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論二人轉的基本功
□張麗芳
任何表演藝術都有自己獨有的藝術手段,而這些手段又自然成為該表演藝術演員的基本功。如話劇的“兩功”(臺詞,形體),戲曲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相聲的“四功”(說、學、逗、唱)等等。二人轉表演藝術,當然也有自己獨有的藝術手段與基本功,不過從前只提“四功”(唱、說、做、舞),就連權威工具書《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也解釋,二人轉“表演講究‘唱、說、做、舞’,以唱為主”(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90頁),此說顯然并不全面。近年來,理論上公認二人轉表演藝術有“五功”:說、唱、扮、舞、絕,但只是一般層面上的闡釋,缺少深層次、全方位的研究。我擬結合自己的表演實踐,對二人轉表演的“五功”,進行新的理論探討。
二人轉是幽默藝術,也是丑角藝術,因為二人轉的幽默主要通過丑角表演來體現,而丑角的首要表演手段就是“說”,所以“說”是幽默之風。
“說”是“說口”的簡稱,又分“套子口”、“疙瘩口”、“??凇?、“交流口”、“評口”、“篡口”、“拗口”、“串口”等許多種。
二人轉的“包袱”和笑料,主要通過“說口”抖出。在劇本創(chuàng)作上,要求“說口”新穎、獨特、有哏兒,在表演上,要求演員要自然、順暢、說俏、抖響。熱播的電視劇《劉老根》,里面穿插揉進了許多精彩的二人轉片斷,就連全劇的語言,許多處也運用了二人轉的“說口”。如“藥匣子”李寶庫的“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就是典型的“說口”。我在秧歌戲(可視為二人轉之一種)《妞妞拗?!返谋硌葜?,也成功地運用了“說口”,僅從段子名稱中,就可見其“拗口”之特征。我因此段子的表演,榮獲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我表演的其他二人轉段子,也曾榮獲過“本山杯”大獎和全國群星獎銀獎,其中“說口”都功不可沒。足見“說口”十分重要,難怪它名列二人轉表演“五功”之首。
唱是二人轉表演藝術的核心,是敘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有人說:“二人轉就是相聲加唱”,不無道理。從前二人轉藝人被人們叫作“唱蹦蹦的”、“唱二人轉的”、“唱手”,也都說明唱功的重要。但從總體上說,唱功主要是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唱是激情之雨。當然,必須強調指出:由于二人轉整體的極高人氣、強烈粗獷的美學特色,其唱功也不應是“情深深,雨蒙蒙”,而應足“情烈烈,雨嘩嘩”。除了一般演唱要求的字正腔圓、聲情并茂以外,還有其獨特的要求:有聲兒、有字兒、有板兒、有氣兒、有情兒、有味兒。具體說,“實惠嗑”要唱得樸實打人,“骨頭話”要唱得深刻動人,“扎心段”要唱得扎心感人,“喜興詞”要唱得歡快喜人,“活動篇”要唱得熱烈撩人,“優(yōu)美句”要唱得華彩樂人。千萬不要忘記“唱好了是《藍橋》,唱不好是狼嚎;唱好了是《賣妻》,唱不好是賣雞”的前輩藝諺。
“扮”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含“扮相”、“使相”乃至整個做表等內容。二人轉表演是“千軍萬馬,全靠咱倆”,所以其做表相當重要,它應當成為傳神之電和點睛之筆?!鞍纭敝饕恰笆瓜唷?,又包括“丑相”、“怪相”、“傻相”、“愣相”、“哭相”、“喜相”、“蔫相”等等。電視劇《劉老根》中柱子(張小飛扮演)向其老師學的“傻相”,就是最鮮明的例證。
二人轉是“載歌載舞”的藝術,舞蹈是表現其火爆恢宏的閃電,會令觀眾耳目為之一震。東北二人轉原分東西南北四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耍棒”之說?!袄恕敝傅氖嵌宿D舞蹈,又以“浪三場”為代表。所以二人轉的舞蹈,也相當重要。
“絕”指絕活,如手絹功、扇子功等等,種類繁多,各展其妙,猶如一層淡淡的薄霧,使二人轉表演藝術更加神奇。
責任編輯 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