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衛(wèi)兵
說起貪官,歷朝歷代不可勝數(shù)?;虻驼{(diào)隱晦,不露聲色?;虮M顯張狂,肆無忌憚。其實質(zhì)都是欲壑難填、狡猾貪婪。多少帝王戎馬一生,拼死打下來的江山一統(tǒng),往往由于繼任者無視貪腐的滋生蔓延,最后遭到亡國的厄運。
如何治理貪官,歷朝歷代極盡能事,不一而足。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貪腐行徑總是暗中行事,比如賄賂,行賄之人不說,那就只有天知道了。這也正是貪官僥幸心理所在,是貪者愈貪的癥結(jié)所在。對付這些狡猾的貪官,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p>
楊堅(541~604),性格沉穩(wěn)內(nèi)斂,廢殺北周靜帝宇文闡后稱帝,平南陳、滅北齊。結(jié)束中國自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在位23年,勤思善治,開創(chuàng)中國科舉制度的先河。是一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的政治家,在反貪方面他很有一手。
暗中撒下誘餌,釣得魚兒上鉤,這就是隋文帝對付貪官的奇招妙計。欲取故予,讓貪官自己現(xiàn)身,可謂獨樹一幟。辦法有兩個:一是監(jiān)督,二是“釣魚”。《隋書》記載,他讓親信“密查百官”,發(fā)現(xiàn)貪腐行為便嚴懲不怠。曾一次罷免河北52州貪官污吏200人,他還派人暗中向一些可疑的官員行賄,“私以賄之”,這些人一旦受賄,即行處死。由此“晉州刺史、南陽郡公賈悉達,顯州總管、撫寧郡公韓延等以賄伏誅”。
受賄如此危險,誰也不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隋初的貪腐之風也就此禁絕。隋文帝治貪如此奏效,和他的性格、經(jīng)歷,以及他的頭腦、作風部是有著直接關(guān)系的。
深思治術(shù),頗有主見。楊堅性格沉穩(wěn)內(nèi)斂,在治理國政上是個有主見勤于思考的人?!端鍟分袑λ脑u價是“深思治術(shù)”,這可從他開創(chuàng)的一直沿用至清末的科舉選拔制度上,略窺一斑。這種制度摒棄了出身的貴賤。以試取第,公平競爭(至于后來考場舞弊,是操作者的腐敗,和科舉制度優(yōu)劣并無關(guān)系),這就封住了多種腐敗之源。
仁行天下,躬行節(jié)儉。隋文帝曾效力于北周,親眼看到北周的腐敗沒落,感同身受。懂得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深知貪腐的危害,因此他崇尚節(jié)儉,體恤民情。一次關(guān)中饑荒。他得知老百姓竟以豆粉拌糠為食時,流淚自責,下令降低自己的伙食標準,不喝酒不吃肉,“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貴,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殆將一期”。如此親民愛民的舉動,這在歷朝歷代帝王中當屬鳳毛麟角。貪官雖貪,也最會看人臉色,腦袋里并沒進水,皇上如此躬行節(jié)儉,誰還敢大撈錢財胡作非為呀!
以身作則,知過能改?!端鍟酚涊d,一次刑部侍郎辛檀穿了一條紅褲子,說能官運亨通,楊堅聽說后,認為他妖言惑眾,下令處死。管司法的大臣趙綽說,按照法律條文,辛檀不夠死罪,楊堅很生氣,然而他轉(zhuǎn)念一想,覺得趙綽以死護法是對的,最后還獎勵了趙綽。僅此一點,就不是每個帝王都能做到的,皇帝本人如此重視法律,還有哪個貪官敢以身試法呢!
總的說來,隋文帝反貪成功一是皇帝本人親自過問經(jīng)辦,二是派去秘查或是假裝行賄的人十分可靠。否則,被貪官拉攏過去,勾肩搭背一同去下館子跳舞洗澡按摩,形成鐵桿同盟,共同糊弄皇上,也就收不到什么效果了。這也正是隋文帝的明智之處。
編輯:惜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