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瑋志
在網上買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今天到貨。立馬就騎著新車出去轉了幾圈,幾個朋友看見,“嘖嘖”地夸了幾句,感覺還挺不錯的。
我選擇這個牌子,基于兩種考慮:一是老牌子,質量有保證;二是想支持一下國貨。貸到后,感覺質量尚可,貨真價實,抬著感覺很實在,款式也還可以一一透出幾分沉重的時尚。然而關注標志時,卻總感覺與時代不搭界,在那標志所傳遞的信息中,更多的讓人感受到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氣息,整部車看起來像是一副時尚的外殼包裝了一顆老舊的心。
曾幾何時,自行車曾是國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代步工具,許多人對城市里上下班那些熱鬧而且躁動的自行車流記憶猶新。自行車還曾一度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重要物品一一娶媳婦往往需要三件套:手表、縫紉機、自行車。在那個時期,人們購買自行車更多的關注的是它的實用價值,“永久”以它的結實耐用一度成為市場的寵兒。其品牌構建大概也成型于此。
在那時候,一輛“永久”,就像一輛帕薩特或者本田,對于中國家庭而言,意味著一種“奢侈”的代步方式。能買永久牌是非常時髦的事情。當我們家好不容易買回一輛“永久”來的時候,那興奮勁對于當時年少的我們來說不亞于過年過節(jié)。
從此,這輛車子便成了我們家最寶貴的物件。我們騎著它探親訪友,上班下班,逛街買菜。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夏日炎炎,它都與我們相伴同行,飽受風吹雨淋。這么一用就是十來年。
然而,時過境遷,經濟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隨著私家車、公交車、軌道交通等出行方式的多樣化,“永久牌”自行車逐漸淡出人們視線。
更主要的是,人的消費觀念在演變,在今天的消費中,精神需求變得日益強烈。在這樣的消費背景下。產品的精神內核變得日益重要,它已日益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們購買產品,已不僅僅是在購買物質產品本身,同時也是在消費一種感覺,消費一種符號——就像購買鉆石,更多的購買的是它“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象征意義。
今天,對于自行車的消費觀念早已發(fā)生了質的改變:自行車已不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它已更多地成為一種休閑、時尚、健身、運動的器械。消費者購買它,已不僅是為了滿足實用需要,更多的是為了追求娛樂休閑的精神享受。而在這種精神追求中,時尚與休閑是其主要元素。
自行車不是老爺車,也很少有消費者會去抱著購買老爺車的心理去購買自行車?!坝谰谩钡钠放歧澘讨氖巧蟼€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輝煌,體現出的是一種結實耐用的產品特質。
然而,遺憾的是這樣的一種特質和今天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存在錯位的——消費者需要結實,需要耐用,但更需要的是時尚休閑的感覺。而在這一點上,永久卻顯得格外的欠缺,它的品牌形象傳遞給消費者的仍然是上個世紀的古老信息。通俗的說,它的品牌訴求沒有打在消費者的心坎兒上。它更多的訴求的是上個世紀的故事,卻沒有營造出符合時代的感覺。
今天的“永久”,面對的是一個消費觀念已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情境下,如還抱著傳統(tǒng)的觀念來構建和傳播品牌,勢必難以入局。如果不能構建起一個能迎合消費者真實的心理需求的品牌形象來,“永久”還能否永久?
沒有人可以逃避現實永遠沉入歷史,也沒有^可以拒絕時代的進步而停止發(fā)展,企業(yè)亦然。
“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順應甚而引領變化者,將成為時代的寵兒。相反,無視變化甚而滯后于變化者,則可能成為時代的棄兒。
在今天這個時代,漠視精神需求的產品,最終將被消費者所漠視,至少會被高端消費者所漠視?!坝谰谩痹噲D以一種永久不變的品牌形象來應對已經改變的市場,定然是行不通的。
創(chuàng)新,唯有創(chuàng)新才是“永久”生存和發(fā)展取之不盡的動力源泉。歷經了長期的積累、沉淀和震蕩后,需要創(chuàng)新;經過了沉浮起落和滄海桑田之后,更需要創(chuàng)新。
當然,這種創(chuàng)新必然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因為“永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是一個巨大的寶藏。當“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輝映”,“永久”定然能夠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