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
先是輪胎,再是無縫鋼管,一方面是政治家們的冠冕堂皇,另一方面則是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不斷揮舞;先是美國,再是歐盟,你方唱罷我登場,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甚囂塵上。
因為自身經濟危機的制肘,靠轉嫁危機維持總統(tǒng)支持率,維持政黨的地位,挽救經濟于不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容忍的是,打破他們自己制定的WTO規(guī)則,對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實施貿易壁壘,在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今天,其所作所為與當年的侵略擴張在本質上何異?
以輪胎為例,這種高污染產品是他們拿到中國來生產,我們第一要為他們的品牌買單,第二要為這種“三高”生產帶來的副作用承擔環(huán)保費用,第三是當人家覺得不合算的時候關上國門,不許產品入關。這種強盜邏輯的背后,是何等丑陋的本性?
落后就要挨打,但發(fā)展則是時代的主流。就在發(fā)達國家危機四伏的當下,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體現出整個世界重建理性結構和新的經濟與政治秩序的時代潮流,不僅國民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令人刮目相看,而且以更積極的國際作為成為新的大國擔當。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不管前進的道路如何艱難,但是重返國際社會、參與自由競爭、發(fā)展國際貿易的信心決不動搖。這是因為,無論貿易保護主義怎樣重新抬頭,建立國際新型經濟、金融與貿易秩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先是金融海嘯,再是經濟低迷,最后則把貿易保護主義作為救命稻草,美國人抽的是下下簽,做的是下作事,從長遠上看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穿越壁壘——中國人已經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是簡單的道義譴責,不是一般的貿易戰(zhàn)爭,不是無奈的被動應付,而是我們具有自力更生傳統(tǒng)之上的主動應變能力。
穿越,不是超越,不是跳躍,也不是跨越。所謂穿越,一是要身在其中。背負、承擔甚至要做出必要的犧牲。一個剛剛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大國,勢必要付出成長的代價。二是要高瞻遠矚。物美價廉,這是人類史發(fā)展以來就有的貿易鐵律,“中國制造”能夠暢銷全球,就是這個鐵律在今天的佐證。三是要和他們玩太極,在制裁與反制裁中運斤成風,在保護與反保護中“夫唯不爭”,在壁壘森嚴中“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在穿越貿易壁壘時“治大國若烹小鮮”,以我們得天獨厚的大國文化“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產業(yè)升級和經濟轉型,這是無論面對困境還是順境時都必須要做的根本性大事。只不過,當全球金融危機來襲、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們更看到了它的迫切性,從而更堅定了“中國創(chuàng)造”的信念。
作為信念之都和信仰王國,中國人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觀念,使我們穿越過鴉片戰(zhàn)爭、八年抗戰(zhàn)、抗美援朝那曾經的漫漫征程,也使我們穿越了帝國主義封鎖,在沒有外援、自強不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僅建立了強大的國民經濟體系,而且創(chuàng)造出以原子彈和航天科技為代表的偉大成就,還使我們穿越了“左”的誤區(qū),信心倍增、沉著冷靜地將改革開放的旗幟迎風飄揚。
穿越壁壘,以全球視角看出峰回路轉,靠大國智慧拿出解決方案,以發(fā)展反保護,以動制動,以柔克剛,則戰(zhàn)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