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姣
貴溪市第二中學副校長、英語教師李志英和藹親切、氣質儒雅。1982年,她從上饒師范??茖W校英語系畢業(yè)后,一直在貴溪二中教英語。這27年來,李志英獲得過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在英語教學教研的領域里,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果。面對榮譽和成績,李志英說:“這一路走來,有對教育執(zhí)著的愛相伴,有教育智慧的不斷積累與奉獻相隨,我幸福著!”
從青春少女到成熟睿智的女校長,27年來,李志英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作為“人師”,她自覺地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時時處處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她尊重并欣賞學生,認為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做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fā),她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贊美,善于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作為“經(jīng)師”,李志英一直都在進行著教育教學研究,并將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直接運用于學生,運用于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3年,貴溪市啟動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為了盡快讓初中英語教學與新課改對接,實現(xiàn)“英語教學應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李志英積極投身到新課改中,以先進教學理念為指導,進行優(yōu)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探索。她所申報的“口語測試效度、信度研究”課題獲得省教育廳課題基地辦的立項批準,目前,此項課題研究正在進行中。她應邀在全省中考研討會上作了題為“如何進行中考英語總復習”的專題講座,這些是她的部分研究成果。幾年后,李志英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情境仿真式”“自主探究式”“團隊互助式”“點撥啟發(fā)式”等創(chuàng)新型模式成為她課堂教學的主導方式。
2003年4月,她應邀在“全國小學初中英語教學(TEFL)專家學術報告暨優(yōu)秀課例觀摩會”上做觀摩課一節(jié),這堂課受到了與會教師和專家的好評。2005年2月,她輔導兩名學生赴北京參加CCTV第八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國際才藝冬令營英語(口語)競賽,分別獲銅獎和優(yōu)秀獎;2007年12月,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英語能力競賽獲一等獎。
2004年7月至10月,李志英作為省首批中學英語骨干教師被派往英國參加學習培訓。國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她身上產(chǎn)生了很大觸動和影響,正是這些觸動和影響給她帶來更多更深刻的教育感悟,回國后她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方法有了更大的提高和改進,并取得了顯著效果。這些年來,她所教班級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除了搞好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外,李志英為了提高全校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教學水平,還積極組織英語教師的校本培訓,內容包括如何正確運用課堂教學用語,如何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等等。培訓期間,她總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心得體會傳授給其他教師,一起交流,共同探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一年多的培訓,貴溪二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劉藕蓮是該校的一位年輕英語教師,陸陸續(xù)續(xù)地聽了李志英一年的英語課。她像個學生一樣記筆記,記下李志英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設計,記下一個個激情飛揚的講解……她邊聽課邊反思,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所教班級的學情,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每當劉老師在收獲榮譽和成功的時候,總是講“這軍功章里有李志英副校長的一半呀”!
李志英也總是說自己一個人的英語教好了不算什么,要盡力為全貴溪市的英語教學上水平作貢獻。新教師培訓、送教下鄉(xiāng)、上觀摩課……李志英總是樂此不疲。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有多少事情在等著她雙休日去做;她想美美地睡上一個懶覺,想抽空去看看年邁的父母,想好好逛商店,想為自已和丈夫添置幾件新衣服……周末對李志英來說,太珍貴了。可是,為了培訓農(nóng)村地區(qū)的教師,為了一批批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她把大多數(shù)周末都用在教研周上講大課和下鄉(xiāng)培訓農(nóng)村英語教師上。每次上大課,有三四百人聽課,李志英情緒飽滿、十分投入,一講就是一個上午。有一次,她來到貴溪一個農(nóng)村中學上英語示范課,可是,當她習慣性地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時,學生們都聽不懂。怎么辦呢?李志英來了個“土洋”結合,一邊手舞足蹈地演示,一邊反復地用英語解說。英語小故事、英語小游戲……一堂課下來,學生懂了,都愛上了英語課,李志英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聽課的老師們說:“沒想到,英語課還能這樣上!”
在搞好教學的同時,李志英還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她說對待學生要以尊重贏得尊重,以信任換取信任,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教育、感化學生。她始終認為愛是教育過程中永恒的主旋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正因為如此,李志英始終將“愛”滲透于她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她總是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分析并查找原因,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獲得成功;當有學生身體不適時,李志英副校長總是問寒問暖,送水送藥,關懷備至;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她總是慷慨解囊,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曾有一個名叫邱富強的學生,家中幾畝良田遭遇泥石流侵襲,完全沙化,莊稼收獲無望,一時斷了經(jīng)濟來源。父母只好外出打工,當時生活非常艱難。李志英從他上高一時起開始資助,一直幫到他考上大學。
在對待后進生的問題上,她始終認為我們應當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后進生更需要關心,更需要尊重;盡管他們在學習成績上暫時落后,但在人格尊嚴上,他們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她一直都在以更多的關愛,更大的耐心去關注、去幫助這部分學生。有一段時間,學校里新來了十來個人高馬大的學生,他們被人視為“害群之馬”,只要學校出現(xiàn)了什么不良情況,他們就是最大的“嫌疑對象”。李志英認為,這樣下去,會毀了這批學生的,必須改變這種狀況。于是,她將這十多名男生組成一支護校隊,負責學校的安全,還及時地表揚他們在學習和學校生活中的每一點進步。慢慢地,這些學生找回了自信,對學習也有了熱情,學習成績慢慢提高了。后來,這些學生中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參加了工作,個個都有個好前程。每當節(jié)日前夕,李志英都會收到學生的短信、賀卡或電話問候,這時她也總會從心里感到一種寬慰,一種滿足。曾有位學生在給她的信中寫道:“老師,我真想叫您一聲媽媽!”
是的,師者父母心。李志英是母親,把母愛給予她的每一個學生,傾注在她所鐘愛的英語教育事業(yè)上,二十多年來,矢志不渝,用大愛、用真情鑄造經(jīng)師人師合一的完美。(作者單位:萍鄉(xiāng)日報社)■
□本欄責任編輯羅賢良
E-mail:jxjylx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