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民
內容提要:清代科舉考試,在貴州推行中出現(xiàn)了一些與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實際相適應之變通與變革。從變通方面來看,這是務實官員努力之結果。它不僅使貴州士人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參與全國性的考試競爭,而且促進了貴州人才流動,擴大了這種制度文化在貴州的影響力。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有識之士在貴州走上了變革科舉考試的道路,使貴州考試步入了近代化的軌跡。
關鍵詞:貴州科舉考試變通與變革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J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09)04—74—77
在貴州考試史上,清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過去,雖有學者對清政府在貴州推行的照顧政策有所介紹,但很少論及科舉考試作為一種制度文化在貴州出現(xiàn)某種變通與變革的獨特內涵。筆者擬對此進行一些梳理,以較清晰地展現(xiàn)這種制度文化的變化軌跡。
一、貴州科舉考試的變通
順治十七年(1660)秋八月,清廷派正、副主考官黃敬璣和陳祚昌到貴州主持考試,從此,貴州正式實施清朝的科舉考試制度。實際操作中,清政府對于貴州科舉考試內容、方法,除按全國的統(tǒng)一規(guī)定執(zhí)行外,卻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變通。而這種變通是務實官員努力爭取之結果,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優(yōu)待邊陲士子之意。它不僅使貴州士人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參與全國性的考試競爭,而且促進了貴州人才流動,擴大了這種制度文化在貴州的影響力。
(一)歲科、鄉(xiāng)試、會試的變通
清代初期至雍正改土歸流前后,由于貴州省的行政區(qū)域變動較大,學制、學額的變化也比較復雜,一些與鄰省插花地區(qū)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時有變動。如原屬湖廣的平溪、清浪(今鎮(zhèn)遠縣青溪和玉屏縣)兩衛(wèi),因其地理位置插入貴州省內,原參加貴州鄉(xiāng)試、歲科兩試赴貴州思州府,后又改為鄉(xiāng)試赴湖廣,歲科兩試赴湖南靖州。后因到湖南路途遙遠,這兩衛(wèi)學子文化水平不如湖廣,考中者極少,以至兩科漸無人參加考試??滴醵吣?1688)應巡撫田雯的奏請,清廷決定這些地方的人仍參加貴州的鄉(xiāng)試和院試。這是針對考試地理位置所進行的調整。
清代鄉(xiāng)試實行分省定額錄取,數(shù)額根據(jù)各省的貢賦和人文情況而定,并隨各省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順治十七年,貴州省鄉(xiāng)試名額僅20名,為各省鄉(xiāng)試名額中最少者。康熙三十年(1691)春三月,河南道御史王承祜向清廷上《疏題貴州會試分卷事例》,指出會試分南、北、中卷,原為因地取才,但行之既久,勢不能均平。清廷采納其意見,同意貴州準與廣西以中右分卷,名額增為30人??滴跷迨?1711)二月,劉蔭樞又疏請增加貴州鄉(xiāng)試名額,稱“貴州人口日盛,鄉(xiāng)試僅中三十名,美不勝收,難以勸興多士。近科會試,貴州與廣西同編中右,而貴州中試三名,廣西只一名,是人文不下廣西,而鄉(xiāng)試額比廣西少十名,不無偏枯。懇請圣恩將貴州中額與廣西同為四十名,則邊方人士倍加鼓舞矣!”朝廷將此疏“下部議”后,同意貴州增加鄉(xiāng)試名額六名。雍正七年(1729)閏七月,禮部議復云貴廣西總督鄂爾泰的奏書稱:“貴州省原轄八府,四十州、縣,每科鄉(xiāng)試,額取文舉人三十六名、五經(jīng)二名、武舉二十名。近于四川、湖南省內將十三州、縣改隸貴州,赴試人數(shù)較多,加中文舉人六名,共四十二名;武舉三名,共二十三名。”此后名額更增至文舉四十五名、武舉三十三名。
會試時間,清初為二月。雍正五年(1727),由于春季閏月,“二月節(jié)候,天氣尚寒”,試改在三月進行。乾隆十年(1745),考慮到二月“天氣尚未和暖”和“各省俱須復試”等原因,將會試日期定在三月,遂為永制。會試分為三場,初九日為初場,十二日為二場,十五日為三場。后又因貴州地處邊遠,清政府從李端棻所議,同意給予來自貴州的考生坐驛馬進京趕考的便利。"時值選拔之年,士多寒峻,乃偕總督劉岳昭、巡撫岑毓英,合詞請援滇黔兩省舉人會試例,給火牌馳驛至京,得旨準如所請。嗣后滇黔優(yōu)貢拔貢赴京朝考,得給或是牌馳驛,實自端菜建議始?!?/p>
清政府還比較注意對文化落后的邊遠地區(qū)士人以照顧,在省內專門劃出名額,另編字號專門錄取這些地區(qū)的士人。各省鄉(xiāng)試中額是:貴州40名,山東69名,其中耳字號3名……各省副榜各視正榜,每舉人5名取中1名,但是增加的鄉(xiāng)試錄取名額中不能增加副榜名額。較分省定額錄取,這種在一省之中再定額錄取的辦法能將對待文化相對落后地區(qū)士人的優(yōu)待政策落到實處,體現(xiàn)朝廷“加惠邊陲士子至意”。正是任職于貴州的地方官務實和努力,貴州鄉(xiāng)試數(shù)額才不斷增多,參考者取得了一定應考便利。
(二)“明通榜”的推行
清代科舉考試在全國推行過程中,對邊遠省份實行了“明通榜”的政策傾斜。明通榜始創(chuàng)于雍正朝,而推行于乾隆朝,它是會試榜后再行公布的錄取榜。“明通榜的推行,恰逢清朝鼎盛時期,無疑是盛世的產(chǎn)物?!泵魍ò裰O,最初只針對云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會試的下第舉人。如雍正十一年諭:“云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舉人,赴京會試,郵程遙遠,非近省可比。朕意欲于落卷中,擇其文尚可觀、而人材可用者,添取數(shù)人,候旨錄用,以昭朕格外加恩之意。”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對這些邊遠省份讀書人的特殊照顧,以發(fā)展該地區(qū)的文化教育事業(yè)??滴跷迨辏F州巡撫劉蔭樞以“貴州人文日盛”,疏請增加貴州鄉(xiāng)試中額,并稱,如蒙圣恩,“則邊遠人士倍加鼓舞”。后經(jīng)部議,增加貴州鄉(xiāng)試中額六名。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都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題請增加云南、貴州、廣西三省會試中額,康熙帝“令趙申喬將所取三省備卷舉人,亦帶來考試”隨后又諭禮部等衙門:“朕先因此三省路遠人少,每至脫科,念邊陲窮士,跋涉山川,曾諭該部酌量增額,以示勸興,故今三省文風日盛,士子俱各勉肄業(yè),考試者漸多,但取中額數(shù)尚少,宜更加增,爾等會議具奏?!焙?,大學士九卿等會議具奏:“云南、貴州、廣西三省應各增進士一名?!贬槍呥h省份中額偏少的實際情況,康熙帝決定改變原來分南、北、中卷取中的辦法,同年四月,諭禮部等衙門:“近見直隸各省考取進士額數(shù),或一省偏多,一省偏少,皆因南北卷中未經(jīng)分別省份,故取中人數(shù)甚屬不均。今文教廣敷,士子皆鼓勵勤學,各省赴試之人倍多于昔。貧士自遠方跋涉,赴試至京,每限于額,多致遺漏,朕深為軫念。自今以后,考取進士,額數(shù)不必預定,俟天下會試之人齊集京師,著該部將各省應試到部人實數(shù),及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應考人數(shù)一并查明,豫行奏聞,朕計省之大小、人之多寡,按省酌定取中進士額數(shù)??既≈畷r,就本省卷內擇其佳者,照所定之數(shù)取中。如此,則偏多偏少之弊可除,而學優(yōu)真才不致遺漏矣?!倍Y部等衙門按照康熙帝的意見而提出“嗣后會試不必預定數(shù)額,亦不必編南北字號,并分官字號名色,請按省編號,印于卷面,以便分別取中”;“令知貢舉合算進場舉人實數(shù),臨期具題,恭請皇上酌量省份大小,人數(shù)多寡,定額取中”,禮部的意見經(jīng)康熙帝批準后,遂成定制。次年,以康熙帝六旬萬壽,特開恩科,“始分各省中額,自是遵行無改”。這是清政府對會試中額的一大改革,對邊遠的貴州等省是大有益處的,避免了以往每有脫科之省的現(xiàn)象再度出現(xiàn)。由于貴州距京師甚遠,因此赴京師參加會試的舉人要大大少于內地省份,故錄
取的數(shù)額有限,如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開始分省取中,該科共取中進士一百八十六名,其中貴州和廣西一樣,只有三名。隨著貴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鄉(xiāng)試中額的增加,會試中額也逐漸增加。至雍正八年,會試中額四百六十名,其中貴州十一名。但這種對邊遠省份采取的政策傾斜,在康乾盛世之后就難看到了。
(三)苗族科舉考試與“苗卷”的出現(xiàn)
清政府曾對苗族科舉考試實行了特殊的政策,并形成極具特色的“苗卷”、“新卷”。這是日趨僵化的科舉考試史上開出的“新芽”,它的實行反映了民族地區(qū)的教育現(xiàn)狀,也為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參與全國性的考試提供了機會。明代雖對少數(shù)民族的考試名額(學額)有一定照顧,但未形成制度。清代前期和中期,正式規(guī)定各級科舉考試(即各級官學的入學考試),在正式名額之外,另增加一定名額以照顧少數(shù)民族子弟,且對照顧的類別、原則、原因與提防假冒辦法等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
順治十六年(1695),題準貴州各屬大學進取苗生5名、中學3名、小學2名,均附各學肄業(yè),至出貢。現(xiàn)苗生新進尚少,令附大學者3年一貢,附中學者5年二貢,等入學人多另照開州學例3年兩貢。這是體現(xiàn)了對少數(shù)民族照顧的具體名額。但照顧也是有原則的,如順治十七年(1660),禮部議復貴州巡撫卞三元的奏疏說:“貴州苗民中,有文理稍通者,準送學道考試,擇其優(yōu)者取入附近府、州縣學肄業(yè),仍酌量補廩、出貢?!碧岢稣疹櫟脑瓌t:“擇優(yōu)錄取”,即必須通過考試選擇優(yōu)秀者而不是口頭推薦。康熙二十年(1681)云貴總督蔡毓榮奏:“土司世相承襲,不由選舉,罔識禮義。嗣后土司族屬子弟有通曉經(jīng)義,志圖上進者,請就郡邑一體應試?!笨滴醵?1683)又題準“貴州土官族屬子弟及土人應附于貴陽等府,三年一次考取25名,附于各府學習后解部查核。”康熙四十四年(1705)議準貴州苗民“以民籍應試,進額不必加增?!庇赫?1725),貴州學政王奕仁又向清政府上疏說:“黔人苗人子弟情愿讀書者,準其送入義學,一體訓誨,每遇歲科兩試,于該學進額外取進一名,以示鼓勵?!贝撕筮€多次議準各府、州、縣額外加取名額。為防止?jié)h族童生冒占少數(shù)民族名額,還規(guī)定由“漢廩生同苗生聯(lián)名保結,苗生五名保結,以杜漢童冒占?!焙笥謱ⅰ懊缤备姆Q“新童”,“苗卷”改稱“新卷”。乾隆四年(1739)開始,逐漸減少照顧名額,規(guī)定對“歸化未久之苗”,仍實行“加額進取”,其余歸化已久者,與漢童一起考試,照原額取進。
乾隆年間,貴州的社會比較安定,清政府對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教育考試政策發(fā)生了變化。乾隆十六年(1751),貴州布政使溫福條上《黔省應行更復各事宜》,內稱“苗地遍立社學,無知愚苗開其智巧,必將奸詐百出”,因此建議將已辦的社學和義學“徐行裁汰”,并取消官學學額和科舉考試對少數(shù)民族的特殊照顧。同年,清廷議準,“查貴州苗疆設立義學,原期化其獷野,漸知禮義,以昭圣朝聲教”,但少數(shù)民族識字后,“以之習小說邪書,則甚易啟奸匪之心,難取化導之效”,因此規(guī)定:應將苗疆所設各社師已滿三年者均以無成淘汰,未滿三年者屆期亦以無成發(fā)回,漸次裁撤。歲科兩試仍與漢童一起合考。取消“加額進取”的規(guī)定后,表面上看,“苗童”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但因苗、漢之間存在的實際差距,苗童被錄取的機會極少。
二、貴州科舉考試的變革
科舉考試盡管錄取者人數(shù)很少,但卻具有很大的社會動員力量,上自權力架構,下至民間社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科舉制度的輻射影響。但是,隨著清政府的高度集權,考試制度臻于完備,科舉考試走向了模式化,弊端亦多。最為后人詬病者,莫過于當時所考內容空洞、毫無實用價值之八股文、試帖詩。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有識之士在貴州走上了變革科舉考試的道路,使貴州考試步人了近代化的軌跡。
清代中晚期,有識之士認識到,必須通過破格選拔人才來緩解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統(tǒng)治危機,紛紛主張改革科舉制度。貴州學政嚴修奏開經(jīng)濟特科,為科舉考試增添了新內容和新形式,開了改革科舉制度的先聲。嚴修提倡的考試不論資格,名額不受限制,基本內容接近了西方,開啟了貴州科舉考試的新局面。光緒二十年(1894),嚴修以翰林院編修出任貴州學政。為了革除空疏腐敗的學風,光緒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嚴修就對科舉考試進行過一些改革,如所出考試題目除規(guī)定的八股試題外,還結合時事出了《學者不可不通時務論》(石阡府生題),《論洋務》、《戒吸洋藥(鴉片)說》(銅仁府題),《論西學之用與用之法》、《大變則大益小變則小益論》(貴陽府題)等題;考試內容增加了算學一科;他認為評價選拔人才不僅要求“通經(jīng)史”,還把是否“知時務”、“熟悉洋務”作為條件之一。嚴修從貴州離任前,曾向朝廷上《奏請設經(jīng)濟特科折》,指出科舉制度的弊病,建議清政府改革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仿照博學宏詞科實行經(jīng)濟??迫∈恐贫龋x拔“或周知天下郡國利病,或熟諳中外交涉事件,或算學律學,擅絕專門,或格致制造,能創(chuàng)新新法,或堪游歷之選,或工測繪之長”,即凡在政治、經(jīng)濟、外交、算學、格致、制造等方面有專長的人才,都可以保送參加考試,名額不受限制,錄用不拘資格,凡錄用者以進士出身授予官職。這種考試內容的大變革,完全打破了原來內容單一的格局。這一建議得到維新派人士的一致贊賞,被稱為“戊戌變法的先聲”、“維新運動的原點”。光緒二十四年(1898)元月,光緒帝曾下詔在全國推行。維新變法失敗后,經(jīng)濟特科雖被取消,但其影響依然存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又曾開經(jīng)濟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