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權(quán)
放線菌病是役牛的一種慢性病。病因是由于混在飼料中的金屬硬片或尖硬的稻麥稈、谷物芒刺刺破牛的口腔,病菌侵入組織而引起。主要特征是患部發(fā)生硬腫。病原有林氏放線菌和牛放線菌兩種。因病原不同,臨床癥狀表現(xiàn)各有差異。
一、木舌型 主要是林氏放線菌侵襲軟組織,常見于舌咽部,舌體腫硬,口流黏液,采食、咀嚼、吞咽、呼吸困難。嚴(yán)重時,舌腫滿口,形如木棍,故稱木舌,若不及時治療,可導(dǎo)致死亡。若侵襲到乳房,則呈堅韌腫脹或皮下有局限性硬節(jié)。
治療 可舌下通穴并放血,放血后用明礬水沖洗,然后用冰片3克,雄黃15克,硼砂30克,元明粉60克,共研細(xì)末,適量涂于舌上,1天3次?;螯S連25克,白芨、白蘞各30克,黃柏120克,共研細(xì)末,開水調(diào)和,裝入布袋,含于口內(nèi)。西藥內(nèi)服碘化鉀溶液,成牛每次4~6克,小牛1~3克,每天2次,用至腫脹消失為止。如出現(xiàn)黏膜潮紅、皮膚發(fā)疹、脫毛、消瘦,則減藥或停藥,改用下列中藥:黃芩、黃連、大黃、郁金、梔子、生地、玄參、連翹各30~45克,甘草25克、芒硝60克(后下),水煎,候溫灌服。
二、腫瘤型 主要是牛放線菌侵害骨組織,常見于上下頜骨腫大,呈腫瘤狀。病程發(fā)展緩慢,界限明顯;發(fā)展快的,牽連整個頭骨。腫大部初期疼痛,后期無知覺,時間一長,皮膚破口,流出黃色或白色膿液,形成瘺管,經(jīng)久不愈。如病牛下頜骨被破壞,則牙齒松動,采食、吞咽及反芻困難,體質(zhì)狀況惡化,逐漸消瘦而死亡。
治療 應(yīng)切開皮下膿包,消除膿液和增生物,用5%碘酒浸紗布塞入創(chuàng)口,1~2天更換一次?;蛟谀[脹部周圍用鏈霉素5克,分點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連用3次。或亂針刺患部,使其排出淤血及炎性物質(zhì),針刺后外涂魚石脂,效果也很好。中藥用黃芪、黃芩、桔梗、皂刺、梔子、連翹、豆根、花粉、地丁、蒲公英各30~60克,丹皮20~40克,水煎,候溫灌服,每天或隔天1劑,連服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