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蒨
一、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課堂上教師的一言堂
一些教師生怕學生聽不懂或完不成教學任務,總是對課文進行逐句的串講,學生只是不停地記筆記。這種課堂教學導致教和學的脫節(jié),缺少探索與研究,缺少師生的互動,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遏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枯燥乏味低效率的代名詞
很多教師在教授文言文時總是重復著“簡介作者、作品一逐句地串講課文一分析文章內(nèi)容及特點”這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教學的流程方式機械、刻板,缺少創(chuàng)意。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被動,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造成教學效率的低下。
(三)考前死記硬背應對考試
每到考查文言文時,就會有很多學生捧著記滿筆記的課本或有現(xiàn)成譯文和講解的參考書搖頭晃腦地死記硬背。這是因為我們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并沒有真正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是“學會”,并沒有“會學”。
二、改進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對策
(一)重視并落實課前預習
在文言文的學習中,要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預習尤為重要。首先教師應在教授新課之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掃除文字障礙,讀通讀順課文,讓學生把課文中不明白的內(nèi)容列個清單,以便有針對性地聽課。其次,教師一定要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抓好學生預習環(huán)節(jié)的落實。教師不必每次都進行范讀,有時可以找個別學生來讀,讀后讓其他同學從字詞的讀音、句讀和感情的表達上找毛??;或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搜索的資料先對作者及作品背景、大意等進行介紹。通過這種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既提高了學生的誦讀水平,又提升了學生獨立學習、提前學習的主動性。
(二)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要改變目前枯燥乏味低效率的課堂現(xiàn)狀,必須要在新課的導入和課文探究方式上下足功夫。
新課的導人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展現(xiàn)課文畫面的方式。如《觀潮》一課,文章本身篇幅較長,生僻字詞較多,這對還未到過錢塘江、沒看過江海漲潮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zhàn)。我在課外查找了許多網(wǎng)站,搜集有關(guān)錢塘江漲潮和人們觀潮壯觀場面的視頻和圖片,借助多媒體展現(xiàn)給學生,并以此導入新課,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對文中的描寫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新課的導入還可以采用講故事設懸念的方式。比如上《出師表》和《隆中對》時,學生一看到連著兩篇長長的文言文就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我就從目前票房大片《赤壁》開始,引導學生談論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三國故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后來我又有意的將新課中的一些情節(jié)納入到故事的補充討論中,為新課的學習設下了懸念。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能全面把握歷史人物,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把握和理解。
(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材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能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求教師講課文要做到要言不繁,簡明扼要,注重以下幾點:
1講關(guān)鍵詞。如學習一個自然段,可重點講幾個詞語,其余讓學生解釋。重難點詞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類:(1)通假字;(2)古今異義詞;(3)詞類活用情況;(4)一詞多義。這些方面應重點講清,不然學生容易犯以今推古、望文生義的錯誤。
2講特殊文言句式。文盲文的語序與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有些不同,要將文言文正確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必須了解幾個典型的文言句式:(1)判斷句。以“……者……也”為代表。(2)倒裝句。文言文常見的特殊句式,有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兩種情況,翻譯時要注意調(diào)整語序。(3)省略句。它省略了某些句子成份,翻譯時都要注意補全成份,使句子完整。
3指導方法,總結(jié)規(guī)律。文言字詞和文言知識雖然很繁復,但也是有方法和規(guī)律可循的,教師應予以指導。講新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聯(lián)想,即把新知識與所學過的課文掛起鉤來,思考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加強了知識的連貫性,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擴大文言文的課外閱讀量
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鞏固和補充。教師可在課內(nèi)古文教學基礎(chǔ)上,選擇一批與課文深淺程度相當?shù)?、有注釋的文言作品作為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并且在關(guān)鍵的地方給以點撥,使學生把課堂上學過的文言詞語和句式運用到閱讀實踐中去,這樣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另外,要引導學生不要將分數(shù)當作學習的唯一目的,讓課外文言文閱讀在適度的“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的輕松的讀書氛圍中進行,品味文質(zhì)兼美的精神糧食,保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