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舒廷等
1、增加花色。同一品種的多樣性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像花生,可以種植黑花生、白花生、紅花生。菜豆除綠的外,還可種黃英品種、紅英品種。玉米可種植黑玉米、紅玉米、甜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
2、注入情感。讓農產品帶上一定的感情色彩。使消費者感到親切。價值自然就提高了。像在水果上、西瓜上自然“長上”或貼上吉祥如意、恭喜發(fā)財、生意興隆、健康長壽等具有感情色彩的字樣,可讓消費者花錢買個舒心。
3、傳統(tǒng)變時尚。就是把傳統(tǒng)的農產品加以包裝變成時尚的東西,順應了市場潮流,迎合消費者需求,使其增值。像大田生長的朝天椒、溫室里栽植的靈芝通過加工做成盆景,當做花卉賣,在城里很受歡迎。
4、包裝組合。就是把幾個農產品經過適當加工組合在一起,進入超市,滿足消費者需求:像把大米、小米、玉米糝子三樣精細加工。各分裝小袋,然后組裝在大袋子里,可滿足城里人燒稀飯的花樣需求。還可以把空心掛面、細(寬)粉條及麻辣三鮮調料組合在一起。滿足家庭成員對臊子面、麻辣粉的口味需求。這些簡單的組合。都可以讓農產品增值。
龔舒廷
巧賣農產品致富
如今一些肯動腦筋的農民,通過變換銷售方式,使本來難銷的農產品成為市場暢銷貨,值得借鑒。
1、肉鵝切割歸類賣。有位農民養(yǎng)了千余只肉鵝,但出欄時市場行情較差,他于是將肉鵝分割銷售:鵝毛分成鵝絨、鵝羽、鵝大翎,按類別和等級銷售:鵝肉則分成鵝頭、鵝脖、鵝腸、鵝架、鵝胸脯、鵝爪、鵝腿、鵝心等,并調制成各種菜肴,上市后不僅俏銷,而且效益增加了近1倍。
2、粉絲剪斷包裝賣。有位農民經紀人在銷售粉絲過程中,發(fā)現人們煮粉絲時很難將其折斷。于是便把粉絲加工成筷子一樣長短包裝銷售,投放市場后深受消費者歡迎。
3、蔬菜做成盆景賣。有個農民看到城里人喜歡養(yǎng)花,便將朝天椒、五彩椒、茄子、櫻桃、番茄、生姜、心里美蘿卜等栽在花盆中。有花有果,既可觀賞又可食用,很受城里人喜愛。
4、芝麻糊現配現賣。有位農民買來一臺小型磨面機,將黑芝麻糊的原料,事先在家炒熟,然后用三輪車拉到菜市場,現做現賣黑芝麻糊,收益不少。
5、西瓜多賺剖開賣。有位農民發(fā)現西瓜整賣有許多弊端。便將西瓜剖開賣。結果每千克多賣0.4~0.8元。因為剖開賣使買瓜人對瓜的成熟度一目了然,能買個放心舒心。
曾少華
一個小改進贏得生意興
某小鎮(zhèn)共有大小商店近20家,同行們大都說生意不好做,甚至虧損。然而,劉某的生意卻一直都是紅紅火火,月利千元以上。就其商品與售價而言,劉某與其他商店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相反。有些商品售價還要略高些,這是什么原因呢?通過幾次探訪,筆者終于發(fā)現了他勝人一籌的秘密所在。
原來,劉某僅僅就是在店里做了一點不易被人發(fā)現的小改進。即每到熱天、場期,他便在店里放上一壺涼茶,放上幾個杯子,讓上門的顧客不花分文自我飲用;一到冷天,他又在店內生上一爐火。供上門的顧客取暖飲水。如此一來,上門的顧客都覺得他的店里不僅方便而且熱情,所以都愿去他那里買東西。盡管有些商品比別處稍貴點兒,顧客也就不計較了。
可以看出。生活中處處有商機,只要是能提高社會生活品質的服務與產品就不愁找不到咨戶,就不愁沒有錢賺。
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