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給樹袋熊喂水
今年二月,由于高溫干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fā)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森林火災。過火面積達到40萬公頃,造成180多人死亡,燒毀房屋近2000棟,7000多人無家可歸;包括袋鼠和樹袋熊等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在內(nèi)的約100萬只野生動物被燒死,其中許多動物在大火到達之前就被炙烤身亡,根本來不及逃生。
在參與協(xié)助維多利亞州山火的救援行動中,消防志愿者戴維·特里在離墨爾本約150公里處的一片森林廢墟里發(fā)現(xiàn)一只從火海中逃生的受傷樹袋熊,并加以悉心照料。這只被工作人員親昵地稱為“薩姆”的樹袋熊緊緊抓住特里的手,迫不及待地吮吸著他喂的水。喝著清涼甘甜的救命甘露,它一改原來驚恐不安的神態(tài),變得異常溫順可愛。后來,“薩姆”被送往一個野生動物庇護中心,進行救治。特里喂“薩姆”喝水的感人場面被攝入鏡頭,在媒體刊登后引起廣泛關(guān)注。為了表彰他拯救樹袋熊的善行,世界善待動物組織亞太分部宣布向他頒發(fā)獎章。
給處于困境中的樹袋熊喂水,體現(xiàn)出人類的愛心。然而需要反思的是,這種對動物的關(guān)愛是否來得太遲了,而且遠遠不夠呢?
同樣是在澳大利亞,三年前舉行的溫布爾登網(wǎng)球公開賽中,一只小鳥突然飛進正在激烈比賽的賽場。不幸的是,一個高速飛行的網(wǎng)球擊中了它,小鳥當場落地身亡。接下來的一幕讓觀眾震撼不已:只見擊中小鳥的運動員馬上停止比賽,走到小鳥的跟前,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然后雙手合攏,為自己的過失表示懺悔。對生命的敬畏、對動物的友好,充分體現(xiàn)出人性光芒。
無論做什么事,重要的是心存善念。只有用一顆憐憫和痛惜的心,才能去溫暖另一顆心。世界不需要丑陋和卑微,能打動靈魂的,只有善良和純凈。愛潤澤萬物,惟有愛,讓我們與動物和諧;惟有愛,才會讓這個世界美麗豐滿。
為鳥類和蝸牛讓路
不久前,美國佛羅里達州溫特斯普林斯市一項投資8億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被迫中斷。說起來也許不可思議,停工的原因是人們在建筑工程不遠的一個手機信號塔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白頭鷹的巢,兩只白頭鷹在里面安家,塔頂距地面46米左右。根據(jù)有關(guān)規(guī)定,在白頭鷹的巢周圍183米的范圍內(nèi),不得出現(xiàn)任何大型建筑工程。美國人對白頭鷹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在18世紀美國發(fā)表《獨立宣言》6年后,美國國會便選中這種鳥為國徽的主要圖標,從此白頭鷹成了美國的國鳥。經(jīng)過40年的保護,白頭鷹不再是瀕危物種,美國政府已正式將其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劃除。盡管如此,白頭鷹仍然受到1940年美國國會頒布的聯(lián)邦法律保護,捕殺白頭鷹仍屬違法行為。
倫敦西部因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而有“英國加利福尼亞”的美稱,其中一片300平方英里的空閑土地被許多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看好,紛紛向市府提出建房申請。經(jīng)研究決定,政府計劃在此蓋房兩萬套,以緩解城市住房的壓力。
然而開工還不到一個月,卻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一紙有關(guān)取消建房計劃的文件發(fā)到了開發(fā)商手上。他們的迷惑不解和憤怒惱火可想而知,一致要求對這種朝令夕改的行為做出解釋。而市府的答復簡單明了:這里棲息的鳥類理應得到尊重。
原來,有關(guān)部門在開發(fā)前期曾對這個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過一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里不但生長著大量的石楠樹和其他植物,而且有包括森林云雀和夜鶯在內(nèi)的多種鳥類在此安家落戶,筑巢生活。從保護動植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發(fā),政府毅然放棄建房,為鳥讓路。
無獨有偶,蝸牛在新西蘭也備受關(guān)懷。索里德公司是一家能源企業(yè),在新西蘭南島的斯托克頓煤礦采煤。一天,礦工們在作業(yè)時突然看到一種稀有的蝸牛出現(xiàn)在他們的工作面。由于這一意外的情況,采礦被立即中斷。公司在得到礦工的報告后,高層領(lǐng)導馬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停止在那個工作面采煤,選擇從另一個方向掘進。
索里德公司此舉不但使生產(chǎn)成本猛然增加897萬美元,而且工期也給耽誤了19個月。不少人認為,為了不打擾這些蝸牛而繞開其生存地,太不值了。但是公司負責人所持的觀點正好相反:“即使損失再大,也不能歸咎于蝸牛,因為它們原來就生存在那里,是真正的‘主人,我們絕不能巧取豪奪?!?/p>
動物無言,而人類有知。人類固有的博大和高尚正是在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與動物的相濡以沫中得以完整的體現(xiàn)。
成全“鵝船之戀”
明斯特城位于德國西北部,明斯特動物園邊上有一個名叫“阿湖”的人工湖,通過一段水道與園內(nèi)相連。湖水清澈,草美魚肥,吸引著不少鳥類前來棲息落戶、嬉戲玩耍。2006年5月,一只雌性黑天鵝在遷徙中不幸掉隊,只好孤獨地留在阿湖里生活,人們親切地叫它“彼得拉”。
不久,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彼得拉”將一只天鵝形的白色踏板船引為知己,總喜歡跟在它后面,在湖水中倘佯。游客把船開到什么地方,它就會跟到那里?!氨说美迸腔苍谟未車?形影不離。顯然,黑天鵝將這只天鵝形白色游船當成了自己的“戀人”,深深地“愛”上了它。
“彼得拉”與天鵝船相愛,成為明斯特的一大景觀,被傳為美談,經(jīng)媒體報道后,有上百萬人前去觀看,相關(guān)的紀念品和有關(guān)“錯配戀情”的音樂光盤一度暢銷。在明斯特市民看來,黑天鵝和“白天鵝”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已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個獨特象征。
動物園讓“彼得拉”享受極高的“待遇”,有飼養(yǎng)員專門護理照顧它,促進它與天鵝船的“戀情”升溫。按照慣例,所有的游船冬天都要停在船庫里,以防船體變形或受損。但是看到黑天鵝即使在攝氏零度以下的氣溫里仍然堅守在天鵝船邊這動人的一幕時,動物園工作人員于心不忍。園長親自指揮把它和天鵝船順著水道引進到明斯特動物園里的池塘,一起過冬。
“彼得拉”的一片癡情深深地感染了前來游覽的人們,他們總會帶上一些它愛吃的谷物和新鮮沙拉,讓它吃飽喝足。坐在天鵝形白色踏板船上的游客會有意地減速行駛,以便“彼得拉”能更好地與自己的“愛人”相依相伴。
2007年7月,一只白色的雄性疣鼻天鵝來到阿湖做客,“彼得拉”喜出望外。它終于找到真正的“白馬王子”,獲得了真愛。然而白色的疣鼻天鵝只與“彼得拉”相愛了8個月,便不辭而別,遠走高飛了。黑天鵝因此傷心不已,表現(xiàn)得焦躁不安。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只好再次將“彼得拉”送回到游船“戀人”身邊,希望它能夠早日撫平感情的創(chuàng)傷,再續(xù)昔日的“戀情”。
“鵝船之戀”的故事之所以美麗動人,在于黑天鵝“彼得拉”那份執(zhí)著的愛,在于讓黑天鵝“彼得拉”有愛并能夠相愛的人們所付出的那份純真的愛心。
有益的啟示
宋代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 物吾與也?!币馑际钦f人們是我的兄弟,動物(萬物)是我的朋友。張載所說的物,包括了一切生物。動物是人類親密的朋友,人類是動物信賴的伙伴。動物和我們是同一個星球上的一家人,我們生命應該是平等的。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同類,愛護動物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地球上沒有了動物,就如藍天沒有了白云;地球上沒有了動物,那將是一個沒有活力的世界;地球上沒有了動物,生命就沒有了動力。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里才見到今天的動物,不要讓人類成為最后一種動物。
一個文明的社會也應該是愛護動物的社會,反對虐待和殘害動物必須成為社會正義的一部分。一個國家的道德是否偉大,可以從其對動物的態(tài)度看出。今天,愛護動物,尊重生命,反對虐待動物,反對各種殘酷食用和利用動物的陋習,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正逐漸地成為人們的共識。依照科學和自然的法則生活和發(fā)展,人類和地球上的生靈才有長久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