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英 天津市第三醫(yī)院中醫(yī)科 (天津 300250)
近年來研究表明補腎活血中藥具有改善腦部血流。降低纖維蛋白原、血液粘稠度和血脂的作用。為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和探討其作用機理,筆者自擬補腎活血湯對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變學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 120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均經(jīng)頭顱 CT掃描確診為缺血性中風,病程 3周~2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60例。治療組 60例中,男33例 ,女 27例 ,年齡 43~ 71歲 ,平均年齡 61.1歲;對照組 60例中 ,男 36例 ,女 24例 ,年齡 42~ 74歲 ,平均年齡 59.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 參照 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的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補腎活血湯:熟地、何首烏、女貞子、丹參、雞血藤各 15g,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地龍、桃仁、紅花、川芎、肉蓯蓉各 10g。水煎服,每日 1劑分 2次溫服。對照組予阿司匹林 0.1g,每日 1次口服同時口服辛伐他汀 20mg每日 1次。1個月為 1個療程,2個月后觀察療效。
療效標準 參照《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救?功能缺損評分減少 91%~100%,病殘程度為 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90%,病殘程度為 1~ 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 18%~ 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 17%以下;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 18%以上;死亡。
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表
兩組患者血脂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比較表
兩組治療后甘油三酯(TG)、總膽固(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治療組治療后 TG、TC、L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表
兩組治療后全血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含量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其中治療組治療后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討 論 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病的常見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缺血性中風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血栓形成,使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所致。筆者認為人體衰老,腎氣由盛轉衰,髓??仗?腦絡失養(yǎng)為發(fā)病之本;痰瘀搏結,瘀阻腦絡為發(fā)病之標;腎虛血瘀是缺血性中風的病理基礎。故予補腎活血湯治療,方中熟地、山萸肉、何首烏、女貞子、肉蓯蓉補腎填精;丹參、川芎、桃仁、紅花、雞血藤活血化瘀;山藥、茯苓、澤瀉健脾利濕祛痰;地龍通絡。通過臨床觀察顯示,補腎活血法可顯著調(diào)節(jié)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血脂代謝,改善血液粘稠度,補腎活血法治療缺血性中風可獲得良好臨床療效。
[1] 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S].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29.
[2]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S].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
[3] 崔俊波.活血補腎法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研究進展 [J].陜西中醫(yī),2008,29(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