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并非“任理而無情”:王安石墓碑文淺析

2009-10-14 06:37:50
經(jīng)濟(jì)研究導(dǎo)刊 2009年20期
關(guān)鍵詞:王安石

張 程

摘要:王安石在創(chuàng)作墓碑文時力求從理性的角度對人物作出分析和介紹,然而,并非“任理而無情”。在他的墓碑文作品中,有對親人的沉郁哀思之情,對不遇之士的憐憫惋惜之情,對知己的悲惻痛悼之情。這些文章讓我們看到:王安石剛毅果敢、學(xué)養(yǎng)深厚之外,也有情深意長、哀婉真摯的一面。

關(guān)鍵詞:王安石;墓碑文;感情真摯

中圖分類號: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0-0241-02

作為一種功能性文體,墓碑文有相對固定的內(nèi)容和形式,成為一種社會交際的應(yīng)酬性文字。王安石在創(chuàng)作此類文章時一直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實(shí)錄原則。據(jù)實(shí)書之,這是古來一條重要的原則。陸游的《老學(xué)庵筆記》中有一則記載:“(王安石)作文通(沈遘)墓志,遂云:‘公雖不嘗讀書,或規(guī)之曰:‘渠乃狀元,此語得無過乎?乃改‘讀書作‘視書?!笨梢?王安石認(rèn)真嚴(yán)肅的寫作態(tài)度以及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筆法。二是行道原則。在《學(xué)士書》中王安石明確表示:炫耀子孫、官職之類俗套毫無意義,而應(yīng)該以“行道”來作為榮耀的標(biāo)準(zhǔn),即使“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茍不能行道,適足以為父母之羞。”但是,王安石并非“任理而無情”,在他的墓碑文作品中,有很多以情行文、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這些文章讓我們看到,在王安石這樣一個以剛毅果敢的政治家、學(xué)養(yǎng)深厚的思想家形象著稱于世的人物筆下,也有情深意長、哀婉真摯的一面。

一、為親情、友情寄托哀思

王安石是個既重友情、又重親情的人。在悼念友人的墓碑文中,發(fā)抒了對友人深切的哀思、懷念、同情與惋惜。

王令,字逢原,是北宋中期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王安石為悼念王令結(jié)撰了一篇墓志銘,就是后來他自己所說的“此于平生為銘,最為無愧”(《與崔伯易書》)的《王逢原墓志銘》。文章以強(qiáng)烈的感嘆和議論起筆,首先引用《孟子·梁惠王上》:“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钡脑拰Α笆俊毕铝硕x并加以闡發(fā),認(rèn)為孔子、孟子、伯夷、柳下惠是古代所說的“士”,然后引出王令,敘述與之相交、相崇、相知的過程和心情,對王令的文章、節(jié)行給予高度評價,從而與前文相呼應(yīng),把王令提到了和孔子、孟子、伯夷、柳下惠平起平坐的地位上,可見王安石對王令的厚愛深情。情愈深,痛愈重,恨愈長,最后一段銘文直指蒼天,反復(fù)悼惜,不勝憑吊之思,已然凄涼欲絕。前兩段幾純以議論行之,低回太息,文思倍加沉郁。

站在哲學(xué)思想的高度上評價墓主,是王安石志友人的獨(dú)特深刻之處所在。王安石為摯友王回所作的《王深甫墓志銘》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diǎn)。此文起首即舉王回生平,學(xué)問文章行治一括而盡,通篇純發(fā)議論,把王回和孟子、揚(yáng)雄這樣的古代圣賢作比較,以圣人之有傳襯王回之無傳,以圣人之有知(己)襯王回之無知(己),不僅把對王回的評價提升到古代圣賢的高度,而且見出王安石對友人早逝的痛惜之深。對這篇文章,茅坤評曰:“通篇以虛景相感慨,而多沉郁之思。”呂留良亦評曰:“曾、王之文深摯,如此篇言世無真知,說來真有千載之痛?!?/p>

又如,《寶文閣待制常公墓表》著重闡述常秩的道德品行,稱贊他“違俗而適己,獨(dú)行而特起”的獨(dú)立人格,對他的去世表現(xiàn)出深深的哀悼之情。在友道衰頹的現(xiàn)世里,王安石原本就“知音四海無幾人”、“陽春白雪和者少”,而他的故友、知交們一個個的先他而去,他的感情是猶為沉重的。情動于中而發(fā)于言,因此,他為友人撰寫的墓碑文常常是言辭質(zhì)樸而悲戚,情感真摯而動人。

王安石為親人寫墓碑文,在簡略概括其一生事跡時,多從學(xué)問、德行、孝友、才能的角度給予高度評價,或摧割呼號,不勝其悲,或入以深情,出以淡筆。

長兄王安仁于皇祐四年四月病故,王安石有詩悲悼:“百年難盡此身悲,眼入春風(fēng)只涕洟”(《宣州府君喪過金陵》)。在墓銘中,著重推介其兄學(xué)問完好,德行高尚的特點(diǎn),一開始就說:“先生七歲好學(xué)”,“讀書二十年”,緊接著便加以展開:“先生學(xué)完行高,江淮間州爭欲以為師,所留輒以《詩》、《書》、《禮》、《易》、《春秋》授弟子。慕聞來往者往往千余里,磨礱淬濯,成就其器,不可勝載。”(《亡兄王常甫墓銘》)通過江淮各州爭相請兄為師以及慕名者不遠(yuǎn)千里而來的事實(shí)有力地證明了兄長的確是“學(xué)完行高”的有德之人。這既是王安石著力揄揚(yáng)其兄的地方,又為下文的感嘆埋下了伏筆。一連兩個“嗚呼”,飽含悲情,慨嘆其兄有道德而不見于天下,有文章而不得傳,有母有弟而不得于生,無限凄切,一字一淚。最后一段接連呼號“痛其有已邪!痛其有已邪!”,“嗚呼,酷矣!極矣!”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王文濡云:“就傳不傳,而孳衍成文,一唱三嘆,饒有馀音?!泵├ぴ?“荊公以兄常甫才而不遇,故特于文章虛景相感慨,令人讀之有余悲?!?/p>

二、為懷才不遇者放聲一哭

“士不遇”是古往今來永恒的主題,這是封建時代許許多多士人共同的不幸。在那個弊端叢生的特定時代,很多人又不懂得趨時附勢,常常終生困頓顛躓,坎坷悲苦。因此,王安石的墓碑文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為懷才不遇之人撰寫的。此類文章一般在敘事點(diǎn)次中展開議論,慨嘆那個失意士人階層人們的不幸,感嘆深摯,悲涼無限。由于王安石自己一度沉淪下僚,切身體驗(yàn)很深,感慨起來尤為真切動人。同時,王安石的墓碑文滲透了濃郁的抒情色彩,融入了王安石自己的識見。他認(rèn)為士人的最好歸宿不是宦達(dá),而是才能得以展現(xiàn),這就把富貴看輕一著,從而顯出不得盡用的愈加可悲之處,對朝廷取士之成法的抨擊也愈顯強(qiáng)烈、犀利。

在《荊湖北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尚書屯田郎中劉君墓志銘》的末尾,他寫道:“初,君為范、富二公所知,一時士大夫爭譽(yù)其才,君亦慨然,自以當(dāng)?shù)靡狻R讯勥伭髀?抑沒于庸人之中,幾老矣,乃稍出為世用。若將以有為也,而既死,此愛君者所為恨惜?!庇衷凇豆?jié)度推官陳君墓志銘》中議論道:“其材與志如此,使天少假以年,則其成就當(dāng)如何哉?然無幾何得疾病,遂至于不起。嗟乎!此亦所謂未見其止而可惜者也。”此類人先天的姿質(zhì)美好卻早早逝去,美好的姿質(zhì)才華還來不及發(fā)展發(fā)揮,生命就被無情地奪走了,這是令人相當(dāng)遺憾的。王安石在這里為他們不幸的命運(yùn)嘆惜,感情真實(shí)而無奈,“天偶”之人完全主宰不了自己,這是無人可以解答的“天問”。

《泰州海陵縣主薄許君墓志銘》則就許平懷才不遇的遭遇生發(fā)出一段寄慨遙深的議論:“士固有離世異俗,獨(dú)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無眾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齟齬固宜。若夫智謀功名之士,窺時俯仰,以赴勢物之會,而輒不遇者,乃亦不可勝數(shù)。辯足以移萬物,而窮于用說之時;謀足以奪三軍,而辱于右武之國。此又何說哉?嗟呼!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這段議論借許平生發(fā),一開始卻不提許平,而是舉出了另一種貴于自守,超脫塵世,不同凡俗的士人。從某種程度來說,王安石本人的精神性格和這類士人是相通的。他們沒有一般人的貪鄙之求,不趨世希時,與時不合也是必然的。緊接著筆鋒一轉(zhuǎn),指出那些善于趨時俯仰的智謀之士雖然汲汲以求,但不遇者也是不可勝數(shù),許平就是這類士人的代表,他們的不遇也許更令人悲憫。既然二者都是不遇,那么還不如“離世異俗,獨(dú)行其意”好了。王安石在這里表現(xiàn)了他對當(dāng)時埋沒人才不合理社會制度的不滿,認(rèn)為這樣的制度是當(dāng)時不遇士人的共同悲哀,獨(dú)行其意也好,窺時俯仰也罷,仕進(jìn)的道路同樣的艱難,理想總是難以實(shí)現(xiàn),不平憤懣郁勃于字里行間,自家失意的衷曲隱隱顯露。對“離世異俗,獨(dú)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人生觀的肯定,表現(xiàn)出人格主體的堅韌抗?fàn)?、孤?biāo)獨(dú)步和執(zhí)著追求。

因此,劉大櫆認(rèn)為,王安石此類文章以議論行之,“感嘆深摯、跌宕昭朗”確是抓住了關(guān)鍵。王安石深情地贊美他們的才學(xué)智略,惋惜他們“天偶人觭”的不幸命運(yùn),嗚咽、欷歔、感慨悲愴,這也未嘗不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為千古懷才不遇之士一哭,為自己一哭。

王安石的墓碑文,敘事簡潔客觀,長于議論,能夠以情行文,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多沉郁之思。簡而周詳,淡而情深,以議論代敘述的特點(diǎn)使王安石的此類文章多有創(chuàng)格。他的感情較多地傾注在墓碑文中,對親人的沉郁哀思之情,對不遇之士的憐憫惋惜之情,對知己的悲惻痛悼之情,無不情摯意切,感人至深。

參考文獻(xiàn):

[1]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之臨川文鈔[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高步瀛.唐宋文舉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呂留良.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選:卷四[M].清康熙呂氏家塾刻本.

[4]王文濡.評校音注古文辭類纂[M].上海:文明書局,1924.

[5]周霞.王安石墓碑文管窺[J].現(xiàn)代語文,2007,(4).

[責(zé)任編輯 王 佳]

猜你喜歡
王安石
初夏即事
宋 王安石 行書楞嚴(yán)經(jīng)旨要卷
中國書法(2023年2期)2023-07-17 09:29:56
北陂杏花
兒童繪本(2020年4期)2020-03-23 09:36:58
梅花
王安石修改過王籍的詩嗎?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18
王安石的壞習(xí)慣
快樂語文(2018年15期)2018-06-05 01:34:05
元日
娃娃畫報(2016年2期)2016-06-01 19:29:21
王安石妙語拒賄
鄉(xiāng)音(2016年2期)2016-02-26 20:38:40
初夏即事
安义县| 巫溪县| 尚志市| 资中县| 罗田县| 邯郸市| 苍溪县| 无为县| 巴林左旗| 西安市| 大宁县| 华蓥市| 轮台县| 济南市| 馆陶县| 临江市| 光山县| 霞浦县| 临朐县| 大悟县| 大冶市| 得荣县| 旬阳县| 墨竹工卡县| 元江| 孟连| 白玉县| 利辛县| 林西县| 丹棱县| 遂溪县| 五莲县| 杭锦后旗| 乌鲁木齐县| 城口县| 麻阳| 长乐市| 双牌县| 宕昌县| 临猗县|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