu)美沒有得到同學認可,不知是不是我們同學的審美觀點有偏差?
問卷5:選擇A適應節(jié)奏、動作舒展到位有140,占20.9%;選擇B來不及做,動作小不到位有380人,占66.1%。選擇C其它的占13%,主要集中在:(1)節(jié)奏太快:如果按照動作規(guī)范來做,的確有點趕!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2)那個側踢那么高,“雷”倒我了;(3)動作被我們簡略化了,根本不到位。分析:本套操所謂新亮點左右不對稱性是一個敗筆,體育老師在剛教學時,有時做了左邊忘記右邊動作,更何況學生?同學手忙腳亂,節(jié)奏跟不上,動作自然無法到位。
問卷6:選擇A不會做有78人,占15%;選擇B不想做320人,占61.5%;選擇C其它原因有122人,占23.5%,主要意見有(1)動作女生化;(2)動作難度大;(3)不想動;(4)大家都沒有做,如果我做了顯得特殊另類。分析:老師辛苦教授近一個月的廣播操,操了近一年時間竟然還有同學不會做,通過個別訪談,一些同學根本不想學,不想做,原因是廣播體操經常換,難學,干脆就不想學的同學占絕大多數。選擇B不想做的同學高達61.5%,說明了什么?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說:當了二十幾年的體育老師,已經換了好幾套廣播體操,從沒有見過一套廣播體操效果這么差,特別是踢腿運動和跳躍運動,大多數同學站那里一動不動……;更有一名資深望重的班主任老師(高級教師)說看到同學做這套廣播操就想吐……
問卷7我對學校課間操的意見和建議:五花八門,各抒己見,主要集中在(1)跳交際舞;(2)練武術;(3)跑步;(4)取消課間操。等等。
課間操對調節(jié)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功不可沒,它發(fā)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們也看到,推廣一套新的廣播操,花了很大力氣,特別是現(xiàn)行的第三套廣播體操,推廣了近一年。由于每天做同樣的操,組織模式死板,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第三套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實際鍛煉效果與愿望大相徑庭,與此前的幾套廣播體操相比相差懸殊。做操不認真,出工不出力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雖然經常采取檢查、評比等措施進行整頓、治理,功夫下得不小,但總是“雨過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談不上根本好轉。
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年齡等各方面的特點,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自己編創(chuàng)“健身操”讓早操變些花樣,或者根據四季天氣的變化,組織同學跑步、打拳練劍、跳街舞等同學喜愛的運動。這樣學生才有新鮮感,才能保持熱情高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當然這需要全體老師的參與和體育組老師的共同配合,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言傳身教帶動并影響學生參加到早操晨練中,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學會必要的體育知識、技能,并能科學地運用這些知識、技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豐富生活,鍛煉意志,改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提高興趣,形成習慣,持之以恒,永不間斷。
我校是福建省一所重點一級達標中學,我校的校情與其它沿海地區(qū)的重點中學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套廣播體操的實際鍛煉效果不佳,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不止是我們學校如此,通過走訪觀摩其他兄弟學校的課間操,情況類似。第三套廣播體操難度大、不好學、不好做、不好教、實際鍛煉效果差,已經成為大家眾矢之的,根本不切合廣大學生鍛煉身體的實際情況?;莅埠缮街袑W率先“糾正錯誤”,教授全民健身的廣播體操,與高校接軌,同學升入高校后,在大學校園聽到熟悉的旋律,是否會有所觸動?對我校是否有所啟示?
從第三套全國中學生播體操的推廣過程和實際鍛煉效果中,總結出:難學、難教、難做、效果差。說明這套廣播體操不被廣大師生認可,存在的諸多問題,不再重復。建議學校廢除,啟用其他廣播體操,如全民健身的最新第九套廣播體操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方法進行課間操活動,充分體現(xiàn)課間操的真正功能和價值。
[1]馬鴻韜.《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創(chuàng)編介紹[J].體育教學,2008 (8-9).
[2]杜翠娟.讓廣播體操更具“生命力”[J].中國學校體育,2008 (9).
[3]何新宏.對提高中學早操質量問題的探討[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2).
[4]黃昕.集體舞能否“齊舞”?[J].體育師友,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