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羅馬的美食以品位著稱于世。其品種之多、制作之精、傳播之廣,均有可圈可點(diǎn)之處。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當(dāng)我領(lǐng)略了羅馬的諸多美食之后,便真有一種“黃山歸來不看山”的嘆為觀止之感。
羅馬匯聚了意大利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各種菜肴。羅馬餐館很多,各種餐館達(dá)千余家。人們在欣賞浪漫迷人的《羅馬假日》同時,也深深陶醉于羅馬的美食之中。羅馬的美食高貴典雅,味道獨(dú)特。琳瑯滿目的面食、奶酪、火腿和葡萄酒等,組成了一幅令美食家津津樂道的饕餮畫卷。
前不久,我隨團(tuán)到羅馬去考察。考察過程中,結(jié)交了當(dāng)?shù)毓賳T沃姆茲,在他的引導(dǎo)下,我在考察之余,吃到了兩種經(jīng)典的羅馬美食:比薩和提拉米蘇。在國內(nèi)曾多次吃過比薩,但同羅馬比薩比起來,真可謂天壤之別。羅馬的比薩是“薄派”的代表。由精面、蘑菇、火腿、洋薊、橄欖、洋蔥等十余種食材精巧組合而成。香脆的餅皮抹上番茄醬,再撒上乳酪末,鋪上香腸、火腿、洋蔥圈、橄欖、玉米、蘑菇、馬蹄片和紅黃甜椒等多種食材,烘烤20分鐘左右。一份賞心悅目、美味飄香的比薩就出爐了!烤得后端上桌來,但見裙邊微黃而香脆,上敷奶酪藕斷而絲連。吃時,將比薩折疊起來,一口下去,餅皮和餡料一古腦進(jìn)入嘴里,口腔里便立時彌漫著說不出來的愜意。聽著音樂,喝著可樂,吃著比薩,真是讓人心花怒放。在羅馬,比薩餅店舉目皆是。羅馬人說:到羅馬不嘗比薩,如同沒到羅馬一樣。
提拉米蘇是羅馬的一種代表性甜點(diǎn),厚厚的一層可可粉,純甜香滑的奶油,散發(fā)著馥郁酒香的“夾心”。外國游客對羅馬的提拉米蘇評價非常之高,形容它們是:芝士與鮮奶油的清爽奶香、蛋與糖的甜潤、手指餅干的綿細(xì)、咖啡的苦甘、朱古力的馥郁、酒香的醇美醉人,多重層次與滋味交織融合,各種感官與知覺,都在一塊小小的提拉米蘇里同時獲得體驗(yàn)和滿足。提拉米蘇在意大利文里意為“帶我走”,它帶走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據(jù)說二戰(zhàn)時,一位意大利士兵要出征,新婚妻子為他準(zhǔn)備干糧時。特地將提拉米蘇裝進(jìn)了他的背包。每當(dāng)這個士兵在戰(zhàn)場上吃到提拉米蘇時,就會想起美麗的羅馬和心愛的妻子。
羅馬的美食是地道的地中海美食,它的特色是以水果、蔬菜、魚、橄欖油為主,加少量肉類。非常健康。談到肉類,我發(fā)現(xiàn)羅馬人很愛吃腌肉。當(dāng)?shù)厝朔Q腌肉為“沙洛米”,我品嘗到的有香腸、熏火腿等等,味道都很上品。在羅馬的餐桌上,我還吃到了米飯。羅馬人做米飯的方法很是另類:黃油、香葉做底料,放在鍋中加熱后倒入生米,加鹽攪拌調(diào)味。然后放入蝦肉墨魚肉和奶酪,一鍋“海鮮什錦飯”就做成了。我吃了兩次便發(fā)現(xiàn),這種海鮮什錦飯只宜趁熱吃,涼了就會有一股濃重的奶膻味。我在沃姆茲家吃了一頓典型的羅馬正餐,其間上了四道菜:煎雞胸、意式小牛仔肉、意式大蝦和香煎肉排。之所以說它典型,是因?yàn)榱_馬人常吃的正餐也就是這四道菜。
我對羅馬菜的原生態(tài)印象頗深。在一位羅馬朋友家進(jìn)餐時,我坐在桌前千呼萬喚等來的不是煎炒烹炸和紅燒干煸。而是一盤讓我目瞪口呆的水煮大蝦!據(jù)女主人介紹,羅馬人做菜方法與眾不同,當(dāng)?shù)厝顺缟刑烊焕砟?,因而在做菜過程中講究原汁原味。做魚、做雞、做肉,只在鍋里煎煎,隨便撒些檸檬汁、鹽,就開始往桌上端。吃海產(chǎn)品就更簡單了,只需在開水里氽煮一下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青菜,那更是原生態(tài)了。羅馬人崇尚原生態(tài),菜肴是這樣,就連冰淇淋也是這樣的——羅馬的冰淇淋不加任何添加劑,而是以其單純而又原始的配方來制作冰淇淋。品種有香草、巧克力、開心果、草莓、橘子、水蜜桃等數(shù)十種之多。
羅馬人進(jìn)餐是很講禮儀的。我在羅馬期間由于不懂當(dāng)?shù)赜貌投Y儀,出了不少洋相。幾番觀察,牢記一些皮毛:喝湯時要用湯匙舀著喝,不能端起湯盤直接喝,喝時也不能發(fā)出聲音;吃面包時要將面包掰成小塊,抹上黃油,吃一塊,抹一塊。不能拿著整個面包去抹黃油;吃羊排、牛排時要用刀叉切成小塊,邊切邊吃,不能整塊夾至嘴邊邊咬邊吃;用餐過程中喝咖啡時,要用右手捏杯把,左手端碟,喝完一口后。要把杯子放回碟上,茶匙僅用于攪拌。不能用它來舀著喝。
看到了這些,您是否也想去羅馬來一趟“美食之旅”呢?相信羅馬的美食,一定會讓您印象深刻、滿意而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