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慧 楊永剛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主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提高教育能力?!毖芯孔C明,在學前階段家庭對兒童發(fā)展的貢獻大大高于幼兒教育機構,因而應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園共育的大環(huán)境,建立一種合作、和諧、一致、互補的作用,努力實現(xiàn)家園共同教育農村幼兒的重要任務。
一、尊重家長,科學育兒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個性特長、品質特點、生活習慣等等,家長比老師了解得更多。尤其是農村家長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千差萬別,家庭教育模式千奇百怪,可以說一百個家庭就是一百種教育。幼兒園,本著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理念,我們就要尊重每一位家長,認真考慮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聆聽家長對教育孩子的看法,去粗取精,把好的觀點、理念、方法吸收過來,達成共識,同時對一些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等進行科學的指導,定期召開科學育兒講座,對其進行指導。
1. 轉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過高期望值,只重視智育,輕視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的錯誤教育觀念。
2. 轉變家庭教育無原則,嬌縱、溺愛,孩子生活一切無自主,全由家長代辦等現(xiàn)象。
3. 轉變放任自流、不教育的現(xiàn)象。在農村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幼兒園的事,孩子回家就無拘無束,導致孩子在校一個樣,在家一個樣,長時間的家庭教育跟不上,使孩子養(yǎng)成生活、學習等不良習慣。
二、家園溝通,達成育兒共識
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成為促進幼兒成長的兩大主流,缺一不可。那么只有家長和幼兒園合理的配合,經常交流溝通,對教育孩子的觀念、方法等達成共識,才能利于幼兒健康的成長。我園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與家長溝通的方式:
1. 接送交談:在家長日常接送孩子時,進行簡短的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表現(xiàn),讓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的行為表現(xiàn)和家庭環(huán)境,加強溝通、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
2. 電話聯(lián)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幼兒家長的聯(lián)系電話,當發(fā)現(xiàn)個別孩子有特殊問題時,隨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找出問題的癥結,家園達成共識,對孩子進行教育。
3. 便條聯(lián)系:我園每周發(fā)放一次便條,班主任寥寥數(shù)語把孩子的點滴進步、在校表現(xiàn)傳達給家長,家長把自己的反饋意見提供給老師。這就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教育幼兒。
4. 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活動日、親子活動等,把家長請進來,進行大范圍的交流溝通。幼兒園與家長交流溝通,教師與家長溝通,家長與家長溝通,大到校舍規(guī)劃,小到孩子的飲食,家長群體向幼兒園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幼兒園不斷改進,使家園目標一致,觀點一致,不斷完善幼兒教育工作。
三、利用家長資源,拓展幼兒教育
幼兒家長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家長們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兒經驗是幼兒園有效的經驗來源,家長的不同知識與職業(yè)背景為幼兒園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來源,家長中各種英雄模范人物、能工巧匠、科技文藝人才,都是幼兒園教育內容的主要來源。為此,我園經常邀請家長來園,為幼兒上一節(jié)專業(yè)課,拓展幼兒教育。例如:我們請退伍的老英雄給孩子講英雄人物故事,請當護士的媽媽,給孩子講衛(wèi)生、疾病的預防等等,充分挖掘家長的資源,拓展幼兒園教育課程。
總之,我們在努力實現(xiàn)家園共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使教育資源發(fā)揮其最大功能,從而使幼兒得到更完善的教育,德智體美等得到均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