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富
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是每個學校都關心的話題。實踐證明,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從思想上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其次是工作要講求方式方法。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有服務意識,“一切為了學生”,樹立學生第一的服務意識,要求教師在學習上、思想上、情感上等方面都必須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尊心,重視學生的價值,尊重學生的人格與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這是做好賞識激勵教育的前提條件。感受學生,就應該了解學生,熟知學生,學生在想什么、希望做什么、愛好干什么,班主任都要心中有數(shù)。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他們的內心需求是不一樣的。作為班主任,無論在教學中或是管理中,要換位思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從而正確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學生。
要想真正了解學生,就要喜歡他們,尊重他們,讓他們感到教師的可親、可信、可靠,這樣,他們才能對你敞開心扉,使你真正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內在需求。班主任要做一名細心的觀察者,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對班級工作的意見,體貼他們的疾苦,關心他們的成長。處處體現(xiàn)教師的高風亮節(jié),豁達胸襟,腳踏實地,與周圍的世界產(chǎn)生一體感,形成共性思維,讓學生覺得教師勝如父母,可親可敬。
賞識教育是促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徑。賞識激勵就像沐浴學生心田的陽光和雨露,學生健康茁壯成長,永遠需要這種特殊的養(yǎng)料。所以,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表揚、夸獎、賞識和激勵。但同時還必須認識到,賞識教育并不是一味的、無原則的表揚,而是通過賞識,幫助學生們了解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因為,賞識教育的確能給予做錯事的學生以改過自新的勇氣,能鼓勵學生說出滿意的答案,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能讓學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與價值的實現(xiàn),能讓學生在一個心理健康的時空詩意地生存;也能使師生間的距離縮短,關系融洽,使學生奮力地攀登成功之巔。所以,教師只有多關心學生的感受,并時刻注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感受及其變化,想他們之所想,用心體驗他們的情緒變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有蹲下來傾聽學生的聲音并與學生傾心交流的意識與行動,問一問學生的真正感受與需要,善于了解學生,能夠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能夠以心換心,以情動情,才能被學生接納并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用溫暖、冷靜、鞭策的話語與學生進行溝通。
班主任既是學生的長者,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作為長者應該寬厚,關心愛護學生;作為朋友應該理解尊重學生,在與學生的交流、合作、參與和體驗中,應更多地成為謙虛的聆聽者,聆聽學生的心聲和煩惱,尊重學生的內心感受,接納學生的不同意見,賞識學生的獨特見解和表述。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學生的閃光點,把握學生的常態(tài)內力,使其發(fā)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贊揚其優(yōu)點、優(yōu)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fā)潛力。
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教師的“愛”要以對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為前提;在工作中不僅要對學生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更要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而有信,嚴而有度。教師必須以寬容、開放的心態(tài)善待每一個學生,并時時刻刻關懷他們的生存困境與愁緒,激發(fā)他們生命的活力,寬容他們的失誤與瑕疵,了解他們的特長與問題。在教學中做到不以成見或習慣性的主觀認識對待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
班主任要有正確的學生觀,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邊緣生和后進生,關心的契機可以是衣食住行和學習等各個方面。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不一樣,班主任應抓住契機,給予各方面的充分表揚和肯定,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長期保持愉悅的狀態(tài),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感到“希望在前”,不斷拼搏。在激勵學生的同時,還應讓班級全體成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成功的喜悅是最有力的推進器,它能使人自新,催人奮發(fā)。但目標的制定,要結合當前實際,設立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就應該給予表揚、獎勵,使學生覺著成功并不難,時時充滿成就感。
實踐證明,對學生進行賞識激勵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種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它不但能使不同差異的學生在愉悅和諧的學習狀態(tài)中獲得自我,而且還是鼓勵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滿懷信心地走向成功、走向未來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