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華 傅文錄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yī)院內六科(駐馬店 463000)
輸尿管結石引起的腎絞痛,是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自 2005年 5月至 2009年 5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綜合療法,治療腎絞痛并輸尿管結石 120例,取得了滿意的止痛排石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 120例患者,均為腎內科門診及住院病例。 男性 84例,女性 36例;年齡 16~ 70歲,平均年齡為 30±5歲;發(fā)現(xiàn)有尿路結石病史者,病程最長者 10年,最短者為 10d;雙側輸尿管結石 36例,單側輸尿管結石 84例(右側 28例,左側 14例);合并有雙側腎結石者 60例,單側腎結石者 100例;進入輸尿管結石最大者 1.2cm×0.7cm;單側腎盂積水 120例,其中雙側腎積水者 40例。診斷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規(guī)定的《中醫(yī)內科婦兒病診斷療效標準》:①發(fā)作時腰腹脹痛或絞痛;②疼痛可向大腿內側、前陰部放射;③肋脊角叩擊痛或腹部沿輸尿管走向壓痛;④可伴有尿頻、尿急、尿刺痛,或排尿中斷;⑤尿檢鏡下或肉眼血尿;⑥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B超、彩超、CT掃描提示可見結石陰影。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 應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等;同時常規(guī)靜滴維生素 K1針 30~60mg加山莨菪堿針 10~ 20mg,1d1次;惡心嘔吐者,胃復安針 10~ 20mg,加茂非氏滴管;疼痛劇烈時肌注派替啶針 50~ 100mg;上述方案連用 3d,疼痛緩解后,改用口服藥物維持。結石長徑超過 1cm以上,橫徑超過 0.7cm以上者,同時配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凡長橫徑在 0.5cm以下者,均不采用體外碎石治療。
穴位封閉 病人確診后,立即應用黃體酮針 10~40mg,進行患側 (絞痛側)足三里封閉,1d1次,連用 3~ 5d,緩解后改口服維持用藥。
中藥治療 金錢草排石合劑藥物組成:海金砂、金錢草、滑石、牛膝、狗脊、桑寄生、車前子(包)、威靈仙各30g,雞內金 10g,芒硝 (烊化)、琥珀、穿山甲、白芷各6g。 煎藥機煎好,制成每袋 200mL,口服,每天 2~ 3包,6d為 1療程,口服 2個療程進行評定。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痊愈:自覺癥狀消失,結石排出,小便檢驗正常,B超、彩超或 X線攝片無結石陰影及腎積水;有效:自覺癥狀消失,結石部分排出,B超、彩超或 X線攝片復查結石陰影部分消失,或結石變小,或部位下移,無腎積水;無效:自覺癥狀無改善,結石無變化,腎積水無減輕或加重。
治療結果 本組 120例,痊愈 94例,有效 26例,無效 0例,總效率 100%。用藥時間最長者 12d,最短者3d,大多為 5d顯效。排出結石最大者 1.2cm×0.7cm,其中 50例患者均發(fā)現(xiàn)有大量泥砂樣砂石排出。
典型病例 郭某,女,50歲,本單位退休職工,2007年 4月 10日突然腎絞痛,經(jīng) B超、彩超發(fā)現(xiàn)右側腎盂積水,輸水管第 2狹窄區(qū)有結石阻滯。開始常規(guī)應用西藥抗生素及對癥處理措施,絞痛時穴位注射黃體酮針 40mg,絞痛解除后,同時服中藥金錢草排石合劑,1周后突然小腹疼痛中斷,用力后逐漸排出泥砂樣結石數(shù)粒,小便即可通暢,第 2d進行彩超復查,結石及腎積水均消失,1月后復查無反復癥狀。
討 論 腎絞痛又稱為腎及輸尿管絞痛,雖然是腎病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但同時也是輸尿管結石下移排出的最佳有利時機。因此,我們抓住腎絞痛、輸尿管結石下移的機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綜合療法,順勢治療,效果顯著。腎絞痛急性階段,由于結石下移而造成的創(chuàng)傷性炎癥存在,故而應用西藥常規(guī)抗生素以及對癥處理措施,來緩解患者一般情況;為了強化止痛效果,我們應用黃體酮針穴位注射于足三里,充分發(fā)揮穴位與藥物的雙重作用,因而止痛效果顯著,同時黃體酮還借助穴位的持久刺激及擴張輸尿管的作用,為中藥排石通下打下良好的基礎。凡結石較大者,均配合體沖擊波碎石治療,以使結石裂開,利于結石排泄。但碎石后,雖可促進結石下排,但加劇了局部的水腫、出血及臨床疼痛癥狀的加劇,故此仍然需要積極地配合有效的藥物治療。
結石阻滯于輸尿管,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中醫(yī)的積聚,不僅因不通而“痛”,同時還伴有腎及上段輸尿管積水。因此,立法用藥著眼于“通”,第一要疏通氣機,通淋化石[2],方用三金(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以化石通淋;同時應用滑石、芒硝、琥珀、車前子化石、泄熱、通便、軟堅、瀉下,助通淋以使阻滯部之結石下行通下;更用威靈仙、穿山甲,取其辛竄之性,通經(jīng)絡、散癖積、行氣血、推積滯之功,二者一走氣,一行血,氣血兼動行,對于緩解腎絞痛療效顯著,同時為結石動與行增加了動力。古人有“升清可以降濁”、“欲降必先升之”之說,方中以白芷以升清,牛膝引藥下行以助降,二者達“欲降先升調氣機,補腎分利治結石”之功效,以調動結石在輸尿管中的位置,使之易于排出。由于結石的阻滯,輸尿管阻滯上段發(fā)生腎積水,且腎盂積水多數(shù)是結石嵌頓而引起,清代名家柯韻伯云:“腎中有火,始能治水”,況且腎絞痛伴腎輸尿管積水患者多伴有陽虛見癥。因此,方中應用狗脊、桑寄生補腎之陽氣,壯腎中之精氣,同時兼有祛風除濕之作用,腎陽振、風濕除則積水自去。故此,全方氣血并調、升降相因、補腎除濕、通淋化石、軟堅散結、標本兼顧,使阻滯于輸尿管中之結石得以順利排下。
盡管腎輸尿管結石手術水平益提高,以及開展體外碎石等手段,使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尿路結石的方法不斷涌現(xiàn),但由于結石復發(fā)率較高,因而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腎輸尿管結石,特別是輸尿管結石 (橫徑小于1cm)仍然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3]。本組 120例患者經(jīng)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綜合療法,排石率治愈率達 78.33%,有效率達 100%,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中西醫(yī)結合綜合排石療法。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175.
[2] 肖友平,孫海鵬.石韋散加減配合坦索羅辛治療輸尿管中下段結石 45例 [J].陜西中醫(yī),2009,30(12):1597-1597.
[3] 沈慶法.中醫(yī)臨床腎臟病學 [M].上海:上??萍汲霭嫔?1997: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