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梅
2009年4月初,一則公益廣告相繼在各大電視臺播出——“公益律師這條路不好走,我卻走了12年……”這句簡短的廣告詞正是廣告主角郭建梅的真實生活寫照。
苦難中的甜蜜,第一代公益律師背后有個他
1960年3月,郭建梅出生于河南省滑縣。新生命的到來,并沒有給貧困潦倒的父母帶來歡笑,反倒讓一家人陷入了愁緒,風雨飄搖的家實在養(yǎng)不起這個孩子。
郭建梅兩歲時,被父母從河南農(nóng)村送到北京跟姥姥生活。姥姥從農(nóng)村來到城市,白天當保姆,晚上帶她借著路燈的光亮撿破爛。姥姥邁著小腳,手里拿著撿來的垃圾,后背挺得筆直的影象就是她童年的美好記憶。
郭建梅到了上學年齡的時侯,正碰上“文化大革命”,學校都停了課,但她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自己找書來讀。1979年,高考恢復的第三年,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并開始了系統(tǒng)的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郭建梅最終以河南安陽地區(qū)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法律系錄取。
郭建梅家境貧寒,家里賣掉了所有值錢的東西,才送她踏上了京城求學之路。進入北大校園后,她認識了日后的丈夫、知名作家劉震云。劉震云和她是老鄉(xiāng),高她一屆,讀的是中文系,后來創(chuàng)作了《單位》《一地雞毛》《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萬句》等著名小說。兩人在一次次的接觸中互生好感。
那時,郭建梅的媽媽患了乳腺癌,到北京做手術。正當瘦弱的郭建梅不知該如何把母親背上樓時,劉震云擔起了這個任務,不過同樣單薄的他也累得氣喘吁吁??粗鴦⒄鹪拼蠛沽芾?郭建梅心疼地拿出手絹替他拭汗。母親看出了端倪:“小梅呀,這個男孩真好,你看他把包子都留給我們,自己卻吃饅頭!”苦難中長大的郭建梅當然知道母親的意思,眼淚在感動中悄悄滑落到地上。
1983年,郭建梅從北大畢業(yè)后,進入了司法部研究室工作。之后,她任職于全國婦聯(lián)法律顧問處和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中國律師社。兩年后,她和劉震云喜結連理。
1995年,在《中國律師》工作的郭建梅去采訪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NGO(非政府組織)論壇,沒想到這次采訪竟成了她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在大會上,她第一次聽希拉里演講“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婦女的權利就是人權),從那一刻開始,她有了當公益律師的想法。她告訴劉震云,NGO的工作很適合自己,想嘗試一下。劉震云聽了之后說:“只要你快樂就去做?!笨墒?在那個年代,辭掉鐵飯碗去干公益事業(yè)的人真是鳳毛麟角。
三個月后,在丈夫的支持下,郭建梅毅然辭去中國律師雜志社主編助理的工作,與北大老師一起組建援助中心,做起了面向女性民間法律援助與研究的工作,成了中國第一代公益律師。
事業(yè)受挫罹患抑郁,作家丈夫獨創(chuàng)“快樂處方”
在郭建梅看來,成為公益律師,讓自己長時間偏離軌道的心終于找到了歸屬。但公益事業(yè)的困境很快就給了她沉重的一擊。
婦女法律援助的對象通常是特別貧困的女性當事人,面對的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典型案件,嚴重侵犯婦女權益的重大、疑難案件。這就注定了郭建梅的對手,不僅僅是刁蠻的兇手,還可能是某個地方的行政阻力。有一次她和同事到外地辦案,法庭上聚集了對方當事人的眾多家人,這些人揚言開完庭就要打她們;還有一次剛到辦案地住下,就聽說有人要來報復,半夜三更的,她們只好東躲西藏,轉移到別處。
在多次挫折的打擊下,中心的很多成員都打起了退堂鼓,郭建梅也對未來的路猶豫起來。
除此之外,郭建梅還必須面對來自社會世俗的眼光,有些人認為,有能力、有水平的律師都去承辦經(jīng)濟案件賺大錢,只有沒能力的律師才會去干收入微薄的法律援助。面對這些,郭建梅心中的苦楚無以言表,只能自己給自己鼓勁。
那段時間,郭建梅經(jīng)常會莫名其妙地哭,她對劉震云說自己不想再干這份工作了,雖然在工作中她找到了自己,但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看到妻子倍受煎熬,劉震云帶她去看醫(yī)生,診斷結果表明她患上了中度抑郁癥和重度焦慮癥。這讓曾經(jīng)被多次退稿都沒有抑郁的劉震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多次求醫(yī)無效之后,劉震云沒有放棄,他下決心一定要幫妻子走出精神困境,做妻子的良醫(yī)。為了治好妻子的病,橫跨文學和影視兩界的劉震云甚至停止了寫作,四處為妻子尋醫(yī)問藥。
2003年6月,病情越來越重的郭建梅休假半年,住院治療。劉震云為了鼓勵她,給她寫了一句話:“你是你的敵人,只有你才能嚇倒你;你是你的天使,只有你才能拯救你!”
這句話讓郭建梅重新正視自己的處境,心里有了些許的陽光。劉震云去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給妻子開出“快樂處方”:每天早上對自己大笑10分鐘;每天打不少于半小時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夫妻一起晨起跑步;每天眺望一次藍天綠地;每天晚上畫一幅山水畫;每天不少于兩小時上網(wǎng)、聽音樂;每天至少念叨100遍“吃得咸魚抵得渴,天天快樂一點點……”
春天來了,劉震云就陪妻子到田野去看風景。而這時,對于劉震云來說,陪妻子已不再是執(zhí)行開給妻子的處方,而是在享受和她在一起的幸福。
在丈夫的精心照顧下,郭建梅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在一次朋友聚會上,當大家關心地詢問郭建梅的情況時,劉震云很認真地說:“我覺得她很偉大。”這樣的話,劉震云從未當著郭建梅的面說過,今天卻在眾人面前說出來,郭建梅特別地感動,也對自己的工作增加了信心。
接下來的幾件事,讓她受到了震動。那段時間她的幾個朋友相繼去世,最年輕的僅34歲。她突然發(fā)現(xiàn)人的一生有長有短,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利,自己追求理想和信仰,為什么不可以?
半年后,郭建梅終于解開了心中的結,對一切釋然,重新調(diào)整了事業(yè)的軌跡。而劉震云的“快樂處方”讓她在公益事業(yè)這條路上變得更加堅定。
走過滄桑歲月,作家丈夫用愛抒寫傳奇
走出抑郁陰霾的郭建梅在丈夫強有力的支持下,重新投入到公益律師的事業(yè)中。由于團隊有不少成員中途退出,她咬牙來了次大換血。在她的領導下,援助中心的各項工作蒸蒸日上,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2007年3月,希拉里在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向郭建梅頒發(fā)了“2007全球女性領導者獎”,當年全世界僅有8人獲此殊榮。當纖弱的郭建梅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走上領獎臺時,她明白,這座金光閃閃的獎杯不僅屬于她,還屬于她的丈夫劉震云,她的成就都是他用愛和寬容耕耘出來的。
2009年3月,已成為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來北京訪問,再次會見了郭建梅。當她問到郭建梅對未來的規(guī)劃時,郭建梅泰然自若地表示,就算風浪再起,她也會為了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傾力而為。她的剛毅打動了希拉里,也打動了身邊的所有人。
現(xiàn)在,郭建梅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理解和欣賞。一家廣告公司找到她,希望她為芬必得的公益廣告代言。面對這樣的邀約,郭建梅猶豫了。她覺得如今的廣告充斥著明星或帥哥靚女的身影,不再年輕的自己怎么能出演廣告,就連劉震云也覺得有些不妥,怕因此讓公益事業(yè)“變色”。經(jīng)過再三考慮,郭建梅最終還是接下了廣告,她決定借此把“公益律師”這一職業(yè)推向臺前,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行的甘苦。
郭建梅接拍這則廣告獲得的酬勞是100萬元人民幣,她沒給自己留一分錢,全部捐給了中心。這筆錢加快了中心公益事業(yè)的拓展,服務對象從婦女擴展到其他弱勢群體,農(nóng)民工、下崗工人、殘疾人等,一個公益律師網(wǎng)絡也將很快建立起來。盡管開支寬松了,但郭建梅和她的伙伴們?nèi)匀辉诒本┍彼沫h(huán)東路的一處每年租金僅10萬元的公寓里工作。
2009年4月,郭建梅所拍的廣告出現(xiàn)在了各大電視臺的屏幕上:她走在冬日的鄉(xiāng)間小路上,身后是溫馴的羊群,遠山迷蒙?!肮媛蓭熯@條路不好走,我卻走了12年……”這正是郭建梅對人生路的概括。在過去12年的公益事業(yè)中,她曾經(jīng)步步艱辛,而那些她幫助過的人們臉上的真摯笑容卻給了她最大的寬慰。
劉震云每次看完妻子拍的廣告,都會習慣性地閉上眼睛,揚起的嘴角難掩幸福和自豪。
(編輯: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