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晶 陳國安
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技能,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來,各地中考越來越重視對英語書面表達的測試,不僅提高了寫作的分值,而且寫作也從控制性或半控制性過渡到較靈活的自由創(chuàng)作。然而,從目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來看,效果不夠理想。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認真分析了初中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常見錯誤,并提出了相關教學策略。
一、初中學生書面表達誤區(qū)分析
初中學生寫作中常見的錯誤主要表現在:
1.審題不清。有些學生不認真審題,寫作時沒能扣緊主題,故而造成離題、偏題。
2.文體不對?,F行英語教材取材廣泛,一些學生忽視了各種體裁的寫作特點,從而導致文章體裁格式不正確。如:將寫信的日期寫在信末;寫請假條不署名等。
3.邏輯紊亂。有的學生在寫作之前沒有明晰思路,沒能想好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些內容應該詳寫,哪些內容應該略寫,而是一邊寫一邊構思,東拉西扯,寫不到點子上,從而導致整個文章邏輯不清,層次感不強,整篇文章不知所云。
4.語法誤用。由于基礎語法比較薄弱,多數同學作文中在語法上有較大問題,如:時態(tài)錯誤、主謂不一致、詞法搭配不當等在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
5.要點不全。有些學生未能逐字讀清要求,列出要點。文章完成后,沒有認真核查要點是否全部表達出來,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6.缺少銜接。有些學生由于不清楚如何組織語篇,不注意運用邏輯線索,結構比較松散,整篇文章只是簡單句的堆砌,句子之間沒有添加適當的連接詞來銜接,使句子之間和文段之間缺乏必要的過渡和連貫,讀起來不夠連貫,影響了信息的傳遞和表達的效果。
7.中式英語。由于受母語思維的影響, 再加上語言的基本功不扎實,對英語的基本句型掌握不熟練,寫作時一些學生不能順利地用英語思維,病句較多,經常出現像“In China have different places of interest.”等中式英語,不倫不類,令人費解。
8.拼寫錯誤。由于部分學生平時不注意記憶單詞,自身詞匯量少,所以在文章中單詞拼寫錯誤占一定的比例,常出現如:September 寫為Septber,because 寫為beacause等拼寫錯誤現象。
9.詞語贅用。有些同學寫作時心理負擔過重,惟恐所表達的意思不完整,語言不完美,于是就接二連三地使用一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結果破壞了句子的簡潔性,使文章組織不嚴密,內容模糊不清。
10.搭配不當。詞匯之間的搭配基本上是約定俗成的,部分學生對詞匯間的習慣搭配記憶不清,文中常出現亂搭配現象。如:表示“在字典中查單詞”,卻寫成look up a dictionary;形容男子漂亮時, 誤用了beautiful或pretty等。
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
第一步:夯實基礎,循序漸進
不要一開始就對學生強調寫作很難,這會讓學生從心理上豎起一道壁壘;也不要一開始就讓學生寫復雜的文章,令學生對英語寫作望而卻步。我們首先要抓好寫作基本功的訓練:
1.造句
模仿造句(課本例句),連詞成句,自由造句,中譯英(訓練句子成分的完整性)。造句是訓練寫作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一種形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英語思維的基本途徑。教師要讓學生熟悉英語的五個基本句型,盡量讓學生了解英語句型與中文表達之間的主要區(qū)別:例如:漢語里沒有動詞的時態(tài)變化,英語每個句子中的動詞都必須有一套時態(tài)的“衣服”;中英文間冠詞的用法區(qū)別等。這個階段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對學生及時改錯,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地道的英語思維和規(guī)范的英語表達,為寫出整體規(guī)范的英語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2.句型轉換
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積累多種句型,并且指導學生各種句型的應用特點,以避免學生在寫作時只是機械地堆砌句型。
3.連句成文
一篇好的英語作文標準之一就是能夠運用比較貼切的連詞將句子有機地連接起來,使文章句子流暢,意思連貫,邏輯合理,層次分明。在初二時,給學生一些單詞,讓他們組成一篇意思連貫、語法正確、符合邏輯、表達符合英語習慣的文章。或采用五句連說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一組六人,一人一句,組里派一人進行匯報,五句話要意思連慣。如:I went shopping with my parents yesterday. My mother wanted to buy a hand bag for herself.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bags. She chose a brown one. She spent 30 yuan on it. 到初三,學生所學內容較多,這時開始培訓學生靈活寫作。每節(jié)課前給學生三個單詞,讓他們用三個單詞組成一段意思連貫、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短文。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4.專題訓練
了解各種體裁,進行專題訓練:教師應把文章的各種體裁給學生詳細加以講授,并針對各種體裁階段性地進行相應的寫作練習。這樣可進一步夯實基礎,強化效果。
第二步:立足課堂,用好教材
課堂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通過精心實施寫作系統(tǒng)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1.師生問答
問和答是師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的常見形式,教師通過提問來檢查了解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來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語言思維的成形和發(fā)展。我們可通過有針對性的師生問答來訓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如:學生初學英語時,教師可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像:(1)T. Whats your name?S. My name is Lilei. (2)T. How old are you?S. Im twelve.(3)T. What school are you in?S. Im in Yucai Middle School. (4)T. What class are you in?S. Im in Class 3 Grade 1.等等。先讓學生口頭回答,然后將這些問題的答案連接起來,讓學生口述。告訴學生這些連綴起來的句子就是一篇小短文。學生初嘗成功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激發(fā)了寫作興趣。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提問也應不斷推陳出新。除了以時態(tài)提問之外,還對對話、課文進行問答練習。先口頭回答,回答時要用完整的句子,然后連成一篇文章,再筆頭寫出。通過由淺入深的訓練,既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也訓練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2.看圖寫話
現行教材提供了很多組圖,它們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看圖寫話是練習書面表達簡單有效的形式。經??磮D寫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運用英語進行思考、表達的能力。具體做法是: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弄清圖畫中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不同時段的情況,確定寫作的主體時態(tài)。在對畫面內容成竹在胸時,先集體口頭練,再個別口頭說,最后方可動筆寫。訓練時,要求學生先看,并提問他們在畫面里看到了什么,即學生對畫面的感性認識,然后讓學生看圖說話。剛開始時是看到什么,聯想到什么都可以說,說得越多越好,盡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但隨著學習深度廣度的增加,老師應適當點撥,要按一定的順序或步驟來敘寫圖畫內容,并且選用自己熟悉的詞匯、句型來表達。
3.范文引路
對于教材中的寫作模塊,不少教師把它視為對話與閱讀的附屬部分,大講其中語言點,而忽視了學生寫作中謀篇布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寫作練習常是一帶而過,布置為課后作業(yè),成了“蛇尾”。每次講完寫作模塊,我們都要求學生參考課本提供的范例,根據提示在規(guī)定時間內認真完成鞏固習作練習。作文完成后,我們要求部分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范文。宣讀范文的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大致的寫作思路,以免有的學生的描寫過分偏題,篇幅過長;也防止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感到“無話可寫”,三言兩語“打發(fā)”了事,達不到預定的寫作訓練的目的。范文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和語言習慣上給學生樹立榜樣,學生在經過一陣緊張的思維與寫作后,聽到一篇比較規(guī)范的文章,比較一下自己的作業(yè),可以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案的準確度,找出差距,糾正問題。
4.改寫縮寫
改寫,即對文章材料的文體、式樣、句式等進行改編的一種訓練方式。是學生對語言材料吸收存儲內化整理后,根據理解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復述。長期堅持進行課文改寫,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作文思維能力都將得到明顯提高。
縮寫,即在課文學過后要求學生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緊扣文章的中心,找出線索,抓住文中每段的主題句、關鍵詞語、重點短語及重點句型,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對課文進行濃縮。這也是輔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概括總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第三步:點撥技巧,提高實效
有些學生盡管有豐富的材料積累,有強烈的寫作欲望卻無法表達或詞不達意。這就要求我們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點撥,如:在寫作之前要仔細審題,考慮題目、題材、格式和情景,弄清要求表達的要點和關鍵詞,要列出提綱,緊扣題目展開思路,然后考慮要使用的單詞、詞組及句型。還要定好人稱、定好時態(tài)、定好關鍵詞語。在寫作中,書寫要規(guī)范、整潔,最好用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句,注意母語與英語表達方式上的差別,切忌根據母語隨意翻譯英語,一時想不出來的詞、詞組或句型可盡量找同義詞、近義詞或同義句型來代替,能用簡單句表達就用簡單句表達,少用復合句,避免造成錯誤。還要準確運用語法知識,拼寫單詞要正確。寫作之后,要通讀全文,并且從內容到文字,從語法到書寫全方位進行反復審讀,細心檢查。檢查是否切題、格式是否正確、情景條件是否包括在內,并做到語言簡練、準確,還要檢查各種語法錯誤,如單詞拼寫、復數形式、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主謂一致、句型結構、詞的配搭、日期、地址的順序等等。
第四步:嚴格要求,形成習慣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它是寫作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是寫好作文的必備基礎。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一般包括以下幾個:1.觀察生活,積累材料的習慣。2.審題構思,梳理要點的習慣。3.自我修改,精益求精的習慣。4.優(yōu)化言語,準確表達的習慣。5.整潔美觀,認真書寫的習慣等。習慣的培養(yǎng)是長期的,艱巨的,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抓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一要靠嚴格要求,二要長期堅持,三要經常督促。只要我們把正確的寫作指導思想和規(guī)范的寫作要求貫穿到寫作實踐的全過程中,形成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寫作態(tài)度和寫作行為,自覺地練,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必有成效。
第五步:恰當評價,保持興趣
教師及時的批改和鼓勵性的評語,對于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寫作課上運用多媒體投影,有針對性的抽取差、中、優(yōu)生的作文進行集體批改,根據他們不同的水平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給出建設性評語。對寫得好的要嚴格要求,要“玉中指瑕”,指出其某一方面的不足,以防其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對寫得差的不可全刪大改,要“沙中淘金”,哪怕只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才能讓那些差生有機會得到鼓勵,看到希望。在課后的批閱中,我們認真記錄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和典型錯誤,及時帶到課堂,師生共同講評和補漏,然后要求學生再次修改作文,達到主題清晰,句子連貫,層次分明,合乎邏輯。
第六步:創(chuàng)設平臺,促進發(fā)展
中學生一般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欲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種表現欲,積極創(chuàng)設讓學生得以充分表現自我的平臺,滿足他們的表現欲,讓他們在獲得自我表現的成功喜悅時,激發(fā)出無限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為此,我們常讓學生走上講臺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常把學生的優(yōu)秀英語作文張貼在學校櫥窗以及班級學生作品等欄目供大家欣賞品析。每半月評選一次班級英語寫作之星,每月出一期學生優(yōu)秀英語習作???本班人手一份,其他每班一份),每半學期舉行一次校學生英語寫作競賽,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我們還通過“接對幫扶”、專題講座、印發(fā)講義等形式來幫助后進生提高發(fā)展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