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醫(yī)院干部體檢中心 (西安 710068)
張艾莉 李寶俠 趙 嵐 李 帥 田文華 苗 青 侯 冰 李 敏 吳憲紅
2005年 4月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首次頒布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全球統(tǒng)一定義[1],MS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組于 2005年 9月至 2006年 12月通過對西安地區(qū)部分人群 M S病因調查,為早期防治 MS提供依據(jù)。
1 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西安地區(qū)部分干部人群 3867例,填寫個人健康信息,表格完整且檢查符合條件的 2205例。
2 調查內容 根據(jù)衛(wèi)生部保健局編制的一般項目調查表與第三軍醫(yī)大學高血壓與代謝病中心所采用可能與我國代謝綜合征相關的危險因素調查表,設計了可能與我國代謝綜合征相關的因素調查表,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1)一般情況: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配偶健康狀況、收入、勞動強度;(2)家族史:父母、配偶、同胞患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病、心臟病、惡性腫瘤及其他病史;(3)行為習慣:飲酒、吸煙、睡眠、運動量、運動項目、自我健身法;(4)飲食習慣:早餐習慣、主食量、主食偏好、膳食口味、每周油炸食物次數(shù)、每日新鮮蔬菜量、每周豆制品、進食肉類肥瘦比例、每周牛羊肉量、每周魚類肉量、每周雞蛋個數(shù)、每周奶制品量、每日新鮮水果量、每周花生瓜子量、每周咸菜量、每周雞鴨肉量、每周在家吃飯次數(shù)、每周應酬餐次數(shù)、每周飽食次數(shù);(5)自我感覺:有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對自身體重的滿意度,對自我心情的評價;(6)現(xiàn)患疾病;(7)現(xiàn)有不適癥狀;(8)現(xiàn)服藥情況;(9)體檢: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血壓、腰圍;(10)實驗室檢查:血脂、血糖。
3 調查方法 對西安地區(qū) 100余家單位采取抽樣檢查,所選對象首先進行常規(guī)健康體檢,填寫個人健康信息調查表,對填寫個人健康信息調查表完整的對象進行橫斷面研究。并按 2005年 4月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頒布的 MS全球統(tǒng)一標準[1],以腰圍進行基礎判斷,男性>85cm女性>80cm,合并以下四項指標中任兩項:(1)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應治療。(2)HDL~ C水平降低:男性 <40mg/dl(0.9mmol/L)女性 <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應治療。(3)血壓升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 Hg,或已接受相應治療或此前已診斷高血壓。 (4)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或已接受相應治療或此前已診斷 2型糖尿病,分為 MS組和非 MS組(對照組)。
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 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性差異。
1 兩組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等指標比較 見表 1。兩組在體重指數(shù)、腰圍、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血壓、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體重、血壓、血糖、血脂指標對比
表1 兩組體重、血壓、血糖、血脂指標對比
組 別 n 年齡 體重指數(shù) 腰圍 收縮壓 舒張壓 空腹血糖 總膽固醇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對照組 1085 57.25±12.46 26.44±91.87 86.81± 11.09 118.29±14.82 74.15± 9.11 4.97± 0.85 4.71± 0.86 1.55± 0.96 1.38± 0.32 2.73± 0.66 MS組 1120 60.85± 10.25 25.89± 2.98 94.44± 6.41 141.17± 15.65 88.42± 10.34 6.08± 1.61 4.72± 0.91 2.56± 1.35 1.13± 0.26 2.76± 0.81 P值 =0.074 =0.020 =0.024 =0.054 =0.053 =0.009 =0.097 =0.006 =0.762 =0.236
2 各種易患因素 見表 2~ 6。 MS患病率與職業(yè)、婚姻、收入、勞動強度、家族史、吸煙飲酒、睡眠、運動、膳食、有無早餐、進食油炸食物的次數(shù)、每日主食量、豆制品量、魚肉量、雞蛋量、奶制品量、新鮮水果量、花生瓜子量、咸菜量、雞鴨肉量、在家吃飯次數(shù)、應酬餐次數(shù)、每周飽食次數(shù)及對自身體重的滿意度等有明顯相關性(P<0.05)。與主食偏好、牛羊肉量、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自我心情感受與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無明顯相關性(P> 0.05)。
表2 兩組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及收入情況對比 [n(%)]
(續(xù))
表3 兩組勞動強度、家族史、飲酒及吸煙情況對比[n(%)]
(續(xù))
表4 兩組睡眠及運動情況對比[n(%)]
表5 兩組飲食習慣比較[n(%)]
(續(xù)1)
(續(xù)2)
(續(xù)3)
(續(xù)4)
(續(xù)5)
(續(xù)6)
(續(xù)7)
(續(xù)8)
表6 兩組自我感覺對比[n(%)]
MS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因素關系密切已得到認識,但與生活習慣相關關系的研究數(shù)據(jù)較少。 M S發(fā)病率國外報道在 6.10%~ 31.19%[2],我國 MS發(fā)病率高達 28.4%[3],本組調查 MS發(fā)病率達 36.54%,明顯高于國內外的相關報道。隨著人們對 MS研究和認識的深入,MS的發(fā)病機理及高危人群和個體易患因素在MS中的綜合作用仍在研究[2]。本組結果提示 MS患病率與職業(yè)有顯著的相關性,在同等教育水平(大學及大學以上學歷)所從事的職業(yè) M S檢出率有顯著的相關性,從事社會科學者 MS檢出率較高,這與他們應酬較多,且生活無規(guī)律有關;從事自然科學工作者 MS的檢出率較低,這與他們多與自然打交道,相信科學,且生活規(guī)律等有關;教師的檢出率較高,這部分人群在現(xiàn)今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壓力較大,忽略了自身健康。收入與 MS有明顯的相關性,這與在南印度的一項研究中相同[3]?;橐?、勞動強度與 MS的發(fā)病有明顯的相關性,未婚人群檢出率較高,因為他們多在外就餐,飲食結構不合理;中等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較高,他們沒分清工作與運動鍛煉的區(qū)別,應做什么樣的運動才是對身體有益的運動;家族患有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者,MS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特別是有肥胖和高血壓的家族,這與國際、國內的許多研究結果相符[1,5~7];吸煙飲酒在 MS組和對照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這與張剛,祝之明等研究結果不同[3];兩組睡眠良好所占比例均較大,睡眠與 MS有顯著相關性,這可能與睡眠質量有關;很少運動者的 M S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運動以每日做有氧運動 30~ 40min為宜;膳食口味偏咸、偏油的 M S檢出率高于對照組;每周進食 3~ 4次油炸食品,將明顯提高 MS的患病率;城市輕體力勞動者每日主食量以 250~ 350g為宜,保持主食量在 250~350g,將降低 MS的患病率;不進早餐將明顯提高 MS的發(fā)病率;進食油炸食物的次數(shù)越少,MS的發(fā)病率越低;每周豆制品以 200g為宜;每周牛羊肉以 200g以下為宜;每周魚量以超過 200g為宜;每周雞蛋以 3~ 5個為宜;每周奶制品在 1000g左右為宜;每周進食新鮮水果 500~ 1000g;每周花生瓜子量控制在 50g以內;每周咸菜量控制在 100g以內;雞鴨肉量可在 1500g以內;每周有 1~ 2次在外吃大餐時,患 M S的危險度較大。每餐進食 8成飽,隨時關注自身體重的變化,將明顯降低 MS的發(fā)病率。主食與 M S的發(fā)病無明顯相關性,因為 25g面條和 25g米產生的熱量相同;牛羊肉雖然與MS的發(fā)病無明顯相關性,但統(tǒng)計數(shù)字提示,每周進食量控制在 200g以內,MS的患病率明顯低。兩組在進食新鮮蔬菜量方面對 MS無明顯影響,進食在 500g以內的發(fā)病率較低。
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自我心情感受與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無明顯相關性,這一結果可能與這些因素影響了體內腎上腺素等的代謝有關,但具體原因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1] 宋秀霞.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代謝綜合征全球共識定義 [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05,14(03):212-213.
[2] Enkhmaa B,Shiwaku K,Anuurad E,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using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al program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h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TPⅢ )and the modified AT PⅢdefinitions for Japanese and Mongolians. Clin Chim Acta,2005,352(5):105-13.
[3] 張 剛,祝之明,趙志剛,等,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的特征,高血壓雜志,2004,12(1):83-85.
[4] Mure-Dach P,Daniel P,Rader J.The metabolic syndrome:more than the same of its parts? Circulation,2003,1089(1):1546-1551.
[5] Ochs K,Sobol R W,Wilson SH,et al.Cells deficient in DNA polymerase beta are hypersensitive to alkylating agent induced apoptosis and chromosomal breakage[J].Cancer Res,1999,59(7):1544-1551.
[6] 徐成斌.代謝綜合征 [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 ,2005,25(1):3-6.
[7] Kim DJ,Kim HD,Nam JH,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in Korean population.Diabetes,2004,5(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