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當代詮釋

2009-09-25 09:46:16
學理論·下 2009年7期
關(guān)鍵詞:孔子

卞 康

摘 要: 孔子認為大多數(shù)人包括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犯上作亂、“放于利而行”的人都是“喻于利”的小人,需要付與獻身精神“喻于義”的君子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以制服他們,從而達到恢復周禮的目標??鬃雨P(guān)于社會需要擔當?shù)懒x的精英和大多數(shù)人由自身利益出發(fā)走向道義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義;孔子

中圖分類號:I20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7-0177-02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里仁》,以下只注篇名)是人們談論孔子義利觀常引用的話,一般解釋為君子關(guān)注道義、追求道義通達,小人關(guān)注利益、惟利是圖。還有人說這是孔子對剝削階級的美化和對勞動人民的污蔑,因而持絕對否定態(tài)度。筆者認為,這些說法雖不無根據(jù)但都失之簡單,故作一深入探討。

孔子視野中經(jīng)常喻于利的小人

“喻于利”是指自身利益特別是物質(zhì)利益成為行為動機的基本出發(fā)點。不過,孔子講“喻于利”并非一般地講人的趨利,而是講那種突破統(tǒng)治集團的義的規(guī)范肆意妄行的趨利。以當代視角審視,孔子所講的“喻于利”又有兩種情況:

第一,廣大勞動群眾都是“喻于利”的。作為被剝削壓迫的對象,廣大群眾對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義的原則不可能采取積極支持認真遵循的態(tài)度;作為被排斥在社會政治、管理活動之外的社會群體,一般群眾缺乏充分了解社會各種利益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處理基本情況的條件,更不可能對統(tǒng)治階級提出的義的道德原則有深刻的把握,從而決定他們不可能采取超越一般直接利害的社會道義標準來支配自己的行動;貧困境遇、現(xiàn)實生存壓力更使大多數(shù)人只能以自身直接利害來判斷是非善惡;在各種關(guān)于義的主張莫衷一是爭論的社會背景下,廣大群眾雖然也有自己關(guān)于義的是非觀念,但處于高度分散狀態(tài)、不代表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他們沒有機會形成系統(tǒng)共識并以自己的義去與統(tǒng)治者義的主張抗衡,更不可能使自己的主張上升到社會輿論的主導地位,所以其主張的義就不可能以抽象的道德意識形態(tài)形式而只能以與日常爭取自身利益活動的形式來表現(xiàn)。只有在農(nóng)民起義中下層群眾才有可能明確地提出“等富貴,均貧富”那樣義的原則,這種時候他們也同樣能自覺地做到以階級大義為重并義無返顧。對于這種實現(xiàn)另一種義的主張,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上的孔子當然不可能認同,所以其基本判斷就只能是“小人喻于利”。

第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犯上作亂者和“放于利而行”(《里仁》)的成員更是“喻于利”的。如果說孔子對前一種小人“喻于利”還能表示某種寬容和理解的話,那么對后一種人則是無比痛恨和毫不留情的??鬃由谂`制開始崩潰、封建制開始興起的春秋末年,他耳聞目睹了臣弒君、子殺父、“禮崩樂壞”、“邪說暴行”不斷發(fā)生的現(xiàn)實,站在奴隸主貴族立場上,他把發(fā)生原因主要歸結(jié)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人們突破周禮即傳統(tǒng)等級制、分封制、世襲制約束私欲的膨脹。他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季氏》)孔子的一生,就是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奮斗的一生。他認為要恢復周禮,主要靠成功地超越了自身私欲而“喻于義”的君子壯大力量去制服那些擁有一定實力和地位、原先就是奴隸主階級統(tǒng)治集團成員又“喻于利”的小人。在一定意義上,孔子的看法并不錯,因為歷史上封建制取代奴隸制,雖然根本原因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和奴隸們的反抗斗爭,但領(lǐng)導這個變革得以實現(xiàn)的新興地主階級成員決不是胸懷進步理想并勇于獻身的志士仁人,而是利欲熏心的勢利小人,至少從整體看不能不是如此。恩格斯說:“在黑格爾那里,惡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借以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這里有雙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種新的進步都必然表現(xiàn)為對某一種神圣事物的褻瀆,表現(xiàn)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從階級對立產(chǎn)生以來,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quán)勢欲成了歷史發(fā)展的杠桿,關(guān)于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和資產(chǎn)階級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持續(xù)不斷的證明。”①

孔子心目中應當喻于義的君子

馬克思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guān)。”②剝削階級及其成員當然也不例外。與后來極端重義輕利的儒家后學不同,孔子并不諱言包括物質(zhì)利益在內(nèi)的利益。其一,孔子把富民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白舆m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把給人民帶來富裕看作道德教化的前提。其二,孔子將能不能給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作為評判政治得失的基本標準。子貢說:“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憲問》)其三,孔子還直言對富裕生活的渴望:“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p>

然而,孔子又清醒地認識到基于統(tǒng)治階級物質(zhì)利益需要的義的需要。“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可見,孔子重視利益但主張要“喻于義”,而不能簡單地“喻于利”,他要求站在統(tǒng)治階級根本和長遠利益的立場考慮問題:“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季氏》)

按照孔子的觀點,在亂世中要維護和保障整體、根本、長遠的利益,統(tǒng)治階級最需要的是能擔當其道義的主體,即能超越“喻于利”而“喻于義”的君子。君子的道義擔當,如果歸結(jié)起來又有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選擇、詮釋、捍衛(wèi)義并以那義為標準實際處地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二是身體力行地做踐行義的表率?!白雍毖岳c命與仁?!?《子罕》)孔子一生向?qū)W,就是希望能成為“喻于義”并實際擔當統(tǒng)治階級道義的君子;四處游說,就是為了尋找占據(jù)當權(quán)地位并具有這種政治覺悟的君子;開辦私學,就是為了培養(yǎng)這樣的君子??鬃诱J為君子應當“以義為質(zhì)”(《衛(wèi)靈公》),具有統(tǒng)治階級道義擔當?shù)挠X悟:“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并且,他對君子控制局面和道德表率的作用充滿信心:“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孔子強調(diào),為擔當?shù)懒x,君子應準備承受普遍的不解和常人難以應對的困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 他還樹立了一個合格君子榜樣的顏淵:“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在此同時,孔子也非常講實際,他告訴學生做君子并不總要一味苦行,反倒能夠獲得更大利益上的滿足:“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wèi)靈公》)

按孔子論斷,可將人回應義利歸為四種境界:其一,“放于利而行”(《里仁》)。這種境界著眼于物對自身的有用性來決定取舍,是發(fā)自趨利本能的決定方式。其二,利義綜合判斷。即不僅著眼于物的有用性,而且考慮爭取它可能產(chǎn)生的對自身利害全面性的后果,如果爭取它可能遭到制裁或遭到非議以至輿論譴責繼而更大程度損害自己的利益,也會放棄或改變自己的行為。“小人喻于利”指的就是大多數(shù)人面對利益作出決定通常處于前兩種境界。其中第二種境界是先考慮利,再考慮義可能對利造成什么實際影響從而被動地服從義,雖然道德境界不高,但畢竟還是由利走向了義。其三,“見利思義”(《憲問》)。面對利的誘惑能夠自覺地以社會道義衡量,無條件地遵循道義做合乎道義的事情,如此就對義的態(tài)度講已經(jīng)達到君子的境界了,然而這種人還不是孔子心目中完全意義上的君子。追求達到這個境界,不過是為后來提升到最高境界創(chuàng)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條件。其四,見義勇為??鬃幼⒅鼐拥赖氯烁竦呐囵B(yǎng),從根本上講并不是為了敦風化俗,不是為道德而道德,而是為了恢復周禮。道德必須服從和服務于政治。具體地說,孔子認為需要有一小批真正意義的社會精英,他們通過自身長期的道德人格修養(yǎng)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靠強大的道德人格魅力,既爭取民眾的人心更爭取當權(quán)者的人心,從而最終掌握到政治統(tǒng)治的權(quán)力,再以此為杠桿重新建立起符合周禮的社會利益關(guān)系格局,如此才是孔子講“喻于義”的最終歸宿和義利關(guān)系把握的最高境界之所在。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7頁,199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頁.

(責任編輯/王麗君)

猜你喜歡
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家教世界(2021年16期)2021-06-21 08:45:56
孔子愛書
快樂語文(2021年9期)2021-05-06 02:19:38
孔子的一生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4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慘童年
孔子避雨處
孔子在哪兒
南宁市| 林芝县| 蒙阴县| 三都| 东台市| 正宁县| 凯里市| 连城县| 广元市| 怀远县| 蓬溪县| 元氏县| 上犹县| 石柱| 都昌县| 河南省| 桂阳县| 玉林市| 屏山县| 崇左市| 即墨市| 讷河市| 灯塔市| 通化县| 建水县| 新密市| 灵寿县| 上思县| 井陉县| 龙山县| 新源县| 遂平县| 南郑县| 西乌珠穆沁旗| 霍林郭勒市| 哈巴河县| 海门市| 清新县| 鹿邑县| 乌兰浩特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