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群 王 平
高等職業(yè)教育雖然具有很強:的職業(yè)定向性與應用性,但隨著終身教育、繼續(xù)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觀念的確立,高等職業(yè)教育開始從生涯規(guī)劃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完滿性發(fā)展,即注重把學生的智力、體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一個完善的人。為此,高等職業(yè)教育從單純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崗位能力向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種素質相融合的方向發(fā)展,以追求工具性價值、效用性價值和發(fā)展性價值的統(tǒng)一。即高等職業(yè)教育從培養(yǎng)單純的“技術勞動者”變?yōu)椤凹夹g人文者”。在教學中,筆者認為高職語文教學應有自身的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觀念上,逐步形成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心理機制、心理品質的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
高職語文的教學任務是:在高中語文教學基礎上,通過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進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們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文學修養(yǎng),進而內化、升華人文素養(yǎng)。
《新編高職語文》教材以“打好基礎、突出實用、強調能力、適當延伸”為基本要求;體裁靈活,風格各異,題材廣泛,貼近生活的“閱讀與鑒賞”是教材主干;選文方面,力求做到典范性、時代性和適宜性相結合是其特色;各類語文基礎知識、文學藝術及相關的基本常識、應用文寫作基本常識和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訓練是教材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高職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任務,在使用教材施教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突出素質教育,加強實踐能力訓練。按照教材以口語表達、閱讀、寫作三項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線,三項能力的訓練均按照語文應用技能的難易程度安排進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學練結合,學以致用,在練習中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fā),循序漸進地加強能力訓練,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2.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必須尊重學生,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價值。在現代的研究成果來看,在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能夠有所成就的諸因素中,智力作用充其量只占領20%,而在其余80%的決定因素中情緒智力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精神,在各項語文能力的訓練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創(chuàng)造精神。3.根據具體情況,分級教學。分級教學也稱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知識情況和需要而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是現代素質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由于高等院校的連續(xù)擴招,使得生源文化素質、綜合素質下降,同一教學班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差距過大,難以組織教學。進行分級教學,符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往往有這樣的情況,現實中的某一個問題,或者某一個問題的某一細節(jié),觸及了學習者大腦神經的興奮點,就會激發(fā)學習者的激情和巨大的潛能,所以真正能夠提高語文學習水平的途徑,在于改變學習者的準備狀態(tài)。準備狀態(tài)是指學習者主體的心靈、知識的認知結構。它是學習者所接受的知識和信息積淀、內化、升華以后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語文學習心理機制和心理品質。它外在表現形式就是語文運用能力與素養(yǎng)。這種“心理機制”和“心理品質”是可以培養(yǎng)和造就的。高職語文的教學觀念,理應注重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及知識的內化過程,幫助他們構筑更科學、更合理的語文學習心理機制。
二、在教學重點上.將逐步突出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及學生的心靈空間的拓展。
2001年發(fā)布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主張語文教學要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之敢看會看;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之敢想會想;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之敢說會說;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之敢寫會寫,還包括解放學生的空間和時間,留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高職語文,不同于高中語文和職高語文。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糾正錯別字、修改病句、分析選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上,就完全成了中學語文課,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語文水平的提高。高職語文與普通大學語文相比,在層次上應相對降低,弱化理性思辯內容,強化聽說讀寫的工具性功能,強化思維功能。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運用語言文字作為進行思維鍛煉的工具。
高職語文教學,應當突出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心靈空間的拓展:一方面是讓學生領會語文學習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思維活動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zhèn)鬟f大量的信息和多種多樣的觀點,從根本上提高他們創(chuàng)新的自覺適應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和胸襟。在這種知識和信息武裝下的語文運用能力,才充滿了主動性、活力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獲得自信、自強和成就感。
三、在教學方法上,逐步引進電腦技術、多媒體技術,采用“體驗式”、“問題討論式”、“案例分析式”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要培養(yǎng)能適應新世紀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單靠教師以講授為主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布道式”教學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改變教學狀況,以多種教學形式貫穿始終,激活課堂氣氛,把學生引到前臺,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主要的方法有:
1.強化問題意識的“問題討論式教學法”
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立足于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矛盾。能不能發(fā)現問題,如何分析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就成了語文教學的基本思路,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異精神的關鍵所在。愛因斯坦曾強調:“發(fā)現問題和系統(tǒng)地闡述問題,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為重要:解答可能僅僅是數學或實驗技能問題,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考慮老問題,則要求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這種“問題課程”不強調知識和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而是從那些多面性問題開始,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提問題,在提問題中學習。教材中有關“口語表達”序列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朗讀、解說、演講、辯論)的教學,通過演示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的教學音像資料,供學生觀摩,觀后評講并組織模仿演練。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包含在對學生語言運用技能提高的過程中。
2.注重學生親身體驗的“體驗式教學法”
“寫作”序列的教學,引導學
生走出課堂,直接參與社會實踐。如社會調查報告的寫作、新聞采訪活動等,都將大大增加學生與社會實際生活接觸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寫作活動的基本過程。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走人課堂,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參與學習過程的可能。多媒體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視聽輔助,它所展示的仿真環(huán)境。使學習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十分有利于喚起興趣、增加理解,加速學習者大腦的信息處理過程。以前的教學都是外在的,“而體驗式教學卻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種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個人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所得”。3.“案例分析式”教學法這是一種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教學法。案例教學先通過對具體情況具體事件的分析、思考、討論,然后作出多種答案,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答案的分析和評估,作出最優(yōu)選擇。它重視的不是正確答案的本身,而是得出最優(yōu)答案的過程。它迫使學生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感覺能力和反映能力,養(yǎng)成不依賴權威的良好心理。案例教學鍛煉學生在特定環(huán)境和特定條件下的實戰(zhàn)能力,這是學生最缺乏和最需要的?!伴喿x”序列的教學,可主要采用這一教學法,以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進行,力求運用觀賞與模仿相結合、借鑒與評析相結合、感性體驗與理性分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這些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具一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具有大量的“問題”和“案例”儲備同時,掌握多媒體必需的技術的前提下,才能勝任。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挑戰(zhàn)。
4.在課程設置上,將突破課時計劃的局限,逐步加強課程的開放性。
“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功能并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精神,幫助他理解一些科學原理并訓練他有應用這些原理的能力;幫助他培養(yǎng)普通的技能并鼓勵他對工作有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彪S著高職課程建設順應技術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重視學生技術倫理觀的形成,重視品性德行的陶冶,重視實踐智慧的養(yǎng)成。高職語文在課程設置上,將突破課時計劃的局限,逐步加強課程的開放性。高職的一二年級普遍安排基礎文化課,基礎專業(yè)課程安排較少。高職語文的教學,都安排在一二年級的教學計劃中,這樣,在學生未接觸專業(yè)課程之前,學生沒有初步的職業(yè)意識,希望通過語文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使學生成為“技術人文者”的目標,恐怕難以達到。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將突破課時計劃的局限,逐步加強課程的開放性。
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正在經受考驗??茖W技術的突飛猛進為所有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重要條件。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目前的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發(fā)展節(jié)奏,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