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瑋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西鄉(xiāng)人民醫(yī)院康復科,廣州 518102)
電針夾脊穴配合肋間排刺治療肋間神經痛
孫冬瑋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西鄉(xiāng)人民醫(yī)院康復科,廣州 518102)
電針夾脊穴;肋間排刺;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是指一根或幾根肋間神經支配區(qū)的經常性疼痛。傳統(tǒng)藥物治療療效差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科自2008年以來采用電針夾脊配合肋間排刺治療肋間神經痛,療效頗佳,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35例均為門診患者,年齡18~68歲,平均36歲,病程5~30 d,平均18.5 d。體檢、實驗室檢查與器械檢查除外相應胸腔臟器實質性病變、肋間神經腫瘤、帶狀皰疹。
1.2 臨床表現(xiàn) 在1個或幾個肋間出現(xiàn)陣發(fā)性針刺樣或刀割樣劇痛,咳嗽、噴嚏或深呼吸時加劇,疼痛劇烈時向同側背部放射。
1.3 治療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病變相應節(jié)段雙側胸夾脊穴直刺1~3.9 cm,得氣后施捻轉手法。病變肋間用排刺法平刺進針1~3.3 cm,針尖向背部。夾脊穴接青島產G6805-Ⅰ型針灸治療儀,疏波,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30min。1次/d,6 d為1個療程,間隔1 d后,進行下1個療程,共3個療程。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自覺癥狀及體征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fā)。顯效:自覺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fā)。無效:自覺癥狀及體征無任何好轉。
共治療病例35例,痊愈29例,顯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1%。
原發(fā)性類肋間神經痛較為少見,大多病例因鄰近器官感染、外傷、異物壓迫等原因續(xù)發(fā)引起。本病屬中醫(yī)學“脅痛”范疇,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多與水飲、痰積停留脅部有關。
華佗夾脊穴是經外奇穴,具有扶正祛邪、通經活絡的作用。解剖學證實,華佗夾脊穴周圍是脊神經所在,深層分布著脊神經節(jié),而肋間神經為胸神經前支,針刺夾脊穴可以刺激末梢神經中粗纖維,引起脊髓背角的膠狀質閘門關閉,從而阻止傷害性刺激信號輸入,減少止痛物質的釋放,同時刺激夾脊穴還可提高痛閾而產生止痛作用。而病變肋間排刺則可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局部致炎、致痛化學物質的消散以及神經功能恢復的效果。本臨床觀察結果表明,電針夾脊配合肋間排刺治療肋間神經痛療效確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R246
B
1672-1519(2010)03-0212-01
孫冬瑋(1978-),女,針灸學博士,主治醫(yī)師。
201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