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立 李 敏
《兔子,跑吧》的作者是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他曾于1964年和1987年兩次獲得全國圖書獎,并于1987年獲得了普利策獎?!锻米?,吧跑》這部作品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樣一個主題——個人和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以及社會對人性的壓抑。作者將主人公個人的困惑與時代的危機巧妙地結合起來,反映了美國戰(zhàn)后社會變化、人生的迷惘。厄普代克所關注的題材大都是描寫市郊中產階級的生活,文風細膩而略帶嘲諷。他曾在《拾零》中寫道:“中產階級的家庭風波、對思想、動物來說如謎一般的性愛和死亡、作為犧牲的社會存在、意料之外的歡樂和報答、作為一種進化的腐敗——這些就是我的主題”。中產階級代表著美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作者把小說小物置身于白人城鎮(zhèn)或郊區(qū),讓他們生活在物質上豐裕而精神上痛苦的環(huán)境之中。通過他們,厄普代克試圖為我們提供一副美國當代生活的畫卷,探索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抗爭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以揭示社會生活的奧秘?!锻米樱馨伞氛沁@樣一部作品。
一
《兔子,跑吧》的故事發(fā)生在1959年3月至6月。小說的主人公哈里曾因籃球場上的敏捷和矯健贏得了“兔子”的綽號,然而厄曾代克運用此名卻有他獨特的寓意:哈里采取了“一種兔子的人生觀,一種躲閃逃避的態(tài)度——按本能沖動自發(fā)行事,不假思索,擔驚受怕,因此外號為兔子?!碑敃r哈里是個26歲的青年,他每天的工作是在商店里推銷廚具……
哈里的多次“逃跑”是他對20世紀50年代美國平庸生活不滿和抗議的表示。由于不堪忍受婚后家庭生活的無奈和社會責任的重負,他以“逃跑”的方式來表明自己與社會的決裂,這是他唯一能夠采取的反抗方式。但是他的“逃跑”只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而不是積極的抗爭。因為他不知道該向誰反抗,更不清楚自己的最終追求目標是什么。所以他為了擺脫社會而進行的努力只能是徒勞的。
戰(zhàn)后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許多人眼里,20世紀50年代,可以稱為“太平盛世”。國內經濟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人民生活安定,家庭觀念牢固??墒巧a力的突飛猛進和市場的極度繁榮并不能掩蓋人們內心的騷亂、懷疑和不安定因素。傳統(tǒng)的道德準則、價值觀念以及對前途的樂觀情緒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人們拋開傳統(tǒng)的思想,更加注重物質上的享樂。人存在的價值和人的命運何去何從很明顯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哈里也感受到了一種動蕩和不安。由于受到當時盛行的家庭觀念的影響,即只有結婚生子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然而婚后生活的平庸與乏味又使他陷入困境。他意識到了自己生活的空虛,甚至迷惘和恐懼,也不甘心沉淪下去,然而又找不到出路。只有盲目地跑來跑去,結果使自己不斷地墮入怪圈。因此“跑”對于哈里來說具有雙重含義:一是“逃避”,這是他對抗現(xiàn)實的一種人生姿態(tài);二是“追求”,此時哈里對美好生活還存在渴望和期待,還沒有完全放棄。
二
除了上文對“兔子”本人及行為的分析,我們還應該關注文本所涉及到的宗教主題,作者本人在談到這部作品的意義時也指出:“《兔子,跑吧》有意從神學(宗教)的角度來審察人的困境………”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宗教立場出發(fā),探討厄普代克如何在作品中展現(xiàn)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社會中世俗生活與宗教之間既對立又融合的關系。雖然厄普代克沒有指明“兔子”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但是綜合分析作品中的各種矛盾,我們可以看到他所暗示的出路:在現(xiàn)代社會中,要保持對傳統(tǒng)宗教的信仰很難,比較合理的途徑是把世俗生活與宗教信仰結合起來,走世俗化宗教的道路。“世俗化宗教”這一概念產生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時西方學術界把在社會功能上近似于宗教的非宗教現(xiàn)象稱為“非宗教的宗教”或“世俗宗教”。通過解構“非宗教的宗教”這一看似悖論的話語就可以看到世俗化宗教的真正涵義:第一個“宗教”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宗教,蘊涵著神圣與世俗的絕然對立,而第二個“宗教”則是傳統(tǒng)宗教與世俗生活互相妥協(xié)的結果,預示著神圣和世俗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狄克(Gerard Deker)認為宗教世俗化是現(xiàn)代化的必然產物,而哈維·考克斯(Harvey Cox)則把世俗化歸因于西方城市文明的興起與發(fā)展。不論持何種觀點,神學家們都對宗教的發(fā)展前途表示悲觀。正如考克斯所闡述的那樣,“世俗化”意味著“人擺脫宗教和形而上學的監(jiān)護,將視線偏離其他世界,轉向現(xiàn)在這個世界以及這個時代。”而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對神圣與世俗的關系在當代美國社會的表現(xiàn)進行了探索,作品的主人公“兔子”就是抗拒世俗與神圣絕對對立觀念的典型。神圣與世俗的辨證關系在作品中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以“兔子”為代表的世俗生活的神圣化;二是以埃克里斯為代表的神圣的世俗化。當然,這兩個方面并非絕對分開,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
厄普代克是美國文學史上把性愛和宗教體驗揉合在一起的小說家。作為世俗生活一部分的肉體享受本是宗教絕對排斥的對象,但是在《兔子,跑吧》中,厄普代克卻賦予了它宗教意義,把性愛體驗當成探索宗教神秘的途徑,這樣前者就成了一種具有神圣意義的行為。露絲象征的是信仰的對立面——虛無,而她的職業(yè)(妓女)也為教堂所不容。因而,“兔子”的信仰引起了她的不安,她質問道:“那么,你既然相信,現(xiàn)在又來這兒干嗎?”“這有什么不行?你以為你是魔鬼撒旦還是怎么著?”顯然,露絲已把自己視為撒旦的同謀,上帝的敵對者。但是,“兔子”卻很自然地把兩者結合起來,他在露絲家里充滿信心地祈禱。這一具有宗教意義的行為把神圣的因素帶進了露絲世俗的領域。并且,在與露絲的性愛中,他并不注重從露絲那兒獲得的肉體上的歡愉,反而將其視為一次對精神領域的探索,“他對她們的肌膚沒有留意,他想要做的是揉碎她的心,把它揉進自己的心里,去完完全全地安慰她”。不過,他從露絲那兒體會到的只能是虛無,無法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他們越來越激動,可他卻覺得不對勁。雖然緊緊貼在一起,他們仍是各不相干的肉體。”總之,無論是毫無信仰的露絲,還是庸俗不堪的簡妮絲都彰顯了“兔子”行為神圣的一面。在現(xiàn)代社會中,“兔子”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人類在物質社會中的異化,避免導致無可挽回的信仰危機。
杰克·??死锼故嵌蚱沾嗽谧髌分兴茉斓谋皇浪谆说哪翈熜蜗蟆Mㄟ^他的言行以及他與“兔子”之間的對比,厄普代克深刻地揭示了傳統(tǒng)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絕對領導地位,而日益與世俗生活結合起來。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一個幾乎失去了神性特征的牧師。他第一次出現(xiàn)就與世俗連在一起:他開著綠色車子,停車時違反交通規(guī)則,“他嘴里叼著支沒點燃的香煙,白色的香煙襯著白色的衣領,這車窗的畫面可不太莊重”。他的吸煙同“兔子”的戒煙形成對比,是世俗的一種表現(xiàn)。他的住所也與傳統(tǒng)牧師相距甚遠,“兔子”第一次到他家里,就覺得“這兒的格調過于輕快,與牧師的身份不相稱;“兔子”認為,牧師們都住在蓋木瓦的黑色城堡里。這一切都顯示了物化社會對牧師生活的影響。在后來的交往中,他又發(fā)現(xiàn)??死锼闺m身為牧師,卻無法感覺到上帝的存在,是個沒有多少宗教信仰的人,他從基督教里得到的安慰甚至比“兔子”還少。他的牧師的職責似乎也局限于調節(jié)家庭糾紛之類瑣碎的事情。因此,從任何意義上來說,??死锼挂巡荒鼙环Q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牧師,從文中埃克里斯和克魯本巴赫的直接對話,也反映了厄普代克本人在宗教問題上的矛盾心態(tài):一方面,身為基督徒,他不希望看到傳統(tǒng)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衰落以致消亡;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認傳統(tǒng)宗教在新的形勢下,必然要變通以求發(fā)展。
從上文分析可看出,哈里是神圣的世俗化,??死锼故鞘浪椎纳袷セ?,但哈里和??死锼苟荚噲D在神圣世界和世俗生活之間尋找一種平衡,都想要把難以觸及的神圣世界在現(xiàn)實的物質世界中展示出來,都意在把社會生活中的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結合起來,從而解決在充滿物欲的現(xiàn)代商品社會中人的精神信仰與物質享受之間的沖突與矛盾。正如小說所寓示的那樣:跑,不僅意味著處于困境中的人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逃避,更意味著對走出困境的途徑的探索。
參考書目:
[1]約翰·厄普代克《拾零》,英文版,紐約諾普夫公司出版,1975年.
[2]劉海平,王守仁.新編美國文學史:第4卷[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3]五曉朝:《宗教學基礎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p10.
王立,李敏,四川理工學院外語系教師,從事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