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純寶 陳鳳英
摘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經(jīng)常與學生談話交流,但能否達到教育人、鼓勵人的目的。卻因談話的內(nèi)容、方式不同而效果相差甚遠。本文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從抓其“心”、創(chuàng)氛圍、書信交流等方法,談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體會和經(jīng)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班主任;談話;溝通;技巧
中圖分類號:G4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4-0124-01
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溝通是了解學生情況、心理狀態(tài)、思想波動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管理班級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在現(xiàn)實工作中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就需要班主任老師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和交流溝通的方法。
一、談話要抓住學生的“心”
不同的談話對象,其心理表現(xiàn)不同。如果遵循其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了解到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就會使談話的效果事半而功倍。比如在考試成績發(fā)布后,成績好的學生就會有愉悅的心理,這時就可以找他談話,并且開門見山指出他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于他心情舒暢、情緒較好,他會主動把近期的學習情況以及考試時的心理狀態(tài)都告訴你,這有助于解決他身上的缺點。通過分析也會使他看到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可以實現(xiàn)的。對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缺乏進取精神的學生,平時就要多關(guān)心、多愛護。要善于利用其家庭中出現(xiàn)的暫時困難或與“朋友”之間出現(xiàn)的矛盾,以此作為切入點與其談心。談話時態(tài)度要真誠、語氣要和藹,幫助他解決實際問題,讓他感受到班主任沒有放棄他,更沒有拋棄他,從而激勵他振作精神。
一個班集體四五十人,人人不同“心”,班主任要抓住學生的“心”很不容易,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觀察、記于心中、善于歸類,為今后的工作做好鋪墊,也會避免以后談話的盲目性。
二、要學會創(chuàng)造談話的氛圍
談話要成功,必須讓學生感到自然、平常,就象是朋友之間嘮“家常”,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他們共同度過一些特殊的時間。比如每周一次的大清掃、運動會等。去年夏天,筆者所在的學校對校舍進行了維修,把辦公用品都搬到了操場上。在新生報到后,筆者就利用這次勞動的機會,親自上陣搬桌椅、卷柜等,兩人搬不動就四個人每人一個角。邊勞動邊與學生聊天,了解了他們的愛好、對學習的態(tài)度,了解了學生以往的學習情況,更了解到部分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個別學生的“劣跡”。同時也把自己以及科任老師的情況傳遞給了他們。這次勞動使我掌握了很多信息,為接下來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當你和學生一起做平常事、普通事,親自參與其中,讓學生覺得你不是班主任而是他們中的一位“同學”時,學生就會認識到你是一位真正平等待人的班主任。另外在談話時,要把心思放在你所做的事情上,不要正面直視你的學生,不要專注于一個話題,談話內(nèi)容要雜、要廣泛,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談話氛圍。
三、要尊重學生,允許學生有自己的隱私
談話交流是了解情況、收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揭示真象、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他不同于批評。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時更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把握好分寸,在與學生交談時態(tài)度要隨和,語氣要委婉,語調(diào)要親切、自然,情感要真摯。不要逗弄或取笑學生,特別是有他人在場時,要就事論事,切忌舊事重提,特別是學生曾犯過的錯誤。因為這樣會觸痛他的自尊。威脅到他的自尊,就會使學生與你產(chǎn)生距離,甚至逆反心理,學生也就不會敞開心扉。與你真心溝通了。要注意維護學生的隱私,學生不愿談時決不可勉強。但是尊重學生并不是不談缺點,維護隱私并不是不揭短處,只不過我們可以利用班會集體談話,公開但不點名,可直言不諱亦可委婉含蓄。
四、學會運用書信溝通
這是我倡導學生與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溝通的一種方法。學生總有些話對老師說不出口,或者是當面對老師時不知如何開口,這時就可以把要說的內(nèi)容寫出來。這種方式不用直接面對任何人,不用注意老師的臉色和反應,是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真實可信,還可以讓人反復品味、琢磨。筆者的學生就用這種方式被捧得很“高”,說筆者個頭不高,長的不帥,卻是他至今遇到的最好老師。更重要的是他在信中指出了我的弱點和不足,說筆者“心太軟”——在班級管理中獎的多、罰的少。學生的這些“書信”讓筆者進一步認識了自己,也使師生關(guān)系更加和諧融洽。鑒于此種方法的有效性,后來筆者又采用了變通的短信等方式與學生進行談話溝通。
談話交流時不能只班主任談,學生聽或回答問題,班主任更要學會傾聽,要學會配合學生的談話,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高紀輝,劉修春,梁世昌,德育理論與實踐[M],大連:連理工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習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