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不管是在現(xiàn)在還是在過去,寫愛情的詩歌數(shù)不勝數(shù),本文就簡單從詩歌的表達內(nèi)容及表達愛情的方式等幾個方面來剖析中西愛情詩歌的幾個不同點,從而更好的了解詩歌。
關(guān)鍵詞:中西詩歌, 比較,方式,內(nèi)容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09)-13-0000-02
愛情,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藝作品的永恒主題。古今中外人們對愛情都懷有共同的心理與追求,這就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人民都能彼此欣賞有關(guān)愛情主題的文藝作品的基礎。 不過,同時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中國和西方卻是大異其趣的。對中西方愛情的情趣及其成因作一番比較分析是很有興味的。 一般地說,中國的愛情詩和西方的愛情詩的不同情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西方的愛情詩一般與表現(xiàn)人倫融合在一起,寫人倫往往也以戀愛為中心。中國的愛情與人倫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如果說西方始終重視男女的愛情,而中國的詩則更偏重于人倫。中國詩中表現(xiàn)親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誼的內(nèi)容幾乎與愛情占有同等地位。如《靜女》、《溱洧》,屈原的《湘夫人》、 《山鬼》,李商隱的《無題》,但就某一個具體作家來說,則真正以大量愛情詩著稱的則很少 。在西方詩人中如歌德與席勒、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濟慈和雪萊,魏爾蘭與蘭波諸人雖也以友誼著 ,而他們的集中敘友朋樂趣的詩卻極少。他們大量的寫男歡女謔、男女情愛,從戀愛中去寄托人生的哲理 ,去享受生活的無窮樂趣。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五十首《別離》,詩人宣稱他心甘情愿做他愛有的奴仆?!凹热皇悄闩`,我有什么可做,除了時時刻刻伺候你的心愿我毫無寶貴的時間可消磨,也無事可做,直到你有所驅(qū)遣?!贝笥袘賽壑辽系奈兜馈?/p>
第二:中西愛情詩表達的側(cè)重點不同。西方愛情詩多以追慕愛人 ,贊美愛情 ,勇敢追求愛情為主要內(nèi)容 ,中國愛情詩則著重表達與戀人的相思別恨 ,悲歡離合。因此 ,閨怨詩、送別詩、悼亡詩在中國愛情詩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如“自伯之東 ,首如飛蓬。豈無膏沐 ,誰適為容。”(《伯兮》)就是一首婦人思念征夫的詩;又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寫出了一對戀人分別時的依依不舍。反觀西詩,以勃郎寧夫人的十四行詩《我是怎樣地愛你?》為例:
我是怎樣地愛你 ? 訴不盡萬語千言:
我愛你的程度是那樣地高深和廣遠,
怡似我的靈魂曾飛到了九天和黃泉,
去探索人生的奧妙 ,和神靈的恩典。
無論是白晝還是夜晚 ,我愛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攝生食物不能間斷。
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白朗寧夫人不僅熱情謳歌了愛情,甚至毫不隱諱的表示她對白朗寧先生的愛勝過對上帝和宗教的愛,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英國教會才對這首詩一直持反對態(tài)度,也許因為這首詩曾引起過爭議和貶斥,所以這首詩才更加風靡世界和倍受歡迎。
第三:中西詩歌的另一個顯著不同點是,西詩熱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熱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諱;而中國古詩則委婉含蓄,哀婉朦朧,迂回曲折,欲語還休。當然中詩中強烈抒發(fā)情感的作品也有,如《詩經(jīng)》里的《君子于役》以及兩漢樂府的一些篇章,但整體說來是占少數(shù)的。先看兩首中詩: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李昌緒《春怨》)
這首詩反映了妻子懷念遠征的丈夫,但詩人并未一語道破,而是描寫客觀,寄托內(nèi)情,婉約曲折。對彼此的愛情不著一字,但思念之意盡在其中。
“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醉花陰》不點破情,而相思之苦卻躍然紙上。
下面讓我們再來讀兩首英國愛情詩:
Western wind, when will th勃郎寧夫人的十四行詩ou blow
Anonymous
Western wind, when will thou blow
The small rain down can rain?
Christ, if my love were in my arms
And I in my bed again!
這是一首英國較早的民謠(ballad),也可稱之為離情詩,言者盼望自己的愛人,猶如大地盼春風(西方的WesternWind相當于我們東方的春風),萬物盼春雨(前兩行);他(她)如饑如渴地盼望自己的愛人回到自己的懷抱(”inmyarms”),回到自己的“床頭”(“inmybedagain”)比起中國那些含蓄的愛情詩來,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思是何等的明白而直率!
再看一首英國詩人彭斯(Robert Burns)的一首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A RED RED ROSE”(一朵紅紅的玫瑰)。
啊,我的愛人象一朵紅紅的玫瑰,
它在六月里初開;
啊,我的愛人象一支樂曲,
它美妙地演奏起來。
你是那么漂亮,美麗的姑娘,
我愛你那么深切,
我會一直愛你,親愛的,
一直到四海枯竭。
一直到四海枯竭,親愛的,
到太陽把巖石燒化,
我會一直愛你的,親愛的,
只要生命之源不絕。
再見吧,我唯一的愛人。
讓我和你小別片刻,
我會回來的,親愛的,
即使我們?nèi)f里相隔。
他的感情奔放、炙烈,袒露的愛的表達讓每一位讀者立刻感受到靈魂的震撼。人們不需揣摩就可領(lǐng)會他的意思,他的情感是明朗的,一瀉無余。
第四:西方的愛情詩往往不屑于自然的烘托,而中國的愛情詩則常常與自然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托物起興,融情于景。如《詩經(jīng).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币痪渚碗p雙取悅于“河之洲”,來與青年男女之情。又如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言辭歸雁南翔?!鼻餁馇鍥觯菽究菸?,燕歸雁翔,君在他鄉(xiāng),其思君盼歸之心,不言而喻,盡在辭中。再如李商隱的《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迸c中詩的委婉曲折,通過外在環(huán)境或具體、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寫去激發(fā)讀者的想象不同,西方詩人們注重主觀抒情, 常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直接進行內(nèi)心告白。如拜倫的《雅典的少女》一詩中開頭第一句就是“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 馬洛的《牧羊人》的開頭“來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愛人”; 還有勃朗寧夫人的《我是怎樣地愛你》的開頭:“我是怎樣地愛你?訴不盡萬語千言。”……等等。
第五:愛情是個誘人的主題,美輪美奐的愛情詩令人目不暇接,常叫人如醉如癡,物我兩忘,我們在絢麗多姿的中西愛情詩中探幽攬勝時,常常有這樣的感受,中國詩作者男性假托女性之口寫詩的甚多。如: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督嚿蠌埳喜俊?朱慶馀)
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買卜人。《望夫詞》(施肩吾)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堕|怨》(無名氏)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月夜》(杜甫)
在中國,夫妻、夫婦、子女、男男女女等詞序表明男先女后的原則不可顛倒,過去出嫁的女子要在姓氏之前冠以夫姓;在漢語中,不少壞字眼,也多以“女”字作偏旁部首,如:嫉妒、奸淫等等。可見,女子地位低下。同時文人騷客十分看重功名事業(yè),追求“立功、立法、立言”之三不朽。擇偶得命于父母媒妁之言,嫁后須“主中饋”“奉箕帚”,婦女受教育的條件很差很少,“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就必然導致女性詩人的甚少。再加上男司外,女司內(nèi)的分工,婦在家則“入廚下”,夫在外則“寄寒衣”,因而婦女一般內(nèi)心痛苦,這個內(nèi)心痛苦復雜情感的領(lǐng)域,自然為男性詩人所發(fā)覺,所利用。因此,中國愛情詩詩人常假托女子之口,來唱對男子,丈夫的恩愛情深,抒寫遠離的相思情苦,渲泄被遺棄的怨和恨。在西方,宗教色彩濃烈,加上又受中世紀騎士精神的影響。婦女地位比之于中國要高得多。比如在古代希臘傳說中,人類本是一種四手四腳,圓腦袋,兩張面孔的球狀生物。萬神之王宙斯害怕人類的力量過于強大,危及自已在奧林匹斯山上的君權(quán)統(tǒng)治,便舉起雷電,手杖,將人類一劈為二,但分開的一半?yún)s拼命撲向另一半,想重新融合在一起,這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愛情,因此西方男子傳統(tǒng)稱自已的妻子為“我那更好的一半”故而,女子的個性理想、智慧、才干,以至學識,常是男子景慕的對象,這樣,就使得西方愛情詩多是男性對女性的仰慕,如本瓊生的《致西利婭》。
以上重點探討了中西愛情詩不同的幾個方面,但這些不同點并非是絕對的。我讀英國詩常常聯(lián)想到中國詩;讀中國詩又常常想到英國詩。這種聯(lián)想反映了文化的溝通,情感的溝通。正因為有這種溝通,我們才能彼此欣賞異國的詩歌。我們是中國讀者,了解中西愛情詩的異同,就能更好欣賞西方愛情詩,提高我們的鑒別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而更好地豐富與發(fā)展我們民族的詩歌藝術(shù)。
參考文獻
[1]周汝昌等 唐宋詞鑒賞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陳學斌 ,劉 彤.中西愛情詩之詩學差異及成因 [J ].贛南師范學院外語學院 ,2006.
[3]馮國忠 淺談中西古典愛情詩的不同 國外文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