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笑
【摘 要】給閑暇,就是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閑暇,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創(chuàng)新學習不僅具有生理意義,而且具有心理意義,其實更具有學習的創(chuàng)造價值,帶來智慧。因為只有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我們的中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生 閑暇 教育 能力 智慧
“閑暇出智慧”,這是古希臘的格言。“school”在英語中可表示“學?!薄ⅰ敖逃?而在拉丁語中,正是指“閑暇”。我們的教育關注的一直只是英語中的“school”,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它的另外一層重要涵義,那就是“閑暇”。筆者認為,我們的教育,要想達到理想的境界,必須給學生一種內在的閑暇。只有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發(fā)展。
先看看筆者所在的地區(qū)某中學春季作息時間。學生每天早上5:30起床,6:00早讀;中午必須比下午上課時間提前40分鐘進教室學習;四節(jié)晚自習,21:40下課。如此算來,學生一天在學校學習時間長達11個多小時,中間休息時間總共不到4小時。周邊學校大多如此,有的學校甚至將學生午休時間壓縮減少,中午放學到下午上課學生可以支配的閑暇時光僅僅是20分鐘。
如此壓榨學生時間,透支學生體力,并非人之所愿,只是迫于眾所周知的形勢,才不得已而為之。農村中學,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學生,要想在貧瘠的教育環(huán)境中獲得與城市孩子同等的競爭力,必須承擔更多的來自社會、家庭、學校、自身的壓力。然而,是不是緊緊抓牢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天的時數(shù)也是個常量。高中生本就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正是對外界充滿強烈熱情、好奇、向往的時期。但是沉重的課業(yè)負擔,紛繁復雜、細致入微的學校管理,將他們綁在課桌旁、教室里、學校內。學生本應清澈明亮的眼眸暗淡冷漠,本應輕盈靈活的步伐沉重拖沓,本應神采飛揚、靈動鮮活的生命過早老成萎縮。如此,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僅以該校2007-2008學年度全縣期末統(tǒng)考成績來看,高一英語平均分57.5,物理51.6,化學54.5,數(shù)學59.6。面對這樣的分數(shù),上面壓學校,學校壓學生,學生厭學習。這樣惡性循環(huán),學生怎么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怎么能真正發(fā)展自身能力?
追根溯源,中國的教育,歷來就倡導一個“勤”字,于是有“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的佳話流傳,有“頭懸梁,錐刺骨”的典范供人們效行。不可否認,“勤”確實是通達成功之門的一把鑰匙,但教育在倡導勤的同時,必須給學生更多的閑暇。成人有了閑暇,有八小時以外。學生卻因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早已失去了閑暇,兀兀窮年,孜孜以求。他們沒有足夠的閑暇去消化、深化、細化所獲得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知識的個人意義,去建筑屬于自己心靈財富的知識。君不見,我們的教育常常是耳提面命地宣揚專家、學者、大師們如何焚膏繼晷、皓首窮經,卻很少真實地介紹他們豐富而多彩的閑暇生活。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如果沒有閑暇,他哪會拉小提琴、跳踢踏舞?君不見,我們的教育總是更多的欣賞學生的廢寢忘食、夜以繼日,而很少引導學生要每天堅持“睡眠八小時”,并努力為之創(chuàng)造健康良好的閑暇生活。
閑暇,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創(chuàng)新學習不僅具有生理意義,而且具有心理意義,其實更具有學習的創(chuàng)造價值。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牛頓,是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成就”了他。這只蘋果“砸”出了一代科學巨匠。當時的牛頓肯定不在書齋,不在講壇,也不在實驗室緊張地工作,而是在閑暇之中。環(huán)境閑適,心境輕松,正因如此,他才可以毫無任何工作和學習的壓力與精神負擔,心騖八極,神游萬物,才有可能對平素毫不在意的自然現(xiàn)象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產生獨特的見解和創(chuàng)意,并進而發(fā)現(xiàn)和把握某種規(guī)律。反之,牛頓如果為工作而忙碌,為任務而苦思冥想,為科研項目而心事重重,毫無半點閑暇,他如何能想得那么自然,那么從容,那么深遠?更不用說有什么劃時代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梢?牛頓創(chuàng)立萬有引力定律,閑暇生活對于他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眰ゴ蟮娜嗣窠逃姨招兄壬蜻^一個比方:“一個茶杯要有空間方可盛水……一般學校把兒童全部時間占據(jù),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yǎng)成無意創(chuàng)造”的傾向,獲取學習人生的機會,贏得從心靈的活潑到智慧的自覺運用的一種快感。一個人在閑暇之中,能否真正擁有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人生的心智活動,學生時期的培養(yǎng)是關鍵。人如果能夠在這個時期通過學習、閱讀而過一種心智生活,就會對自然、社會和世界的思索處在活潑的狀態(tài)。由于中國的基礎教育,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擠占了學生的閑暇生活,擠占了學生自覺狀態(tài)的心智活動,使很多人沒來得及成長就已經“成熟”了,沒有來得及真正擁有心智生活就明智地把它放棄了。
教育,必須給學生更多的閑暇。給閑暇,就是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沒有閑暇就沒有自由發(fā)展,就沒有對世界深刻、獨到的感悟、體認、理解和把握。隨興之所至的自由閱讀,超越功利的精神漫游,去除壓力的沉思冥想,最有可能創(chuàng)生獨到的思想。思想的自由翱翔,需要廣闊的心理空間,而負擔過重只能使人的內心世界變得逼仄。
有人說,給閑暇就意味著放縱、玩物喪志啊!因為灰黃的網(wǎng)絡文化、地攤文化充滿誘惑的罪惡,種種事實不可謂不驚心觸目。其實,真正的閑暇生活應該使學生有能力在閑暇時間“過一種有頭腦的生活”,而不是“無所用心的生活”。真正的閑暇生活需要思維、需要智慧、需要靈感、需要創(chuàng)新,我們倡導學生在閑暇中玩出品質、玩出創(chuàng)意、玩出新見,這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它對教育提出了符合生命節(jié)律、符合人性發(fā)展的極為苛刻的要求。我們的學校教育應該培養(yǎng)愛因斯坦所倡導的兩個概念:一是“神奇的好奇心”,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興趣,以及在這探究中所獲得的喜悅和滿足感;一是“內在的自由”,即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如果前者是每個健康孩子都有的心理品質,那么,后者是要靠天賦加上努力才能獲得的能力。因此,學校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那種扼殺閑暇生活的教育,無疑也將扼殺創(chuàng)造,扼殺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出現(xiàn)。
“閑暇出智慧”。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超越知識的智慧教育。教育培養(yǎng)出智慧之人,才能使社會長足發(fā)展。讓我們轉變觀念,還給學生本應有的閑暇時光,讓學生的閑暇之樹,綻放出美麗的智慧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