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
中國多災,救災是政府的義務(wù),是其應(yīng)盡的公共職責。但面對大災,政府獨力難任,社會力量應(yīng)給予支持,這也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以籌措救災款項來說,中國古代很早就產(chǎn)生了社會支持政府的“勸分”思想。
所謂“勸分”,即勸有分無。用宋代對救災很有研究的學者董煟的話說,“蓋以豪家富室儲積既多,因而勸之賑發(fā),以惠窮民,以濟鄉(xiāng)里”。勸分的思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形成,《左傳》中已有“務(wù)穡勸分”的說法。而后來,則演變成政府極其看重的荒政措施,官員們一再強調(diào)“救荒之政,莫急于勸分”,“勸分一節(jié),尤于荒政為要”。
勸分的實際內(nèi)涵,是政府從國家財政中拿不出足夠的錢來救災,從而要求富人出錢出糧幫助政府救災。應(yīng)該說,富人出錢幫助救災是應(yīng)當?shù)?如古人所說:“天生五谷,正救百姓饑厄;天福富家,正欲貧富相資?!痹诖鬄闹?貧民難以活命,而富人坐視不理,那是為富不仁。勸分體現(xiàn)了有無相濟、貧富相助的思想,值得倡導。但是,如何使之不變味,卻成為一個考驗。
中國古代的荒政,政府主導設(shè)立常平倉、社倉、義倉,在未災之年貯備糧食以備荒。但是,由于地方官員未能盡職,倉儲或名存實亡,或存糧所剩無幾,以致發(fā)生災荒時,政府實際上已無糧可發(fā),除了勸分,賑災無從談起。
對于勸分,宋人王柏曾質(zhì)問:“官無以賑民,使民預輸,以自相賑恤,已戾古意,今又移易他用,數(shù)額常虧,遇歉歲則復科巨室,此何義哉?”也就是說,本來老百姓繳納的賦稅中包含著救災的費用,但政府行政費用等方面花費過多,擠占了賑災支出,之后又要求民間專門“預輸”糧食設(shè)立專用備荒糧倉,但這些糧倉或者管理不善,或被挪為他用,導致有災時無糧可用,只能要求富戶出糧救災,這本身是失職的。
從救災責任來說,政府責無旁貸,而富人出錢救濟貧民屬于義舉,而非義務(wù)。所以,如南宋著名學者真德秀所說:“荒政之行,當以賑濟為主,勸分為輔”,只有政府盡到了責任,才能要求民間支持:“蓋有司不惜官廩以惠民,然后可責富室不私藏以惠鄉(xiāng)里。”如果政府未盡其責,而將救災之重任推卸給富人,那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也是難以讓民間認同的。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順天府(現(xiàn)北京)發(fā)生水災,受遣主持救災工作的右副都御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監(jiān)察部副部長)楊璿,給各地下派了勸分指標,導致“僅足食者累于勸分之多,嗟怨之聲徹聞遠邇”。經(jīng)監(jiān)察御史告發(fā),皇帝下旨要求楊璿不得“逼迫”,事情才算了結(jié)。
但是,二十余年后的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右副都御史王綸又奏湖廣(湖北、湖南)預備糧倉已無存糧,請求朝廷同意在武昌、漢口、漢陽等地勸分,稱“禮勸富民納米賑濟”,“若恃富黨惡不從者,疏聞究治”。戶部(財政部)討論回復說,“荒政在于恤民,若窮州下邑,欲勸分,恐官吏乘機科害,是窮民未必蒙福,而地方先以受擾矣”,要求只對武昌、漢陽的富商、大姓勸分。
皇帝同意戶部的建議,下旨說:“勸分固救荒權(quán)宜之法,但近年逼迫太甚,民情不堪”,要求各地官員“擬禮勸從,不可強之”。從歷史上看,勸分常常演變成強行攤派,不論貧富,都要負擔,等于是再收一次稅。所謂的“勸”變成了“強”,是強人所難,而不再是自愿。
清代的楊景仁說,勸分本“志在救貧”,而“弊先擾富”。在中國古代的很多時候,政府不能盡救災的公共職責不說,還將“勸分”這種好的舉措,變成擾富兼且擾貧的擾民之舉;而所“勸”來的錢物,有時未能真正“分”貧,卻成了某些官員的囊中私物。
值得慶賀的是古之勸分,今已不復存焉。是這樣的吧?
【原載2010年4月10日《新京
報》】
插圖 / 無題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