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娟 張榮芹 王麗杰
康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用藥物促進病人的康復;在康復期,藥物是采用維持治療的劑量并且需要長期服用。第二部分是非藥物性康復。它又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家庭康復,另一個是社會康復。所謂社會康復指的是讓病人進入社會,參加學習,工作和社會勞動,做一個社會的人,發(fā)揮他正常的社會功能。家庭康復可以監(jiān)護和保證病人按時按劑量服藥。沒有家庭監(jiān)護,往往藥物治療得不到保證。在這一點上家庭康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家庭康復能夠為社會康復打下牢固的基礎。家庭康復取得一定成效后,病人自然就能夠走向社會,精神科康復護理之主要目的在于維持病人現(xiàn)有的獨立功能減少其對精神醫(yī)療系統(tǒng)的依賴,重建心理障礙者的生活功能和心理功能,協(xié)助返回家庭和社會生活,教導病人在生活,學習,工作上所必須具備的技能。
1.1 精神病人的發(fā)生是在易感素質和環(huán)境中的不良影響,生活中的應激因素相互作用下發(fā)生。心理應激在引起疾病的復發(fā)中作用尤為明顯。
1.2 心理康復在住院條件下應予以重視:重視病人在住院時的社會生活。開展有組織的文娛,工作活動,關心病人和社會,家庭的聯(lián)系等等。
1.3 康復期的病人大多數(shù)有對病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回憶的習慣,此期往往有兩種極端心理,一種是對自己較自信,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而把未來的不利因素考慮的較少。而另一種是把此后的生活看的相當復雜,以為患了精神病會被人恥笑,瞧不起,并對自己在患病時的異常行為感到羞愧和悔恨,同時也會考慮到同家人、同事的關系,家庭的各方面狀況等。有的還會想到自己的前途、事業(yè)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掌握病人的心理變化。有必要采取積極措施,使健康教育扎實有效地開展,以滿足病人健康知識的需求,保證病人身心健康,保障病人自身及社會的安全。
2.1 心理宣教 首先要尊重,安慰病人,用真誠,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與病人進行交談,消除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讓病人及家屬對其所患的疾病只是有所了解,并適度的分析病情的原因,使其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家庭指導 家屬協(xié)同病人制定治療及日常生活康復計劃。培養(yǎng)興趣表達自己的價值觀、經(jīng)驗、想法和目標,鼓勵病人積極參與康復過程每一個階段并指導病人自我照顧,使病人了解家庭成員對他的期望。克服生活懶散、終日臥床。根據(jù)病人具體情況安排一些有意身心健康的活動,如:正規(guī)的飲食起居、廣播操、聽音樂、看電視、家務勞動等。以增加生活興趣,培養(yǎng)適應正常生活的能力。家庭成員應支持輔助并肯定病人成績給與鼓勵,使病人領悟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避免家庭成員對病人冷淡,放任自流或過分保護和包辦代替而影響病人功能發(fā)揮。
2.3 出院康復期的健康教育 首先引導使其患者角色回到社會角色?;颊呓?jīng)過住院治療適應了患者角色以后,產生了對疾病行為的習慣性。當患者康復出院時,可明確告訴:疾病已治愈,讓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去掉原有疾病殘留在心中的陰影,在心理上首先康復,因病,因人有計劃地進行康復指導,向患者強調功能鍛煉及功能恢復的重要性。真正讓患者懂得自我保健的作用,以促進其心理生理的全面康復。
3.1 健康教育的方法 (1)有關病因病理知識的教育。向患者深入淺出地解釋有關病因、誘因、病理基礎、臨床癥狀和體征等。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使之既能正確描述自己的癥狀,又能消除其疑慮、恐懼等心理。(2)有關用藥時間,特殊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可能出現(xiàn)和常見的副作用等,使患者對藥物有一定的認識,以達到對藥物的正確使用。(3)向患者建議有利于疾病康復的正確飲食,避免可能成為誘發(fā)因素的食物。
3.2 口頭講解與指導 (1)護士向康復期精神病人講解精神疾病的有關知識,如疾病的起因、特點及愈后等,講解時要極力調節(jié)病人的情緒,使病人能接受健康教育的意義、方法,并向病人傳授自我護理知識和技能。(2)定期參加講座和系統(tǒng)培訓班以增加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與了解。(3)和睦相處和良好的情緒氣氛對病人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與家庭成員及病人共同討論病人的病情和所需的康復護理計劃。
3.3 書面形式教育 (1)將疾病的預防、康復、保健等知識卡片,宣傳資料進行閱讀講解。(2)提供生理心理健康及各類咨詢的書刊和健康教育小冊子或單張資料。
4.1 評價家庭成員對病人所患疾病的焦慮程度,是否過分的擔心、急躁、害怕和病人自身對健康問題的認識水平及病人的價值觀和目標及病人康復的程度。
4.2 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大大提高,自從實施健康教育已取得顯著成果。病人不但得到了良好的治療和護理,還掌握了有關疾病的康復知識,并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縮短了住院天數(shù),減少了病人的復發(fā)率,實現(xiàn)了當今護理學提出的“以病人為中心,護理要從心理,生理,社會的各方面進行護理”的目標。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潛能,是護理人員看到自身工作的價值,并能促進自覺學習精神科理論知識,拓寬知識面。同時在健康教育中密切了護理關系。因此,我們更加重視健康教育,他是護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在整個護理工作中及病人康復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