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曾讀過一篇感人的短文,名叫《少女和小偷》:被人追趕的小偷逃到一座老宅,正想找個地方藏起來,忽然看見一個美麗的少女正睜著大眼睛望著他。這時,院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少女抓住小偷的手把他拉到門口打開了門。門外的人問少女有沒有看見一個小偷,少女鎮(zhèn)靜地說,這兒只有她和男友,然后一臉幸福地依偎到了小偷懷里。
故事的結(jié)局既浪漫又傷感:少女很久以前就患上了尿毒癥,因此很少出門,于是小偷沒事就去老宅陪她。有他做伴,少女的生活變得多彩起來。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小偷徹底改邪歸正,并愛上了少女。有一天,小偷告訴少女,他為她找到了腎源。在換腎手術(shù)即將開始之際,少女才得知,她要換的是小偷的腎。少女得救了,可小偷卻沒能走下手術(shù)臺……
這種慈善的力量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并不鮮見,廣州就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小偷偷了一位老教授的錢包,一個月后競將錢包寄回:又一個月,這個小偷寫來一封道歉信,稱自己“為生活所迫,受人唆使干下了壞事”,現(xiàn)在有所悔悟。原來,小偷是被教授錢包中一張名片上寫著的贊美乘車讓座者美德的小詩感化了。
這樣的傳奇故事也并非只有中國才有:前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博物館在他去世四年后開館之際曾收到一封信。寫信者說,他曾做過小偷,一次他偷了一只手提箱,看見箱子里放著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翻了幾頁,覺得很有意思。于是便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讀完小說后,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震撼,從此浪子回頭。
一個“壞人”竟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被改變,這讓我們在驚嘆于慈善的力量的同時,似乎有理由相信:一個人,無論他有多么“壞”。都是有可能被感化的。正如法國作家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描寫的“壞人”冉阿讓,在主教米里哀的感化下。變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我們所熟知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夜航》節(jié)目主持人向菲,競在短短七個月的時間內(nèi)勸導感化了三名在逃殺人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或許,法律做不到的事,恰恰正是道德大顯身手的地方。讓人欣慰的是,政府有關(guān)部門也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幾年前,上海就率先在全國進行了“社區(qū)矯正”試點,隨后二十多個省市紛紛效仿。這一措施推出后,很快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名正在接受社區(qū)矯治的“三進宮”罪犯,在得知曾經(jīng)的管教民警身患尿毒癥。需要換腎才能康復時,毅然提出愿意將自己的腎臟捐出:而那些原本準備承受世態(tài)炎涼的“罪人”,也在社會各界的溫暖與關(guān)懷下,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這似乎印證了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所闡述的觀點:高級的法律是仁慈和愛,它可以杜絕罪惡、喚起良知。進而改革社會拯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