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志勇 黃欠蘭
初中語文教學中往往存在耗時費力、教師疲乏、學生厭學的問題。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葉圣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笔堑?這是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技巧,讓他們把握方法,主動學習,提高效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進行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點嘗試: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趣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語文學法指導的要點,是學好語文的動力。在教學中,可以經常滲透一些自學成才的名人事例,也可以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愛好入手,多讓學生帶著題目進行野外“采風”,實物“寫生”及時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確實把學生帶入情境。通過體察情境,使其有所感。情動則思涌,興趣愛好就會不斷增強,這樣學語文的興趣自然就激發(fā)起來了。
二、教給學生“讀”的方法。在單元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要求確定精讀、略讀內容。對于典范文章和出色段落,必須精讀、品讀。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容易入情入境,將自身的情感置于其中,隨著作者的情感起伏,喜作者所喜,哀作者所哀,這就有助于更好理解課文內容,加之動筆圈點、勾畫,體會語句含義,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寫作意圖更有幫助。
三、教給學生正確理解詞義、分析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如我教《白楊禮贊》一課時,教會學生抓住四個排比句,一步步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從而能幫助學生深刻、全面地分析理解課文的主旨。
四、教給學生質疑解難的方法。有道是“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人進”。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教《孔乙己》一課時,我讓學生大膽地提出“孔乙己為什么要留著長指甲?”“一群孩子為什么要哄笑?”等一類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讀后在小組里展開討論,從中發(fā)現“真金”。但不要糾纏在無價值的問題上,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
五、教給學生賞析文章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鑒賞能力。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時代背景,從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去思考。如在教學詩詞賞析時,先讓學生對作品反復朗讀,在讀中去感悟和閉目遐想,然后把自己心中的再造意象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形成“讀、悟、品”的讀詞學習方法。
總之,要讓學生有方法學習語文,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滋味,以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qū)下村中學)
□責任編輯: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