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亞兵
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fā)展智力,形成態(tài)度和相應的品質??梢哉f,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應該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從走近文本到一步步深入文本,老師、學生、文本、作者之間展開心靈的對話。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課堂始終充滿了生命活力,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
通過對多位老師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筆者認為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應該具備如下的元素。
一、情趣: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渲染
情趣教學。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成功的語文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情趣。高效的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
我們來看看特級教師王崧舟執(zhí)教《小珊迪》一課時的導入教學片斷。
師: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在德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在獲得博士學位后決定留德發(fā)展。他找到第一家公司,沒被錄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絕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沒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憑我的學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那家小公司也拒絕了他……同學們想一想,他為什么會被拒絕?
師:你們的想法都有道理。那個留學生憤怒地問那個老板:“我一個博士難道進你這個小公司干還不夠格嗎?你們憑什么這樣對待我?”那個老板說:“對不起,先生,我們從網上資料中查到你在德國乘公交車時逃過三次票,一個因為蠅頭小利而不講誠信的人,怎么可能讓人信任呢?”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問題?
師:那么就讓我們去問問小珊迪,從他那里找找答案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播本領,而且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鄙险n伊始,學生們尚未真正進入狀態(tài)。王老師就用一個中國留學生在德國尋找工作而屢屢遭拒的真實的故事來引導學生探究其原因,作為激發(fā)學生閱讀期待的“起點”。學生們興味盎然,踴躍猜想,但王老師并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他們讀課文,從文章中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導入可謂輕輕松松,水到渠成,學生在王老師的引領下自然、愉悅地跨入了語文學習的殿堂,而且自始至終都沉浸在探究的興奮之中。
二、提問:語文課堂教學思維的催化
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語文課堂提問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聯(lián)系課文重點,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對所提出的問題得出結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獲得知識,發(fā)展智力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要力求精當,還要緊扣文脈,緊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體到部分,先提出一兩個大問題,再按重點詞、句、段設計若干小問題,來說明大問題;也可以由部分到整體,根據重點詞、句、段先設計若干小問題,再提出總結性的大問題,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將兩種方法有機結合,構成整體——部分一整體。
師:為什么阿炳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反而聽到的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阿炳的師父說錯了,還是阿炳沒有長大?拿起筆,到課文中去找找關鍵詞句。
生:(迅速默讀課文,潛心會文,勾畫關鍵詞句)
師:你從課文中找到了什么關鍵詞句?
生:我找到“度日如年”。
師:你看到過賣藝的嗎?當時情景是怎樣的?
生1:我看到車站那兒有一對夫婦,都是盲人,男的拉二胡,女的在唱歌。
生2:我看到過耍猴的。
生3:我看到過表演武術的。
師:阿炳又是怎樣掙錢度日的呢?請大家展開想象。
(播放《二泉映月》,大屏幕顯示:場景一: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雙目失明的阿炳……
場景二: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雙目失明的阿炳……
場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燒到39、40度,嘴唇青紫,渾身發(fā)抖,雙目失明的阿炳……)
選擇一個畫面,想象一下,寫下來。
(《二泉映月》凄苦悲涼的旋律回蕩在禮堂里,所有人都沉浸其間,默默想象,有學生間或喃喃自語。指名3人交流)
師:凄慘的琴聲傳遍了大街小巷!阿炳坐在二泉邊,他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卻聽到了——漸漸的……
生:(齊)漸漸的,漸漸的……
[從這個教學片斷可以看出,孫雙金老師真不愧是課堂提問的高手?!盀槭裁窗⒈]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反而聽到的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阿炳的師父說錯了,還是阿炳沒有長大?拿起筆,到課文中去找找關鍵詞句?!边@一個問題抓住了文章的重點,猶如一顆石子投向平靜的水面,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引發(fā)了學生思考的熱情。接著,孫老師又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體會“賣藝度日”的辛酸苦辣。結合多媒體“嚴寒、酷暑、疾病”三個場景,不禁使人潸然淚下。阿炳鮮活的形象至此躍然紙上,使學生們感受到阿炳生命的悲涼。似乎聽到了他那哀怨、凄絕、聲聲扣人心扉的琴聲。這時。孫老師已經完全把學生們帶進了阿炳的悲慘世界里,輕松地幫助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氛圍中來。給教學雙方留下適當?shù)暮献鹘涣鞯臅r間和空間。從而使整個語文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評點:語文課堂教學契機的再生
葉瀾教授說: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生發(fā)展的過程。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及時“抓彩”,隨機捕捉學生的疑問、想法、創(chuàng)見等精彩瞬間,充分利用生成性資源,通過評點把師生互動和探索引向縱深,使課堂再次產生新的思維碰撞和交鋒,從而再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拓展,有所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的不斷生成和發(fā)展。
讓我們一起走進特級教師周益民《半截蠟燭》結尾部分的教學現(xiàn)場,領略他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教學藝術。
師: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
師:有不同的觀點嗎?
(學生開始沉思)
生:我認為杰克也有功勞。
生:還有母親呢!
師: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杰克、母親也功不可沒。同學們,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占有充分的根據。想想。根據在哪里?
生:在課文中。
(學生讀書、思考、討論,班級大組交流)
師:大家前后聯(lián)系起來思考,非常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想得更遠一點。
生:兩個孩子都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zhèn)靜呢?我想,那是在母親長期的影響下形成的。
生:再說,把情報藏在蠟燭里這個絕妙的主意本來
就是母親想出來的。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最后杰奎琳的靈活應變,后果不還是不堪設想嗎?能不能有一個恰當?shù)恼f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思考)
生: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做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到了關鍵作用。
生:情報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齊心協(xié)力的結果,小女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教者選取了學生關注的一個時話切入點:到底是誰挽救了情報站?此時的學生對課文內容相當熟悉。一個學生脫口而出“是小女兒杰奎琳”。這顯然不是一個全面的答案。周老師不急于糾正,而是鼓勵更多的學生發(fā)言。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學生們爭相發(fā)言,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觀點,引發(fā)了認知沖突,新的課堂教學契機再生了。同老師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從課文中找尋根據。得出答案。一句“要說服對方,就必須占有充分的根據”既是鼓勵。又教給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深入思考和討論后的學生發(fā)言顯得越發(fā)成熟,越發(fā)嚴謹。此時的答案已是呼之欲出。周老師趁勢鼓勵,“大家聯(lián)系起來思考,非常好。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想得更遠一點?!痹谥芾蠋煓C智評點的引領下,學生的思維開始向“更深處漫溯”,回答精彩不斷。周老師再稍稍提示:“能不能有一個恰當?shù)恼f法,既提到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學生通過總結,得出“全家人都為保住情報站做出了貢獻。小女兒杰奎琳起了關鍵作用”的結論。整個教學過程精彩又充滿智慧。]
四、練習: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鋪陳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方面許多項目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yǎng)成習慣,才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技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由此可見,要想達到提高語文素質的目的,合理巧妙地設計課堂練習顯得尤為重要。依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依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我們要力求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設計了如下一些練習。
(1)在“初識掃路人”環(huán)節(jié),先要求學生瀏覽課文的3-10小節(jié),找出有關描寫掃路人外貌的句段,畫下來。然后交流,比較兩次外貌描寫側重點的不同。
(2)在“扣住語言,加深理解”環(huán)節(jié),抓住老人兩處精彩的回答仔細品味,體會老人的豁達開朗,自在悠閑。緊接著出示投影①循著“唰唰”的掃地聲,我看到了一個——的老人,借著淡淡的星光,我仔細打量了這位掃路人,他——的特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在與掃路人進行了一番熱情的交談后,我不由深深感嘆: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
的老人。
(3)在“回歸課文,深化理解”環(huán)節(jié),為了加深對“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的理解,老師引領學生再次品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完成一道填空:之所以“我”倒抽了一口涼氣,是因為:暮色中的天游峰_______;游客們_______。但是這位老人卻_______。然后采用引讀的方法齊讀課文中描寫天游峰雄偉險峻的語句。
(4)在“升華意境”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品味了老人爽朗的笑聲之后,教者又出示了一道填空題:在以后的歲月里,老人的笑聲_______;每當我_______,_______,每當我_______,_______……
這一道道練習,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針對教學重點難點,針對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練習設計分層安排,聽、說、讀、寫,樣樣俱全。練習成了這一節(jié)課的“主菜”,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高聳險峻的天游峰和豁達開朗、樂觀自信、樸實熱情的掃路人的形象深深地銘刻在學生的心中。課堂練習在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可以使學生牢固掌握課程標準、教材所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
五、拓展:語文課堂教學成果的延伸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比~圣陶先生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即將學完一篇課文,而學生意猶未盡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向其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使閱讀向課外、課后延伸。使學生明白閱讀教材僅僅是個“起點”,要使自己到達“終點”,這一路上要閱盡“無數(shù)的風景”,從而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豐富自己的修養(yǎng)。
一位教師在教學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預設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楊萬里僅僅是在贊美荷花的美麗嗎?
生:應該還在贊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吧。
師:知道“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哪里嗎?
師:(屏幕呈現(xiàn)《愛蓮說》片段,供學生欣賞)朗誦。
師: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贊美了荷花的外在美,而周敦頤的《愛蓮說》贊美了荷花的內在品質。自由朗讀《愛蓮說》,談談你從文中哪些句子體會到了荷花的高潔品質。
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師:楊萬里為什么要寫有關荷花的詩送給林子方呢,意圖何在?
生:贊美林子方品行高潔,出淤泥而不染。
師:正因為荷花的清新脫俗,所以歷代愛荷者甚多,贊荷詩詞也很多。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幾首,一起來讀讀吧。(出示《小池》、《甘草子》、《蘇幕遮》)
上面這個案例中,教師以教材為藍本安排的對《愛蓮說》、《小池》、《甘草子》、《蘇幕遮》的閱讀,拓展了閱讀教學的時空,讓學生活學活用,活用促學,學以致用。這樣的拓展為學生架設了閱讀的橋梁,給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文本的拓展不是做秀,更不是時尚元素,我們不能為拓展而拓展,為搜集而搜集,而應該做到立足文本。以生為主,進行適度的“拓展”,高效的“拓展”,智慧的“拓展”,使“拓展”成為課堂的點睛之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領悟要義,提升能力,啟迪思維,升華精神,并增智益趣,在有效“拓展”中不斷成長。
總之,只要我們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在創(chuàng)設情趣、扣點提問、機智評點、巧設練習、智慧拓展等幾方面積極努力地進行探索,高效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生機勃勃地呈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
(責任編輯: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