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廣坤
摘要:《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自主化,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做主,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因此,我們語文教學不再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的容器,而是積極主動的學習主體,教師的職責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師;引導
《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自主化,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做主、主動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因此,我們語文教學不再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的容器,而是積極主動的學習主體,教師的職責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方法,目前已被絕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所接受。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真正起到主導作用,還學生以真正的主體地位,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年輕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顯得力不從心,很難使自己坐到“主導”的位置上來,盡管力避“滿堂灌”、“填鴨”之嫌,也難免誤入牽著學生鼻子轉(zhuǎn)的誤區(qū),學生沒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該如何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導”有目標
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教學方法的設計和運用上是否得心應手。一篇課文怎么教,運用什么方法,教些什么等都要教師預先設計好,預先做好安排。拿到一篇課文,不能毫無目標的隨便叫學生來讀,我們要看具體的教學對象,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來“因材施教”,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為了避免課堂中學生漫無邊際地發(fā)問,亂撞亂闖的現(xiàn)象,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緊扣課堂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無論“自讀”、“導讀”、“品讀”、“熟讀”中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由于原有知識水平的差異,總會出現(xiàn)課堂提問漫無邊際、滯后、超前、提不到點子上的現(xiàn)象,這時就需要教師“扶”一把,把學生“導”到課文中來,“導”到具體的教學目標上來,如果脫離了教學目標,讓學生盲目地成為“主體”,課堂教學就迷失了方向,將全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導”有氛圍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感受到熱烈、沸騰、多彩多姿的精神。
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樂于參與的積極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在上課時不說、不讀、不問,其心理障礙就是怕讀不好、說不好,同學們看不起,老師指責批評,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多送給一些學生激勵的話語,特別是后進生,既給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機會,又要肯定他們發(fā)言的點滴優(yōu)點,逐步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中說一聲“請、謝謝”,學生就會有一種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覺,學習情感就會高漲,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一個老師走進課堂,板著臉,用兇狠的目光掃視學生,對學生沒有親切的教態(tài)、和藹的語氣,學生處在緊張的氣氛中,不敢發(fā)言、不敢提問,就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建立一種平等、互尊、互愛的師生關(guān)系,才能使學生敢于參與并且主動參與。
三、“導”有學法
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主體教育的核心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認識和發(fā)展過程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獲得知識,必須讓學生嘗試,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這是讓學生主動的有效辦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提倡,凡是學生能做到的,都應該讓學生去做,讓學生主動去預習、思考、質(zhì)疑、討論、歸納、評價。如《鳥的天堂》一文中,第二段寫榕樹大和美;第三段寫鳥兒歡,在結(jié)構(gòu)和表達形式上這兩段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在教學第二段時,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了解作者的觀察順序;再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句子,品析榕樹的特點;然后圖文對照,深入理解重點詞句;接著聽音樂展開想象,感受榕樹的美;繼而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領(lǐng)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出學習方法:“自讀課文,了解順序;品析詞句,抓住特點;圖文結(jié)合,展開想象;體會感情,學習寫法”。然而,在學習第三段時,我并沒有簡單地要求學生機械地按以上幾步去讀,而是鼓勵他們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新的讀書方法。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大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課堂氣氛非?;钴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導”有效率
現(xiàn)在課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師講得太多,學生訓練時間太少;老師問的時間太多,學生思維時間太少,太多時間都被老師的“講”和問占用,學生的讀寫訓練和思維訓練往往因時間而落空,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學生圍著老師的“講”和“問”轉(zhuǎn)。一位老師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可算非常負責任,從這課的字、詞、句講到篇,結(jié)果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時間沒有了,思考問題的時間也沒有了。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僅會加大學生負擔,窒息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而且還會影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
許多成功的教學實例,無不是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得合理、恰當。由此可見,在課堂上,要控制教師講的時間,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內(nèi)容,合理分配教與學的時間,為學生的多項訓練留有空間。
五、“導”有層次
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這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學生中存在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大班尤為突出。學生的學習程度參差不齊,這是教師必須要正視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不能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得到較高發(fā)展的潛能。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只是使他們進一步發(fā)展處在不同的起點上,以及發(fā)展的可能性具有了不同的特點,老師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將不同的學生區(qū)分為若干層次或類型,實行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分層施教。即分層要求、分層學習、分層練習、分層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基礎(chǔ)差的學生也能看到學習希望,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增強主體意識。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質(zhì)、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應當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做到既要重視課內(nèi)語文教學,又要抓好課外閱讀。在日常學習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的閱讀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