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嵐
(陜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陜西西安 710065)
射擊運動員運動傷病探討
岳嵐
(陜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陜西西安 710065)
射擊運動是我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運動項目,在歷屆奧運會上為我國爭得了無限榮譽。而射擊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則是長年累月超負荷的訓練、長時間靜力性訓練等因素造成的。本文根據作者從事射擊運動隊隊醫(yī)工作十多年的發(fā)現,總結出射擊運動一般傷病的病因、機制和規(guī)律,以及治療方案,給射擊運動損傷的傷病治療提供借鑒和參考。
射擊運動 運動損傷 傷病治療 科學訓練
射擊運動為我國傳統(tǒng)優(yōu)勢運動項目,在歷屆奧運會上為我國爭得了無限榮譽。一般認為,射擊運動對于運動員的心理要求重于身體要求,但射擊運動是長年累月超負荷的訓練、長時間靜力性訓練,和其他運動同樣是一項挑戰(zhàn)極限的運動,筆者從事運動隊隊醫(yī)十多年發(fā)現,射擊的槍種及比賽種類很多,急性創(chuàng)傷較少,其中在國家射擊隊工作期間,見到較多的是積勞性損傷,現對射擊項目的運動傷病做一探討。
在國家射擊隊,經治療典型病例24例,其中男運動員9例,女運動員12例,從事專項訓練5年以下5例,8~10年9例,10年以上10例。年齡20~30歲19例,30歲以上5例。
多為慢性損傷,急性發(fā)作。
頸椎病占65%,腰椎棘間韌帶損傷占25%,腰背筋膜炎占75%,頸項肌損傷占75%,尺神經損傷和肩胛上神經麻痹占25%,梨狀肌綜合癥占15%,髕腱腱圍炎占6%,腕部腱鞘炎占28%,骶髂關節(jié)損傷占4%,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占6%,肩胛間區(qū)肌肉筋膜炎占35%,腰肌勞損占95%,斜方肌損傷占30%。
以上病癥,女運動員損傷較多,男運動員損傷少。頸部勞損和腰背部勞損較多,這可能主要是男運動員力量較好。
射擊運動員訓練時,頸部長時間扭轉一個方向,例如:步槍,兩側頸部肌肉協調合作,一側收縮,另一側舒張,長期反復這種姿勢,可引起一側肌肉、韌帶出現疲勞,乳酸堆積。由于個體差異,病變在頸椎的部位不同,癥狀也不同。上頸椎(C3以上)發(fā)生骨贅更易壓迫椎動脈,影響腦基底動脈血供及延髓前動脈血供,產生頸僵直、惡心、聽視力障礙、發(fā)作性昏迷或腦神經癥狀。
中頸椎C3~5椎孔,骨贅刺激神經根可引起頸后肌,椎旁肌僵硬及膈肌麻痹的癥狀。下頸椎(C5以下)頸后上臂肩胛痛或胸前肩臂痛。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姿勢,使頸部積累疲勞產生炎癥,頸椎生理彎曲變直,頸椎及周圍軟組織逐漸產生退行性改變。
覆蓋于斜方肌及背闊肌的部分較薄,但包繞骶棘肌的筋膜卻很厚,稱為腰背筋膜。射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都要求腰背部肌肉參與,控制人體重心、人槍重心。所以,腰背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使腰背部肌肉筋膜長期收到牽扯,肌纖維脂肪變性,產生疲勞性勞損。處于發(fā)育期的運動員,年齡小,訓練時間長,力量的不夠,訓練后不注意放松。在訓練后,受涼寒濕侵襲更易產生損傷,久之,筋膜粘連發(fā)生疼痛。最常見疼痛部位是腰椎3、4、5兩側骶棘肌鞘部或胸背部肩胛骨之間,疼痛時,坐站較久或走路時加重,大部分運動員尚能堅持中小運動量的訓練,往往表現為訓練前后疼痛。常表現為某一角度范圍內出現腰背痛或于提肩胛或內收肩胛時疼痛。腰背痛局部可有硬結或骶棘肌痙攣。
橈骨莖突腱鞘炎(步槍、托槍—小口徑步槍練習時間過長)腰肌勞損或姿勢性脊椎側彎(立射—手槍或小口徑練習時間過長、過多)尺神經麻痹或肩上神經麻痹。頸部長時間扭轉一個方向,久之則引起頸椎病及頸項肌勞損。手槍運動員眼慢性損傷引起視力下降,主要是因為頭側轉,需單眼看靶看準星。久之,不僅視力下降而且導致兩眼視力不等,也常發(fā)生震動性耳聾。在寒冷天氣或潮濕的場地上,長期靜止性臥位訓練,也常常引起關節(jié)風濕癥。
首先,教練員、運動員要有防病、治病的意識,多組織學習一些運動損傷常識,合理安排訓練,自覺接受醫(yī)務監(jiān)督。
避免一次或多次訓練課中單一姿勢的訓練,訓練中間或練習后應做身體操,并應做一些與射擊姿勢相反的動作練習,以解除肌肉的緊張痙攣及關節(jié)、韌帶勞損。眼部可以做眼部保健操和按摩,以解除眼疲勞。訓練時應使用耳塞,防治震動性、神經性耳聾。訓練前、后進行肌肉、關節(jié)、韌帶牽拉,注意訓練后肌肉放松、按摩及抖動牽拉。及時緩解肌肉長期收縮無氧呼吸而引起的乳酸堆積過多造成的損傷。
手法治療、體療、物理治療相結合,根據傷病的不同合理安排治療方案。手法推拿按摩:以揉、按、滾、推為主,輔以針灸、火罐、熱敷、理療儀器(電腦中頻、超短波、神燈頻譜儀等儀器)治療,必要時可進行封閉和小針刀治療。
趙某,女,27歲,從事射擊運動13年,在訓練時常感腰背部酸痛,于訓練前后加重,常影響動作完成。部位主要為肩胛骨間及骶棘肌兩側側橫突部,有時痛麻串向頸后和上肢,腰痛則串向臀部及大腿外側。疼痛于站坐或彎腰時間稍長加重。查體:脊椎曲線正常,活動范圍正常,但在某一角度時痛。觸診時可摸到有銳利壓痛的硬結,壓痛時有時串向上肢或大腿。X線示:腰背各椎體未見異常??紤]其在訓練時有扛肩習慣,一側腰部肌肉長期受到牽拉,纖維組織產生疲勞性勞損。診斷為:腰背肌肉筋膜炎。給予針灸(背部基本是阿是穴,腰部取志室、腎俞、大腸俞、環(huán)跳、殷門及委中穴),結合了按摩、拔罐、理療(電腦中頻、超短波)3周后好轉,之后囑咐運動員每天訓練后注意放松、按摩,做好預防傷病。
從傷病分析來看,損傷原因主要為訓練過早或訓練量過大,肌肉及力量發(fā)展不協調,大部分運動員初訓練剛剛步入青春期,訓練持續(xù)過久,又缺乏必要的節(jié)奏和間隙,使肌肉群發(fā)生不平衡,超過身體的機能潛力,破壞了內在的穩(wěn)定,就會造成身體過度疲勞的狀態(tài),訓練后忽視了疲勞恢復,不系統(tǒng)不及時,隨著訓練增多,強度加大,疲勞的增加引起不同程度技術動作的變形和不規(guī)范,缺乏身體全面素質訓練,及破壞了有規(guī)律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時間。而且,射擊與運動員大多傷病是長期損傷積累而引起,在發(fā)生傷病后還在繼續(xù)訓練,造成舊傷未愈,新傷又產生,嚴重影響訓練水平的提高。因此,射擊運動員預防傷病要有重要的措施,做到訓、科、醫(yī)一體化。訓練前的準備活動,訓練中調整身體的疲勞,訓練后放松、牽拉,對預防恢復傷病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主要肌群的針對性訓練,提高教練員科學方法訓練,爭取運動員再提高成績。
R873
A
1674-0742(2010)03(b)-0190-02
20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