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娟,黎榮新,李彩玲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梅州 514089)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健康教育及相關因素分析
張利娟,黎榮新,李彩玲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梅州 514089)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患者出院前,采用問卷調查法對 1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進行相關問題調查。結果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在健康教育內容上最關心的是如何預防疾病復發(fā)以及今后的婚育、工作、生活等問題,設立熱線電話是在患者出院后遇到問題時家屬最希望的咨詢方式;同時對健康教育需求項目和途徑選擇上應具有多樣性。結論 現(xiàn)有的健康教育模式應不斷改進,提供更多樣性的服務,以滿足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健康教育的需求。
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癥;家屬;需求;途徑
精神病人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是當前國內外精神疾病康復治療的新趨勢[1]。這也就是說,除病情較重、急性發(fā)作期需住院治療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治療時間,尤其是治愈出院的康復期,精神病人都要回到家庭中去,由家庭承擔著長期的康復治療和護理的任務。因此,加強對出院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出院后能夠得到連續(xù)性的完善的治療和護理,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對出院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多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對家屬的需求了解不夠,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為進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了解患者家屬健康教育需求,探討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研究如何有針對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我們對 160例出院患者家屬進行了調查,并就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08年 9月至 2009年 3月梅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共160例 ,年齡 25-68歲 ,其中男 87例,女 73例;本科以上學歷 11例,大專 43例,高中(含中專)70例,初中及以下 36例;工人 28例,農民 51例,干部 55例,其他 26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調查表,由主班護士在患者出院前對家屬進行一對一訪談,無記名方式填寫。共發(fā)放調查表 160份,收回 160份,回收率為 100%。其中健康教育需求內容填寫完整、符合要求的有 154份,占 96.25%;患者出院后家屬希望獲取健康教育知識途徑調查表填寫完整、符合要求的有 158份,占 98.75%。對有效表格使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1 一般情況 160例患者均與父母或配偶、子女共同生活,其中有配偶者 86例,占 53.75%,無配偶者 74例,占 46.25%。
2.2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健康教育需求內容 見表 1。
表1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健康教育需求內容(n=154)
2.3 患者出院后家屬希望進一步得到健康知識的途徑 見表 2。
表2 患者出院后家屬期望獲得到健康知識的途徑(n=158)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各方面對健康教育的要
3.1 健康教育需求內容 精神分裂癥是目前最常見的重癥精神病,其特點就是病殘率、復發(fā)率很高。如何降低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率,一直都是國內外精神病學工作者和患者家屬普遍關心的問題(占99.4%),也是出院前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重點問題[2]。預防復發(fā)、維持治療是關鍵。所以,跟維持治療有關的問題需求也很高,占 97.4%。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堅持服藥尤其重要。有關資料表明,在復發(fā)患者中,部分依從或不依從治療的患者明顯多于依從治療的患者,而藥物的副作用是導致不依從行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3]。因此,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院外維持治療的重要性和治療的有關注意事項包括藥物副反應的表現(xiàn)及處理等,應作為出院宣講的重點之一。另外,家屬對如何判斷患者是否出現(xiàn)病情復發(fā)和復發(fā)的誘因也表現(xiàn)出較高的關注度,占 92.2%。由于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4],所以對于那些未婚未育的病人,家屬迫切希望了解有關婚、育、對孩子的影響等問題(占 94.2%)。
3.2 患者出院后家屬希望進一步得到健康知識的途徑 受時間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出院時的健康教育內容不可能覆蓋患者的所有問題,出院時對家屬的健康教育只能針對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問題,因此,如何在患者出院后遇到問題時繼續(xù)提供有力的支持是需要了解的?;颊呋丶液笥龅絾栴}時首選撥打醫(yī)院熱線電話者的比例遠遠高于選擇其他方式者。然而,其中 53.2%(84/158)的家屬希望由醫(yī)生來接聽熱線電話,38.6%(61/158)的家屬認為醫(yī)生或護士接聽均可,只有 8.2%(13/158)的家屬希望由護士接聽。說明護士的知識和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在患者出院后遇到問題時選擇護士家訪、返院、信函方式的家屬也有一定的比例,提示醫(yī)院在設立熱線電話的同時,可發(fā)展多種服務方式,以滿足不同患者家屬的需要。
通過對 1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出院前健康教育需求和方式的調查,明確了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前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上更關心如何預防疾病復發(fā)的相關問題以及今后的婚育、工作、生活等問題。設立熱線電話是在患者出院后遇到問題時家屬最希望的咨詢方式。同時對健康教育需求項目和途徑選擇上應具有多樣性,提示我們在今后應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改進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更多樣性的服務,滿足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健康教育的需求,為促進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復、早日回歸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1] 郭沈昌,丘東友.精神病的家庭康復治療與護理[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1-3.
[2] 廖梅英,朱小英,曾有群,等.預防精神分裂癥復發(fā)的健康教育[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4)∶45.
[3] 程 艮,李 崢.精神分裂癥患者藥物依從性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699-700.
[4] 沈漁邨.精神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0.
R 193
A
1003— 6350(2010)08—123— 02
張利娟 (1975—),女,廣東省梅州市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求愈來愈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其出院后的照料工作常常都由不懂精神疾病相關知識的親屬來承擔,因此,家屬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就更為迫切。
2009-12-08)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