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鴻飛 吳軍輝/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袁志兵/西安交通大學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對電力系統(tǒng)運行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有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每次真空斷路器事故平均損失電量達數(shù)百萬千瓦時,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因此,對真空斷路器進行優(yōu)化設計,提高其出廠質(zhì)量,具有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和利用率,減少維護保養(yǎng)費用及節(jié)約電力系統(tǒng)運行成本等諸多的優(yōu)點。
真空斷路器的電氣性能與其操動機構的機械特性之間關系密切。凸輪機構是彈簧操動機構的關鍵部件,因此,優(yōu)化凸輪機構,使之與真空滅弧室達到最佳匹配,是發(fā)揮真空斷路器優(yōu)越性的關鍵之一。機構能否達到合理的匹配,滿足通斷運動的要求,關鍵在于凸輪輪廓線的設計。
國內(nèi)很多斷路器生產(chǎn)廠家在進行斷路器的設計時,習慣于采用試驗一修改一試驗的方法。即對設計好的樣機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設計存在的問題,然后修改部分參數(shù),加工零部件,裝配調(diào)試,再進行試驗看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此循環(huán)直到符合設計要求。這種方法對設計者的專業(yè)設計水平和經(jīng)驗要求較高,且所需的設計費用比較高,設計周期比較長。
本文針對已經(jīng)設計的12 kV真空斷路器樣機,采用S—BT開關設備測試系統(tǒng)對試驗樣機進行了通斷過程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分析。采用多體動力學軟件ADAMS建立真空斷路器機構動力學仿真模型,利用樣機測試結果對仿真模型進行驗證,然后對斷路器操動運動特性的分析。通過仿真分析,研究凸輪曲線與動觸頭運動關系,尋找對凸輪修改的方法以及分析各種修改對觸頭運動特性的影響規(guī)律,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凸輪曲線進行優(yōu)化設計。將改進后的凸輪裝配到斷路器中,進行通斷試驗,驗證設計結果的正確性。
圖l所示為某型號真空斷路器操動機構的原理,圖中斷路器處于分閘狀態(tài)。該操動機構的通斷能量都由渦卷彈簧4提供,凸輪3和拐臂1與渦卷彈簧在同一根主軸2上安裝。斷路器的真空滅弧室通過拐臂連桿機構與凸輪配合。
在滿足滅弧室要求的條件下,為了盡可能地增大開斷能力,觸頭的平均分閘速度(分閘前6 mm的平均速度)取1.1~13 m/s,剛分速度(觸頭分離后2 ms內(nèi)的平均速度)取0.9~1.1 m/s。平均合閘速度(合閘后期6 mnl的平均速度)取0.6~0.8 m/s,剛合速度(觸頭合閘前2 rnm內(nèi)的平均速度)取1.6~1.8 m/s。利用實際模型的參數(shù),在ADAMS軟件中建立真空斷路器的分閘仿真模型。仿真中用到的真空斷路器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動觸頭的質(zhì)量:2.0 kg;觸頭彈簧與外殼的質(zhì)量:O.3 kgl觸頭拉桿質(zhì)量:l kg;連桿總質(zhì)量:1.44 kg,凸輪拐臂質(zhì)量:0.86kg;l凸輪的質(zhì)量:1.74kg。軸的質(zhì)量:1.8 lkg;拐臂質(zhì)量:O.62 kg;觸頭開距:9.5 mm;超行程:3.5 mm。自閉力:120 N,合閘時觸頭彈簧壓力:3 000N。分閘時觸頭彈簧壓力:2 000N。合閘位置時渦卷彈簧被壓縮4.5圈(渦卷彈簧出力是壓縮5圈時的力矩31.7 N.m,2.5圈時是21.8 N.m,在這段區(qū)間力矩和圈數(shù)都為線性關系),分閘過程中渦卷彈簧釋放150°。
圖2所示為本文利用ADAMS軟件建立的真空斷路器分閘仿真模型。
在建模過程中,在添加約束和施加載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斷路器分閘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作用力,因此要注意這些作用力的正確施加。這些作用力包括渦卷彈簧的彈簧力、重力、滅弧室自閉力及摩擦力等。
2)虛擬傳感器的添加。觀察斷路器是否滿足要求,需要速度、行程,時間及主軸轉(zhuǎn)角等曲線來反映,所以這些測量變量的合理添加,直接影響仿真結果的輸出。
3)操動機構中的約束關系包括固定約束、轉(zhuǎn)動約束、平移約束以及碰撞等。約束關系的添加要充分考慮實際操動機構中可能存在的約束,遺漏任何一個約束關系都會嚴重影響輸出結果。
4)操動機構中的零部件的形變在模型中通過改變?nèi)枪毡鄣淖儽葋硇拚?,能量損失用摩擦力損耗來抵消。
對利用ADAMS軟件建立的仿真模型進行仿真分析,獲得觸頭拉桿分閘位移一時間特性如圖3所示。其中a點處是超行程結束,是觸頭拉桿和動觸頭保持同步運動的起始點,6點是動觸頭運動6mm后的時間點,c點是a點后2 ms的時間點。在ADAMS軟件中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是1.62 m/s,同樣的方法測量a點和c點就計算出剛分速度l.48 m/s。
利用S—BT開關設備測試系統(tǒng)對樣機的分閘特性進行了測試。圖4所示為樣機的試驗測試結果。圖4中,a點對應的位移量是3 mm,是超行程結束點,此處觸頭拉桿與動觸頭碰撞,是觸頭運動的起始點;b點是動觸頭運動6 mm后的時間點,c點是a點后2 ms的時間點。測試軟件可自動計算出平均分閘速度是1.44 m/s,以及剛分速度1.66 m/s。兩個參數(shù)均已超過前述觸頭平均速度及剛分速度的范圍,因此,需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使觸頭的分閘速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從圖3與圖4結果的對比中可看出,仿真模型得到的分閘速度數(shù)據(jù)與實際樣機測試數(shù)據(jù)比較吻合,說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確性。
通過對斷路器分閘模型的仿真結果分析,可知通過改變凸輪曲線,或者通過改變凸輪轉(zhuǎn)角可降低觸頭分閘速度。凸輪的曲線及其修改如圖5所示。
為了研究凸輪曲線的變化對凸輪槽中的滾子的運動產(chǎn)生的影響,相應的掌握對機構運動的影響。保持凸輪轉(zhuǎn)動起始點位置不變,僅改變凸輪曲線,通過將修改后的曲線2應用到仿真模型中。仿真結果表明凸輪曲線從l變到2后,斷路器分閘速度變小??梢灶A見,應用凸輪曲線3,斷路器分閘速度將更小。 通過這些比較,就可以對下一半凸輪虛線修改提供有用的指導。同理,通過將凸輪運動的起始點向逆時針方向移動,即圖5中將凸輪運動起始點從a點移到c點,相應的分閘運動終點移到d點,可以縮短主軸轉(zhuǎn)動為分閘加速的能量。同時也縮短了凸輪加速時間,使得觸頭拉桿在行程結束的瞬時速度降低,這樣可以降低觸頭拉桿對動觸頭的沖擊,對提高斷路器操動機構的壽命有很大的好處。當然這也同時要考慮到斷路器反應時間、分閘速度等要求。圖6所示的是凸輪在改變轉(zhuǎn)角后對觸頭拉桿速度的影響。曲線l未改變凸輪運動起始點,曲線2、3、4分別是凸輪運動起始點推后l0°、20°、30°后觸頭拉桿運動速度曲線。
從圖6中可以看出,凸輪運動起始點每推后10°可以使得觸頭分閘速度降低0.1m/s左右,轉(zhuǎn)動的角度越多分閘速度曲線越平緩??紤]到固有分閘時間的要求,凸輪運動起始點不能提高太多,通過仿真分析確定凸輪運動起始點推后20°,然后修改凸輪曲線。經(jīng)過多次凸輪曲線的修改,最后確定采用圖5凸輪曲線2。
仿真結果如圖7所示,求得分閘平均速度是1.11 m/s,剛分速度是0.97 m/s。
根據(jù)仿真得到的凸輪參數(shù)加工新凸輪,并裝配到斷路器中進行分閘試驗,結果如圖8所示。利用S—BT開關設備測試系統(tǒng)測試出平均分閘速度為1.19 m/s,剛分速度為0.94 m/s,與仿真結果較吻合。通過樣機分閘試驗,表明修改后的凸輪滿足設計要求。
論文采用多體動力學仿真軟件ADAMS,針對某一型號真空斷路器,建立了ADAMS分閘仿真模型,對該斷路器樣機分閘過程進行了仿真分析。并通過試驗測試驗證了仿真模型的正確性。針對原樣機分閘特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實際情況,通過理論分析,對操動機構中的凸輪進行優(yōu)化設計。論文在仿真研究凸輪曲線和凸輪運動起始點對觸頭分閘速度影響規(guī)律的基礎上,優(yōu)化了凸輪曲線。通過加工制作了新凸輪并裝配后,經(jīng)過分閘試驗,新樣機滿足了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