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片段寫作練習:從時間上看,三五分鐘即可,十分八分也行;從篇幅上看,三言五語不嫌短,兩段三段不嫌長;從題目設計上,宜小不宜大,應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文章內容上看,可獨立成篇,也可是整體文章的一個“零件”;從表達方式上看,可以記敘、議論、說明,也可以描寫、抒情??傊?,因為寫作目的的單一性,往往是扣住中心,各顯其能。
如果把日常片段寫作練習比成美術中的技巧的話,可以追求以下境界:
1.白描:用墨線勾勒物象,不著顏色者往往稱之為“白描”。在寫作中,這種方法,學生更易掌握,學生把所見所聞所感真實的記錄下來,只要能為中心服務,突出人物特征,不加修飾即可。如魏巍《我的老師》中寫蔡蕓芝老師的外貌“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痹偃玺斞浮短僖跋壬分袑懙溃骸捌鋾r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這樣的肖像描寫是如實記錄,雖然文字不多,但特征明顯,有過目不忘的效果。這種手法多用于寫人。
2.寫真:亦稱“傳神”“寫照”。杜甫詩云“將軍善畫蓋有神,偶逢佳木亦寫真”(《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這種寫法要求形神肖似,形象能躍然紙上。如《王藍田性急》中寫道:“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于地取內口中,噬破即吐之。”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突出了王藍田性急的特點。在具體的片段練習中可以引導學生用多種描寫方法來嘗試刻畫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質。
3.寫意:亦稱“粗筆”,“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注重表現(xiàn)意態(tài)神韻來抒發(fā)作者的意趣和思想感情。正所謂形散而神不散,筆法縱放、大開大合,而線索清晰,中心明確。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保ɡ畎住秾⑦M酒》)兩句詩從時空的夸張上凝練的表達了人生短促,青春不再的感嘆。學生在寫作時也可借助不同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4.工筆:亦稱“細筆”。要求寫作時細致入微:像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寫人寫事,像用放大鏡一樣抒情、議論,像在顯微鏡下一樣記敘、描寫。一沙一天地,一花一心境。
5.連環(huán)畫:運用多幅畫面連續(xù)描述一個事件或故事發(fā)展過程的繪畫形式。即在作文提綱的基礎上,可以針對文章的每一部分進行斟酌、加工、潤色,然后再連綴成篇。
片段寫作前,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命題意圖,看清文體要求,直奔主題。教師對學生進行片段寫作訓練,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提示開頭法。教師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作為文章的開頭,如:“少年的心像……”、“假如我是校長……”、“說句心里話……”等。這些開頭的設置,讓學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覺,寫起來也得心應手。因為這樣的開頭能寫真話、訴真情,所以學生互相交流的積極性很高,非常容易引起彼此的共鳴。
規(guī)定主題法。學生就一個問題展開辯論,各抒己見,爭得面紅耳赤是常有的事情。教師應把握時機,明確正反雙方的觀點,引導學生進行書面表述,做到論據(jù)恰當,條理清晰。再如:同一文字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可能提煉多個觀點,可引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寫個道理方面的片段或事實方面的片段。
限制修辭。近年來“仿句”練習因其運用靈活而備受青睞。這種片段練習方式絕大多數(shù)有限制修辭的成分。學生經過多次練習,會熟能生巧,在寫作中能有意識的運用修辭方法來表情達意,是其語言上的一個飛躍。
特定情景法。設定情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感體驗,調動記憶發(fā)揮想象進行寫作。如“運動會的一幕”、“雨中小景”、“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等情景的設定,留給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
總之,從興趣出發(fā),重視日常片段寫作練習,幫助學生將作文這只“攔路虎”變成他們的“寵物”應是所有語文教師努力的方向。
李雪松,河北省承德市第十六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