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貴平
(福建省南平實驗小學,福建 南平 353000)
多年實踐證明,小學JIP實驗符合我國教育改革實際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它突出并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自覺性。我們應該積極探求主體參與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利用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JIP”實驗的成功經(jīng)驗來推進素質教育,以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教學方法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2.1 啟示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教師首先要有“主體參與”意識和遠見,從而賦予教育教學中去。即要對構建“主體-創(chuàng)造-發(fā)展”育人模式的原則有正確認識。實施這一模式的原則是16 字原則,即“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
主體參與。JIP實驗的主體參與是指學生作為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學習活動并達到一定的質和量。所謂“質”,是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按照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內在邏輯,可分為三個層次:淺層次參與,是學生感性的參與,雖不夠穩(wěn)定,卻是學生從依賴性向主動性轉化的起點,是實現(xiàn)后兩級“參與”的基礎;中等層次參與,為理性的參與,此時學生的認知動機已具備獨立性和自覺性,從感性參與走向思維參與,表現(xiàn)為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動;深層次參與,是創(chuàng)新性參與,也是學習主體參與的最高層次和目的。表現(xiàn)為學生善于思考、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習慣和敢于探索、勇于實踐的綜合素質。主體參與的“量”,指的是教育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時間和機會,這是“質”的保證和條件。
分層指導。是針對班級授課中明顯存在的個體差異,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過程?!敖逃皇菫榱讼町?,而是要使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與完善?!毙W生的主體意識與能力不是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而是需要小學體育教師的積極引導,分層指導是促進大面積學生主體參與由潛層次向深層次發(fā)展的關鍵。
及時反饋。是指依據(jù)現(xiàn)代控制論的反饋原理,強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適時的信息交流,并對雙方信息的再輸出發(fā)生影響的過程。對學生來說,通過反饋及時進行自我評價,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提高學習質量。
激勵評價。按照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尊重學生的自尊、自愛為前提,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主動嘗試成功為目的,通過評價,激勵、矯正、引導學生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激勵評價有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進一步發(fā)揮。
2.2 啟示二,確立并建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是觀念的轉變,同時又有教師的工作和教學思想的調整問題。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能力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條件。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轉變舊有的教育觀念,確立起新的教育觀念,如新的教師觀、新的學生觀、新的質量觀。教師的教學思路要從單向的教學活動,發(fā)展到雙向的教學活動;從單純的知識傳授,發(fā)展到思維啟迪、能力培養(yǎng)、學法指導。教師從備課到教學都要注意融入到學生的思路中去。觀念和能力緊密相連,新觀念能否實踐,要靠能力駕馭;能力不及,再新的觀念也難以實現(xiàn)。JIP實驗十分重視從觀念和能力上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提高。
2.3 啟示三,學習質量是學生成長過程的重要展示標志。學習質量應該涵蓋學生成長的全部要素,即思想品德、文化知識、學習能力、身心健康、審美情趣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就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1 構建主體參與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構建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意識與能力的主渠道,基本構建思路包括:
以主體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全過程為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與能力為目標,由統(tǒng)一設計同步推進的、教師教的程序與學生學的程序有機組成。它的實施原則就是“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
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應以完成知識教學、思想品德教育、個性發(fā)展這樣三位一體為教學目的,并以此為前提認真設計備課。
為學生小組與個人學習活動提供最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指導學生在新的現(xiàn)實情況下理解原有知識,形成新概念和新的操作方式,進而獨立運用已學知識形成智力操作和實際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3.2 形成主體參與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在充分發(fā)揮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著重通過以下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
三維的教學設計。根據(jù)人的主體的生成機制設計教學,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為教師調控活動、學生認知活動和學生心智發(fā)展同步設計的三維教學結構。教師在課前操作層面上,要認真了解學生知、情、意、行底碼,在學生“最鄰近發(fā)展區(qū)”著力,提供教學支架,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每項的教與學活動,實現(xiàn)課堂教學設計的整體優(yōu)化,為課堂教學提供鮮活、生動的腳本。
構建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基本過程。啟—疑,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誘導學生主動質疑,制造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議,教師在前設“情境”中導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主體感知,進行消化、理解。講—求,教師有針對性地講授教學內容,注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了解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使學生思維將舊內容與新認知銜接、同化。矯—練,教師通過分層設計練習,幫助學生進行應用性實踐,及時反饋與矯正,促進學生運用知識并形成技能。歸—結,引導學生梳理、歸納、概括所學知識,優(yōu)化學生認知新結構。設—創(chuàng),教師通過分層設計探索性問題,激發(fā)想象,誘導發(fā)散,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激發(fā)興趣,促進參與。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游戲、表演、競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教師生動的語言、直觀形象的教具、顏色鮮明的場地設施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還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教材進行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使課的內容故事化、情境化、唱游化、趣味化,使他們在歡樂寬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學習了本領,磨練了意志,完成了教學任務。
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珍視“童心世界”的課程資源價值。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離開學生的主體活動,這個時空就會破碎;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教師的職業(yè)容易給人居高臨下、愛批評人的角色,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隱性距離,學生始終在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jīng)常鼓勵學生說:“你真棒!”、“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等等。這些語言激發(fā)了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要努力!”的良好心理。實驗證明,這種民主、和諧、平等、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引導學生的情感處于積極、自由、寬松、安全的心境狀態(tài),架起了師生感情的橋梁,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因“材”施教,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參與機會。在教學實踐中,首先做到“多層次”,旨在人人參與。根據(jù)同一教學班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采取分層次教學,創(chuàng)設成功體驗的教學情境。針對學生不同的層次設計相應的教學要求、內容、目標和方法,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優(yōu)發(fā)展。對于好生,充分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用“優(yōu)秀”的標準來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水平。對待中等生,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他們不斷改進,提高成績,爭取帶到“優(yōu)秀”標準。對待差生,教師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選擇適當?shù)木毩晝热?,激發(fā)興趣,鼓勵其積極參與,努力達到“及格”,力爭“良好”,使之通過練習不斷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信心。就這樣,教師把好、中、差的學生的積極性都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朝著各自的目標努力拚搏,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次,要做到“頻活動”,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較為頻繁的為學生提供多種參與機會,旨在學生深入?yún)⑴c。體育教學過程是一種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而學習的過程是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的主體性活動。素質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內化性,內化性必須經(jīng)過主體才能實現(xiàn)。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一要動耳能聽、會傾、聽-聽老師講解,聽他人意見;二要動眼能看會觀察-觀察別人如何做動作,做動作的順序等;三要動腦能想會思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四要動口能說會分析評價-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給他人正確的評價;五要動手能做會練習-練習所學動作以及創(chuàng)新動作。通過五動到五會,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僅讓肢體參與,而且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從而確保學生主體地位。
積極創(chuàng)設多向互動的教學情景?;邮菐熒g、學生間動態(tài)信息交流,它包括知識、情感、態(tài)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jīng)驗,行為規(guī)范等。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討論,進行思想的溝通乃至碰撞,以達到集思廣益、突破創(chuàng)新的目的。
建立與完善學生學習質量綜合評價制度。學生學習質量綜合評價制度制定的目的是建立面向主體、科學全面、便于操作、寓導于評、全面反映學生學習質量綜合水平的評價機制。在評價方法上,突破傳統(tǒng)、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教師鑒定的局限,實行三級評估制度,即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總評相結合,其評估比例可以根據(jù)學生年齡的不同進行適度的調整。在評價內容上,從學生運動水平,身心健康、合作交流等方面對學生主體性發(fā)展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實踐證明: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評價比過去以學科成績?yōu)橹行牡脑u價,更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全面的發(fā)展。
隨著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把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意識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最好的老師,是讓學生知道他們自己是自己的最好的老師。亦即,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怎樣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小學體育教師要解放思想,給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學生主體參與,師生互動合作,開拓創(chuàng)新,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不斷探求。
[1]羅希堯,王伯英.《學校體育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史根東主編.《主體教育概論》,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3]倪傳榮.《主體創(chuàng)造發(fā)展-中學JIP實驗在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張?zhí)鞂?《基礎教育新概念-主體性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5]張文菁.《主體參與是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學刊》1999年第二期.
[6]裴娣娜.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學科教育》,200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