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林
[摘要]目的:探討復方甘草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方法:將104例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與對照兩組,每組52例。治療組給予復方甘草酸治療,對照組給予苦參素針治療。結(jié)果: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治療后較治療前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TA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ALT、AST、TBIL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PTA值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1個月HBV-DNA轉(zhuǎn)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關(guān)鍵詞]慢性乙型肝炎;復方甘草酸;苦參素 [中圖分類號]R373_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b)-084-02 HBV-DNA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治療方法較多,但效果往往不佳Ⅲ。復方甘草酸(stronger neo-minophagen C,SN-Mc)含甘草的皂苷成分,由甘草次酸和2分子葡萄糖醛酸組成,具有保護肝細胞膜、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病毒、防治肝細胞癌變及抗肝纖維化等多種藥理活性。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療方面,SNMC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為了進一步探討復方甘草酸在治療慢HBV-DNA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其相關(guān)機制,本文進行了如下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人民醫(yī)院2008年4月~2009年2月感染科門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HBV-DNA均為陽性,符合2000年西安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shù)會議診斷標準。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齡32~69歲,平均(46.5±7.7)歲。按入院次序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5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治療前肝功能指標、病程、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shù)后均先給予綜合護肝治療。包括肝復肽、還原型谷胱甘肽、門冬氨酸鉀鎂等,3 d后復查肝功能。治療組52例,給予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日本米諾發(fā)源制藥株式會社生產(chǎn),批號:H20050185)8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52例,給用苦參素針(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503004)0.6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個月為1個療程。 1.3觀察項目 主要有,①患者的癥狀、體征:如乏力、惡心、腹脹、黃疽、水腫等。②肝功能指標: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fAST)和總膽紅素(TBrL)的變化,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的變化。治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計數(shù),尿常規(guī),心電圖及腎功能,并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1九圣升血4統(tǒng)計學處理 臨床檢測指標均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X2及t檢驗。 2結(jié)果 2九圣升血1肝功能與PTA的變化 兩組者的ALT、AST、TBIL治療后較治療前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TA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ALT、AST、TBIL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PTA值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變化 治療后1個月對照組有1例(1.9%)HBV-DNA轉(zhuǎn)陰,治療組有5例(9.6%)HBV-DNA轉(zhuǎn)陰,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皮膚過敏,對癥處理后未影響臨床治療。對照組有1例出現(xiàn)水腫,2例皮疹,均未影響治療。兩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O.05)。 3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傳染性強,預后差。因此在乙型肝炎的早期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法,抑制乙型肝炎向中期或晚期發(fā)展,對改善預后很重要。 復方甘草酸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質(zhì)——甘草酸(甘草甜素)為主要成分,具有抗感染、調(diào)節(jié)免疫和保護肝細胞膜等作用,文獻報道其還具有誘導產(chǎn)生干擾素的作用。復方甘草酸苷保護肝細胞的機制是通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斷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階段的代謝水平,使得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質(zhì)無法產(chǎn)生,起到抗感染作用,從而保護了肝細胞膜。實驗表明,復方甘草酸苷不但通過阻斷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階段的代謝水平、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及抑制補體經(jīng)典途徑的激活而具有抗感染作用,而且主要有穩(wěn)定細胞膜的作用,可使肝細胞凋亡減輕,并且能使變形肝細胞恢復以及使未受損傷的肝細胞得到保護,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復方甘草酸苷也可以通過抑制補體經(jīng)典途徑的激活而具有抗補體活性,降低炎性反應。另外,它還是一種具有“雙向”作用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可以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已知的甘草酸有2個差向異構(gòu)體,即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β-甘草酸對補體經(jīng)典途徑有強力的抑制作用,而對旁路途徑無抑制作用,故復方甘草酸苷可選擇性抑制補體經(jīng)典途徑的激活,從而直接發(fā)揮抗感染作用。本文結(jié)果表明,采用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與對照組相比,ALT、AST和TBIL復常速度快,尤其是對AST的改善尤為明顯,這表明復方甘草酸苷對肝細胞及線粒體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對肝組織炎癥有較好的控制能力。在不良反應觀察方面,該藥不良反應較少、輕微,治療組僅有2例出現(xiàn)輕度皮膚過敏,經(jīng)對癥治療后恢復正常,無須減量或停藥,不影響臨床療效。在治療中,對于乙型肝炎病重的患者,如常規(guī)劑量達不到滿意的療效,可采用增量用藥的方法(復方甘草酸苷用藥量增至100 ml/d),可取得良好效果。復方甘草酸苷突然中止后可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再度上升,故大量給藥時不能突然中止,停用靜滴后,可繼續(xù)口服片劑,逐漸減量并維持一段時間,以保證轉(zhuǎn)氨酶不反跳。 總之,復方甘草酸苷療慢性乙型肝炎,不僅可取得滿意療效,而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為安全有效藥物,能有效降低慢性肝炎患者發(fā)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