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平
學生的作業(yè)是反饋教師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但長期以來。教師在作業(yè)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的訓練。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數學作業(yè)的布置。要以學生為本,不僅服務于基礎知識的鞏固,更旨在發(fā)展學生。我們要重視數學作業(yè)的設計,設計多彩作業(yè),彰顯人文情懷,讓不一樣的數學作業(yè)同樣精彩。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yè)中升華,技能在作業(yè)中形成,思維在作業(yè)中發(fā)展,讓作業(yè)成為孩子們鞏固知識、敢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的園地。成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的橋梁。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y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熱情者
1情境式作業(yè)
學生對于內容枯燥、形式單調的作業(yè)感到乏味,因此,我們可以給一些枯燥的作業(yè)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復習完“計量單位”的知識后可以設計這樣一道以“小明的一天”為情境的填空題:今天早上7(),小明從2()長的床上起來,用了10()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臉,吃了大約200()的早飯。就背起2()重的書包,飛快地向400()以外的學校跑去。路上碰上了體重55()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學校。
放學后,小明一回到家,馬上拿出1()長的鋼筆和1()厚的練習本做起了作業(yè)。晚上6()動畫片開始了,看了大約半()。吃完晚飯后,復習了—會兒功課,就上床睡覺了。
將枯燥的“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的題目改為富有情境式的作業(y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2繪畫式作業(yè)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苯Y合教學內容特點,設計一些繪畫式作業(yè),用繪畫的方式鞏固、應用所學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在學完《認識圖形》、《軸對稱圖形》這樣的課后。布置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些相關的圖案,讓學生鞏固知識,發(fā)揮創(chuàng)意,體驗數學的趣味。
3游戲式作業(yè)
游戲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將所學的知識蘊含于游戲中,可以提高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如教完乘法口訣后,可以設計“對口令”的游戲。也可以編排口訣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玩。又如教完“可能性”這一課后,可以設計如“猜球”、“猜硬幣”等游戲作業(yè),課后相互之間玩一玩。學生在玩中學習。學習中體驗知識的魅力以及成功的喜悅。
二、設計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探索者
1課題式作業(yè)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梢砸浴靶≌n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后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例如,教完《長方體的表面積》后,可以布置小課題“有趣的包裝”,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把研究的過程、結果、問題記錄下來作集體交流。這樣的作業(yè)不但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調查式作業(yè)
所謂調查式作業(yè)。主要指通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提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性的方案或作業(yè)。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挖掘能引發(fā)學生去調查、實踐的材料,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這些調查實踐的東西寫下來??梢蕴岣邔W生的學習興趣,訓練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體現數學的生命活力。
例如,在學完《統(tǒng)計》后,可以讓學生到家庭生活中去統(tǒng)計家里一月的開支情況和家長的收入情況。又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之前,布置學生去調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然后再到課堂上來交流。
調查式的實踐作業(yè)使學生求真、求實,回歸生活的“大課堂”,經過自己的調查研究、計算比較,分析概括,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應用知識的能力。
3操作式作業(yè)
小學生的思維往往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還不具備完全依靠推理等純抽象的方法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習一些抽象的規(guī)律性的數學知識,教師應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動。比如在教學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后,讓學生動手量一量紅領巾的長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積。再如通過學生實驗操作,明白長方體水槽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在這樣的操作中除了起到豐富學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發(fā)現規(guī)律性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的現象、實物、數據,并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或計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y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1超市式作業(yè)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種種誘因中,成就動機則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種。為此,精心設計布置“超市式”作業(yè),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自主選擇。給學生作業(yè)的“彈性權”,實現“人人能練習、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層次學生都得到訓練、發(fā)展。
如學習了“時、分、秒”后,設計一種三星級的作業(yè)。一星級基本題:王師傅每分鐘做8個零件,5分鐘做了多少個零件?以鞏固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形成的基本技能。二星級綜合題:小林媽媽從家到單位要用40分鐘,8:0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時候要離開?強化新舊知識的綜合運用。三星級發(fā)展題:小明從底樓走到三樓要用12秒,這樣走到四樓共要用多少秒?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有選擇的去做,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從而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
2多味式作業(yè)
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些具有不同解決方式和結果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如在學習“小數乘法”后,可提供給學生某花店的鮮花價格表(略),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相關信息進行提問,并自行解答。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y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1自編式作業(yè)
傳統(tǒng)教學中,都是教師設計好習題讓學生完成,學生被動應付,主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多彩的個性無法得到展示。事實證明。學生對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習題更感興趣,練習也更投入、主動。從學生自己的需要出發(fā),讓學生當一回作業(yè)的“導演”,自己設計作業(yè),參與作業(yè)的評價,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其學習主人翁的精神。如學習了“分數應用題”后,我讓學生自編3道互相聯系的分數應用題,當學生完成這3道題時,對于分數應用題的三種基本數量關系也已熟練掌握,那種創(chuàng)造者的喜悅更是溢于言表。形式多樣,充滿個性的數學作業(yè),給學生帶來的不再是“題海”大戰(zhàn)后的疲倦、厭煩,而是創(chuàng)造發(fā)現之余的成功喜悅。學生在設計作業(yè)過程中敢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同時也使學生的個性在享受作業(yè)帶來的快樂中得到了發(fā)展。
2探究式作業(yè)
數學教學得法于課內,應用于課外。要實現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就必須讓學生走出數學小課堂,置身生活大課堂,通過完成探究性作業(yè),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筆者布置了一道探究性作業(yè):生活中許多物體都是圓形的,如碗口、下水道井蓋等等,你知道這些物體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嗎?學生通過搜集、整理、計算、分析,得出許多有趣的結論:圓形物體比較美觀;在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井蓋做成圓形的不容易從井口掉下去……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獲得了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多維發(fā)展。
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在進行作業(yè)方式的改革中,我們要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打破課內與課外、生活與數學、數學與其它學科的界限,做個有心人,彰顯人文情懷,設計形式多樣、內容新穎、體現個性化生活化的多彩作業(yè),引導學生用眼擊發(fā)現,用手去創(chuàng)造、用腦去思索、用心去體會,你將會發(fā)現孩子們筆端流出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符號,而是智慧、個性與快樂。
(責任編輯: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