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盧 艷,金 海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損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導致心排出量降低。傳統(tǒng)的中藥針劑因其副反應小,患者耐受性好,因而越來越引起重視?,F(xiàn)將近年來治療CHF療效較好的中藥針劑綜述如下。
生脈注射液是由人參、麥冬、北五味子提取制成的一種靜脈給藥的復方制劑。人參補氣生津,麥冬養(yǎng)陰清熱,五味子斂肺止汗,補益心氣,是補氣養(yǎng)陰的良方。武福曉等[1]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配合生脈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27例,治療前后心率(HR)、心輸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明顯改善(P<0.01)。同對照組相比,各項指標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張靜等[2]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生脈注射液,觀察到治療組每搏量(SV)、LVEF均明顯增加(P<0.05),HR明顯下降(P<0.05);而對照組無明顯改變。方永輝等[3]采用生脈注射液聯(lián)用多巴酚丁胺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35例,治療后超聲心動圖指標:LVEF、CO、SV、左室短徑縮短率(FS)明顯改善(P<0.01)。心力衰竭再次發(fā)作次數(shù)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張興平等[4]動物試驗研究表明,生脈注射液使CHF大鼠左室收縮和舒張功能增強,血壓升高,心率降低。有效改善了CHF大鼠的血流動力學狀況,發(fā)揮了良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鄧元江等[5]動物試驗表明,生脈膠囊能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MM Ps)酶活性、增強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TIMPs)對M MPs的抑制作用,調節(jié)MMPs/TIMPs的平衡,抑制心肌膠原的過度降解,能阻止心腔的擴大,從而達到抗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構的作用。生脈膠囊通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與白介素-6(IL-6),增加抗炎細胞因子IL-10、降低促纖維性細胞轉化生長因子(TGF-β1)從而起到保護心肌細胞,減少細胞凋亡,抑制心室重構[6]。
該藥由紅參、麥冬提取而成,其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麥冬皂苷、麥冬黃酮。具有生津養(yǎng)陰、復脈益氣等功效。靳寶蘭等[7]應用參脈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強心藥、利尿劑和擴血管藥物等內科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方案同時給予參脈注射液治療,心臟彩超結果顯示治療組A峰降低,LVEF、心臟指數(shù)(CI)、SV、每搏指數(shù)(SI)、左室收縮時間比率(STR)明顯提高,同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1)。麻莉[8]采用西藥聯(lián)合參脈注射液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27例,參脈組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測量值:舒張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mas)、舒張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mas)、兩者之比值(E/A)、等容舒張時間(IVRT)在治療后明顯改善(P<0.05),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明顯(P<0.05)。參麥可以增強心肌的收縮力,改善左室的舒張功能,降低血漿Ang濃度。參脈注射液通過提高迷走神經(jīng)張力,抑制交感神經(jīng)張力,改善自主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平衡性,而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增加,降低猝死率,減少嚴重心臟事件的發(fā)生。
該藥是從傘形科植物川芎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單體4-甲基吡嗪,為一種新型鈣離子拮抗藥。楊爽[9]采用川芎嗪聯(lián)合卡托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5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4.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50.7%(P<0.05)。張國清等[10]應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207例,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評價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左室舒張功能指標:Emas、Amas、E/A、IV RT 明顯改善(P<0.05)。川芎嗪具有消除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并增強SOD等抗氧化物酶活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機體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的失衡狀態(tài)[11]。膠原代謝異常是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生纖維化病變的主要原因。動物實驗顯示[12],川芎嗪具有抑制膠原、前膠原以及TGF-β1基因的表達的作用,可能是其拮抗心力衰竭時心肌纖維化的分子機制。
該藥主要由丹參和紅花組成,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作用。燕林寶等[13]將46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加用丹紅注射液,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心電圖與對照組相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周勇等[14]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有效率達到87.9%,高于對照組71.1%;治療組患者的腦鈉素(BNP)水平遠遠低于對照組(P<0.01)。丹紅注射液在CHF患者的近期治療中,可通過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謝,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和阻斷心室重構進一步改善心功能。黃鶴飛等[15]報道丹紅注射液能明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漿內皮素(ET)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黏度,對心力衰竭有輔助治療作用。
葛根素注射液系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為8-D-吡喃葡萄糖-4,7-二羥基異黃酮甙。徐志芳等[16]應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葛根素組總有效率94%,對照組為72.62%。袁興華[17]采用硝酸異山梨酯聯(lián)合葛根素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3例,治療組有效率(95.2%)與對照組(84.1%)相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VEF改善高于對照組(P<0.05)。耿寶玉等[18]動物實驗觀察到葛根素組與手術對照組相比,血漿心鈉素(ANP)濃度明顯下降(P<0.001),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水平亦顯著降低(P<0.05)。提示葛根素能減少心臟神經(jīng)內分泌的過度激活,并可能通過其綜合的藥理作用保護了心臟,延緩或減少了壓力超負荷動物CHF的發(fā)生。梅發(fā)光等[19]觀察到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葛根素治療可進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改善臨床癥狀。汪堅敏等[20]大鼠實驗顯示葛根素具有抗心衰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葛根素抑制細胞Ca2+超載、抗氧自由基、干預Bcl-2、Bax蛋白的表達有關。羅昌雄等[21]報道葛根素明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IL-6及TNF-α水平,葛根素對神經(jīng)內分泌及細胞因子的異常改變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夠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內分泌狀態(tài)及血管內皮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達到治療心力衰竭的目的。
黃芪主要含皂苷、黃酮、多糖、生物堿及氨基酸等多種成分,起治療作用的主要是黃芪皂苷。邢桂平等[22]將43例心力衰竭患者分為黃芪治療組及對照組,觀察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各項指標: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ESD)、左室收縮末容積(LVESV)、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及LVEF,結果顯示 :兩組間比較HR、LVESV、LVEDV治療組顯著降低,LVEF顯著提高。孟捍華等[23]應用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用藥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有效率達91.84%,高于對照組75.51%(P<0.05)。超聲心動圖指標LVEF、SV明顯提高,6 min步行距離顯著增加。黃芪皂苷治療心力衰竭的機制與改善心臟泵血功能、干預心室重塑和調控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有關。鄭培黎等[24]動物實驗顯示,經(jīng)靜脈注射黃芪皂苷Ⅳ,發(fā)現(xiàn)黃芪皂苷能夠增加急性心衰模型犬的左室內壓最大升降速率(dp/dtmax),且該作用呈劑量依賴性,提示黃芪皂苷能夠改善心衰大鼠的收縮功能;陳羽等[25]研究證實黃芪皂苷Ⅳ能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膠原的增生,且該作用隨黃芪皂苷Ⅳ劑量的增加及作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強。林毅等[26]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連續(xù)給予黃芪皂苷Ⅳ4周后發(fā)現(xiàn)血清中AngⅡ和內皮素(ET)含量均顯著下降,且該作用呈劑量依賴性,提示黃芪皂苷能夠通過調節(jié)神經(jīng)體液內分泌系統(tǒng)抑制心力衰竭的發(fā)展。
目前的臨床實驗設計基本上都是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注射液來觀察療效,因此,中藥注射液對心力衰竭的獨立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中藥制劑的提純工藝、儲存等方面等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1] 武福曉,王燕舞.生脈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1):47.
[2] 張靜,郭向明.生脈注射液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7):835-836.
[3] 方永輝,梁燕玲.生脈注射液聯(lián)用多巴酚丁胺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14(3):286-287.
[4] 張興平,陳慶偉.生脈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11):1086-1088.
[5] 鄧元江,梁偉雄,劉衛(wèi)英,等.生脈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MMP-3與T IM P-1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11):1005-1008.
[6] 鄧元江,梁偉雄,陳小波,等.生脈膠囊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多種細胞因子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1(6):378-381.
[7] 靳寶蘭,楊俊華,朱簡,等.參脈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觀察[J].天津醫(yī)藥,2005,33(7):445-447.
[8] 麻莉.西藥聯(lián)合參脈注射液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3):260-261.
[9] 楊爽.川芎嗪聯(lián)合卡托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1):45-46.
[10] 張國清,趙江花.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207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17):65.
[11] 何淑虹.川芎嗪注射液對難治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評價及機理探討[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8(3):283-284.
[12] 林亞洲,許春萱,黃海,等.川芎嗪干預心力衰竭實驗犬心房組織Ⅰ、Ⅳ型膠原與TGF-β1的mRNA表達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3(6):512-514.
[13] 燕林寶,谷欣榮.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加重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7):579-580.
[14] 周勇,田芳.丹紅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9,23(9):76-77.
[15] 黃鶴飛,俞海風,趙冰冰,等.丹紅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內皮素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3):135-136.
[16] 徐志芳,趙志瑋.葛根素注射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1):83.
[17] 袁興華.硝酸異山梨酯聯(lián)合葛根素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3):72-75.
[18] 耿寶玉,華守明,管耘園,等.葛根素對壓力超負荷兔心力衰竭及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的影響[J].中國交通醫(yī)學雜志,2004,18(3):245-247.
[19] 梅發(fā)光,張義勤,王忠良,等.葛根素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影響的臨床研究[J].吉林中醫(yī)藥,2006,26(12):17-18.
[20] 汪堅敏,吳莘,張春炳,等.葛根素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Bcl-2、Bax表達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2):186-188.
[21] 羅昌雄,李玉華,黃功利,等.葛根素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白介素6及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26(5):459.
[22] 邢桂平,聶秀敏.黃芪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醫(yī)藥產(chǎn)業(yè)資訊,2006,3(11):67-68.
[23] 孟捍華,馬敏杰.黃芪注射液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作用的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20(1):40-41.
[24] 鄭培黎,戴建亞,陳紅,等.黃芪甲苷對急性心衰犬心臟舒縮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12):1534.
[25] 陳羽,寧險峰,曹建華,等.黃芪皂甙Ⅳ對大鼠心肌成纖維細胞膠原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7):553.
[26] 林毅,寧險峰,于文,等.黃芪皂苷Ⅳ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膠原含量的影響[J].中國藥學雜志,2008,43(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