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中國婦女向來聰慧好學,才氣橫溢,在文學史上譽為“掃眉才子”者屢見不鮮。
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掃眉才子筆玲瓏,蓑笠尋詩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風蝶笑東風?!?王鴻《柳絮泉》)詩中的“掃眉才子”系指李清照。她是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能詩善詞,擅長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詩的前兩句贊其文才,后兩句評其人品:“清麗其詞,端莊其品。”不愧一代文宗作女師,有《漱玉詞》傳世。
“掃眉才子”出自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萬里橋邊女校書,琵琶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痹娨馐?成都萬里橋邊的女校書郎薛濤,在琵琶花叢里閉門隱居。有文學才能的姑娘可不少,卻都不如她!薛濤是唐代宗時的女詩人,很小便聰黠,八九歲就會吟詩。相傳其父在庭院中指梧為題,自賦《井梧吟》兩句:
“庭院一古桐,聳干入云中。”吟畢令薛濤續(xù)完,她應聲吟道: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其文思敏捷不亞于陳思王七步吟。十九歲時,薛濤就與當代文職官員們飲酒賦詩,做了官方的樂妓,深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的賞識。她在韋皋府中,常與唐代叱咤風云的將領牛僧儒、裴度、武元衡及詩人元鎮(zhèn)、白居易、杜牧等賦詩唱和。武元衡于唐憲宗元和二年繼韋皋任西川節(jié)度使時,濤已38歲,武器重她的文才,上奏朝廷,請授予她校書郎的官職。雖未正式授予,但事已傳開,在歷史上便出了名,故人們常稱薛濤為女校書。這里且錄武、薛唱和詩各一首以饗讀者。
武元衡到西川就任時,有感于蜀地道路之艱難,途經嘉陵時,寫了一首七絕《題嘉陵驛》:
“悠悠風旗繞山川,山驛空蒙雨似濺。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更上青天?!蔽涓叭魏?濤和了一首七絕《續(xù)嘉陵驛詩獻武相國》:“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江山?!痹娨?武元和二年曾任宰相,故稱相國。第一句因武詩末句引出新意——別說到蜀地難行如上青天,聽我為您唱《蜀國弦》吧,蜀地有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這樣著名的人物,又有著清流的錦江和雄偉的玉壘山供您游賞?!妒駠摇窞榱汉單牡凼捑V當太子時所寫成的樂府詩,內容先寫蜀地山川險峻,后寫成都的歌舞迷人。薛濤以此勸勉武別光嫌蜀道艱險,可成都有美好的山川和俊雅的風流人物足資慰懷。
武任西川節(jié)度使時,詩人王建常與武唱和,故王又通過武結識了薛濤,彼此亦多有唱和。“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就是頌和薛濤的。自此以后,常用“掃眉才子”稱譽有文才的女子。例如清代程麟《此中人語·瑤生女史》:“有《秋閨詞》四絕,清麗纏綿,不愧掃眉才子”?!皰呙疾抛印背J∽鳌皰呙肌?“秋風團扇,寄與掃眉,非沉溺煙花之比。”(清余懷《板橋雜記·軼事》)
自漢以來堪稱掃眉才子的女子甚多,日本亦有民謠歌道:“掃眉才子眾三千,萬里橋邊起講筵。”(郁達夫《日本謠》之八)我國古代著名的女才子就有:
西漢班婕妤:班況女,少有才學,成帝時選入后宮,立為婕妤。著述不少,多散失,僅存《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
東漢班昭:班彪女,班固妹,和帝時應召入東觀藏書室,任皇后和妃嬪教師,繼班固續(xù)完《漢書》,著有《女戒》七章、《東征賦》等。
后漢蔡琰:蔡邕女,字文姬,博學多才,知音律。漢末大亂,為董卓部將所虜,歸獻匈奴左賢王,曹操以金璧贖回再嫁董祀。著有騷體一首、《悲憤詩》五首及琴歌辭《胡茄十八拍》等。
漢代的卓文君:卓王孫女,文學音樂修養(yǎng)很深,善鼓琴,文君新寡,司馬相如到卓氏家做客,彈奏《琴歌》,文君諳悉是《鳳求凰》,便私奔相如。晚年相如與文君住在長安近郊的茂陵,欲買茂陵姑娘做妾,文君奮筆寫了一首五言詩《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躞蝶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便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簇簇。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p>
意思是說相如有了二心,要和他分手。相如讀罷深受感動,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晉代謝道韞:謝安侄女,聰識有才辯。值天雪,安問:“何所似也?”安侄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钡理y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后世因稱“詠絮才”。
前秦蘇惠:竇滔妻,滔到襄陽做官,另有寵姬,彼此音信斷絕,蘇惠很感傷,就織錦為回文詩,表達思夫之情,派人專程送給竇滔。詩句反復顛倒都讀得通,可得詩幾千首,叫做《璇璣圖》,滔讀后思念舊情,就把蘇惠接到襄陽,彼此更好了。唐時武則天曾為《璇璣圖》詩作序,說她“才情之妙,超古邁今。”
諸如晉代的左芬,左思妹,工文詞,有答兄詩書及雜斌、頌數十篇;南朝劉令嫻,著有《祭夫文》,原有詩集,已散失,僅存詩十余首;五代花蕊夫人,王建妃,有《花蕊夫人入宮詞》九十余首;五代朱淑貞,能畫,善詩詞,有《斷腸集》詩、詞傳世;元代薛蘭英、薛惠英姐妹,皆秀穎能詩,有詩數百首,號《聯(lián)芳集》;明代方孟式有《紉蘭閣前后集》傳世;清代文靜玉、孫云風、錢韞素、程惠英、侯芝、顧太清等等,盡皆聰慧善詩詞,均有詩稿問世。
至于歷代的宮妃佳人、歌妓婢女有文才者更是不計其數,何止三千!倘若不因封建禮教的桎梏,女子步入科場,定會有上千的進士,上百的女狀元。但歷代的掃眉才子大多意不適,且不說文中的李清照、薛濤、蔡琰等人,單就選入皇宮的才女佳人就可見一斑。歷代的封建君主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欲,都派人到民間選美女。這些美女十二三歲入宮,“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但大多是“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像武則天、楊貴妃那樣“三千寵愛在一身”者,屈指可數;像王昭君那樣主動提出和蕃的幸運者也微乎其微。至于曹雪芹筆下的賈元妃,雖然皇帝恩準省親,光宗耀祖,好不顯赫,然而那生離死別的場景也好不慘然,且賈府自元妃省親之后家事便衰落——樂極生悲,極盛必衰!而數以千萬計的美女,也是有文才的“掃眉才子”諳悉詩文,她們朝歌夜弦做“三宮”、“六院”的宮人,不僅見不著自家的親人,連真正的男人也難看到,更不要說接觸外人了。于是這些宮女,這些有血有肉的女子因長久不得與外人接觸,無以婚配,深感孤寂、愁苦,其中大膽的宮女就用各種機會寫詩文寄托憂思,紅葉題詩便成了他們傳遞信息的信物,有的竟因此而找到了有情人,在嚴酷的封建羅網中僥幸成了眷屬。例如:
唐玄宗天寶年間,著名詩人顧況在洛陽,一次與三位詩友在上陽宮附近游玩,無意中發(fā)現(xiàn)從上陽宮御溝流出的水中有一片大梧葉,上面隱約有字。顧況撈起仔細一看,葉上題了—首五絕:
題洛苑梧葉上 天寶宮人
—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
聊題—片葉,寄與有情人。
詩意:我自從進入幽深的皇宮以后,年復一年都見不到春天(姑娘愛情的春天)。無可奈何只有題詩在這片梧桐葉上,寄給世間有情的人。
顧況看見此詩,同情宮人的不幸遭遇,便也拾一片桐葉題了—首充滿同情的七絕:
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去 顧況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里斷腸時。
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意義:春天歸去,深宮里花兒凋落,黃鶯也感到悲傷,這正是上陽宮女斷腸之時。雖然皇上恩典,準許御溝水東流,可便在葉上題詩想寄給誰呢!
第二天顧況就在御溝上游將題詩桐葉放入水中,讓它隨水流入上陽宮。十幾天后,顧況的朋友又在御溝下游撈得了一片題有詩句的桐葉,拿給顧況看:
又題天寶宮人
—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
自嗟不得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詩意:題有詩句的一片桐葉隨水流出了禁苑,是誰帶著這無限情意寫了和詩。嘆息我還不如水波中的這片桐葉,它還能乘著春光流到人間。
唐代的宮女最多,也盛傳類似的紅葉顥詩,良緣巧合的故事,這是人們寄予宮女的美好心愿而已。
歷代美女千千萬,掃眉才子意不適。
王繼紅,貴州銅仁師范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