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亦蕉
“13億人里,像我這種遭遇的,又有多少呢?”張至璋的故事折射出60年來的歷史印跡和社會變遷。
臺灣詩人余光中寫過一首著名的詩叫《鄉(xiāng)愁》,他把鄉(xiāng)愁寄寓在郵票、船票、墳?zāi)?、海峽之上。而臺灣作家張至璋的大陸尋父故事,正巧也和船票、郵票、海峽、墳?zāi)惯@四個意象有關(guān),或許觸發(fā)他千里尋父并堅持到底的力量正是這濃濃的“鄉(xiāng)愁”。
“我7歲離開大陸,離開父親,是母親撫養(yǎng)我長大,要說跟父親有很深的感情,也說不上。年輕的時候感覺不到,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這種至親的牽扯、親情的感動,越來越深地纏繞著我……”張至璋或許是臺灣能體味到“鄉(xiāng)愁”的最后一代,他的下一代已經(jīng)完全沒有這樣的情感了,所以大陸尋親必須由他自己來完成。
帶著深深“鄉(xiāng)愁”的還有寫過《城南舊事》的作家林海音,小英子的故事正是她當(dāng)年在北京生活的回憶。1990年,兩岸開放后,林海音在離開42年之后重回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她的故居看一看。張至璋是林海音的女婿,正是岳母林海音一句“兩岸開放了,你們怎么就不設(shè)法找老太爺呀!”點醒了他的責(zé)任。而當(dāng)張至璋1992年尋父受挫準備放棄時,“你不找誰找?”也是岳母的鼓勵促使他堅持下來,繼續(xù)在13億人中大海撈針,終于在2001年取得了突破,完成心愿。
張至璋感慨萬分:“親情是單純的,親情是沒有什么別的因素可以來取代的,一個人生下來,他的父母跟子女之間的這個聯(lián)系一直是不會斷的。我有我的太太和孩子,我有這個親情,但是在我整個一生里面缺了一個角,很重要的一個角就是我的父親,而且我不知道父親在什么地方,一直到我頭發(fā)白了開始掉了,我才慢慢把他找出來?!睆?zhí)淖纣惻恳舱f,他是要“把失去的那一塊補回來,人生才圓滿”。
“13億人里,像我這種遭遇的,又有多少呢?”張至璋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小說《鏡中爹》,折射出60年來的歷史印跡和社會變遷。做過新聞主播的張至璋操著一口非常標準好聽的國語,沒有一點閩南腔,他現(xiàn)在定居澳大利亞,偶然回到臺灣,開口與人說話,別人會誤以為他來自北京,讓他忍俊不禁。
三張船票和意外失散
1949年,上海十六鋪碼頭,7歲的張至璋隨著母親和二姐登上了開往臺灣的中興輪,父親張維寅就在碼頭送別,當(dāng)時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天竟成了他們的訣別?!拔夷赣H是舊式婦女,她生我已經(jīng)40歲了,還裹過小腳,我姐姐比我大9歲,當(dāng)時是假設(shè)我父親隨后也要跟著來的,所以我們出來的時候沒有帶很多東西,只有個柳條箱。有些東西父親留著,他跟我母親說,‘要不你帶著鬧子先走,然后我父親帶我姐姐跟著來。后來因為搞到了三張票,就說‘你們就一起走吧,我隨后來,很偶然。”因為沒有想到就此永別,所以張至璋與母親離開父親的時候是匆忙隨意的,沒有抱頭痛哭,沒有依依不舍,甚至沒有特別記住離開那天的場景。然而,命運就被這偶然改變了。
張至璋的大姐夫陳浩然當(dāng)年在南京國民政府工作,1946年參加接收臺灣,就留在了臺灣,大姐也跟來了。所以他們到了臺灣后,準備暫住臺北大姐家,然后等父親來。父親張維寅是大學(xué)畢業(yè)生,在當(dāng)時的臺灣應(yīng)該不難找工作。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一住就住了8年,直到二姐結(jié)婚才搬去二姐宜蘭的家。這最后一張船票父親再沒有弄到,跟他們的通信也在半年后中斷了,從此渺無音訊。
“爹和我們只通了兩三封信,每封都寥寥數(shù)語。還囑咐我們沒事不要通信,要通信也要由南京秦狀元巷的一位李先生轉(zhuǎn)交。娘保留著爹最后一封信?!睆堉凌罢f,當(dāng)時他搞不懂,為什么父親50歲了,還要進“大學(xué)”。后來90年代在找尋爹的過程中才知道,他是作為國民政府的公職人員進了華東人民革命大學(xué)改造學(xué)習(xí)。而根據(jù)張?zhí)淖纣惖倪h親——居住在南京的秦萼芬找到的一張張維寅進華大時填的履歷表,他把出生年月和妻兒的名字都改了,大女兒索性沒有填,“瞞報”的原因可能是怕大女婿在臺灣政府里面工作,會有牽扯。但是他又在妻子下落一欄里填了“在臺灣女婿家閑住”,仔細的人會看出表中的矛盾。
張至璋母子到臺灣沒帶上什么錢和家當(dāng),生活很大程度上依靠大姐一家,6個人擠在兩室一廳的房子里,很清苦。張至璋離開父親時年歲還小,日子久了漸漸習(xí)以為常,只是在作文比賽填表時,父親一欄不知如何下筆。母親就教他,寫上“陷大陸,失去聯(lián)絡(luò)”。這七個字,“雖是寫給別人看到,但是卻明示我,沒什么指望了?!?/p>
為了母親
“據(jù)我記憶所及,我母親幾乎很少主動談到我父親的事。她應(yīng)該已經(jīng)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折磨,但對我一個小孩子就不多說了。也許是她的內(nèi)心已經(jīng)掙扎過了,后來平靜了,也許是她不想讓這個事在孩子的成長中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睆堉凌罢f當(dāng)年母親還有姐姐肯定也努力過,想找到父親,托人從香港轉(zhuǎn)信等等,但沒有用。因為父親是北京人,但后來在南京工作,而父親唯一的弟弟在天津,兩個妹妹都出嫁不聯(lián)系了,北京的老家早沒人了。所以后來她們只能放棄了。
1990年,張至璋接母親去澳大利亞家里暫住,曾談起過父親,并詢問母親是否想回大陸。“我想知道她數(shù)十年來對這件心事,心底究竟怎么想。娘聽了這句話,沒回答,看著窗外,臉上沒表情,略停一會兒,搖搖頭,沒說話。我心中有點內(nèi)疚,因為都這么多年了,娘早已把我們家的分離看成宿命,套句臺灣現(xiàn)代的話,娘已把它看成‘歷史共業(yè),因此我這樣問她想不想去大陸,是在挑起無奈的往事,是在刺激她?!?/p>
“1992年是我自己去大陸找父親的,我沒有告訴母親。那次結(jié)果沒有找到,后來(1995年)我就此寫了一篇短文《鏡中爹》,母親也沒有看到。我也是故意不讓她知道的,那時她已經(jīng)90多歲了,我不想刺激她。她是在1996年去世的?!敝苯哟偈箯堉凌?992年回大陸尋父的是岳母林海音,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還是他的母親張郝劍珠。
“在情感最脆弱的時刻,在與大姐生離死別之際(大姐張礪1981年因腦溢血去世),娘哽咽自語,‘維寅怎么不在呢?在娘去世前的一段日子里,神智已有點恍惚,她總叫著我的小名‘鬧子。從醫(yī)院回到二姐家,娘以為這個似曾相識的家,是離開大陸前南京豐富路的家,看見墻上我的照片竟然說,‘是誰把你爹的照片掛在這兒的?在她生命的最后記憶里,在她的心底深處,還想念著父親。……娘的晚年,使我強烈希望找到爹,哪怕找到的只是一段歷史?!碑?dāng)然,除了母親和親情,張至璋承認自己也有一點好奇的心理,想挖出自己的身世。
1992年回大陸尋父的時候,張至璋已經(jīng)做好了父親可能已經(jīng)過世的心理準備,因為他如果在世,都超過90歲了。張至璋重回南京舊居,卻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43年的變遷,連門牌號碼都不一樣了,那些似曾相識的院落早已物非人亦非了。然后他根據(jù)父親
的最后一封信去秦狀元巷找轉(zhuǎn)信的李先生,當(dāng)然李先生早已過世,只碰到他的表侄,而這個后輩什么都不知道,線索徹底斷了。后來秦萼芬奔走弄來的華大兩頁影印件,讓張至璋擁有了父親的筆跡和他當(dāng)時的照片,這就是此次尋父嘗試的最大成果。
大海撈針
“我母親林海音自己13歲失去父親,所以她一直特別同情張至璋這樣父子失散,也一直鼓勵我們再去找?!毕淖纣愓f。1999年,夏祖麗為撰寫《林海音傳》到大陸追尋母親足跡,在南京見到了江蘇文藝出版社的張昌華,張昌華對張至璋的尋父故事很感興趣,發(fā)表了《鏡中爹》一文。由于稿費匯出不便,就用這
筆錢在當(dāng)?shù)氐膱蠹埳峡橇艘粍t尋人啟事,當(dāng)時張至璋想父親如果在世已近百歲,二叔也已97歲,找百歲老人的希望太渺茫,不如就找堂弟(二叔的兒子)張靖璋吧,張昌華代為聯(lián)絡(luò)人??菍と藛⑹潞?,張至璋并不抱太大希望,因為這就像大海撈針。果然,一年過去了,也沒有任何消息。
然而,2001年的一天下午,張至璋在墨爾本家里接到了一個來自中國的長途電話,電話那頭就是堂弟張靖璋,經(jīng)過短暫的詢問確認后,兩人終于相認。張靖璋告訴他,他還收藏著一封張維寅剛退休時寫給自己的父親張惟辰(即張至璋的二叔)的信。那是1973年,還在“文革”動亂中,所以張惟辰接到信后就撕毀了,扔了。張靖璋看到了,卻把它撿起來,拼湊好,藏了起來。沒想到,藏了近30年后,信終于傳到了關(guān)系最重要的人手中。當(dāng)收到這封破破爛爛的信,看著那與華大履歷表上完全一樣的字跡,張至璋終于確定找到親人了。
從這封信中,張至璋了解到父親后來一直生活在上海,是上海機床廠的工人,退休時非常貧困,竟然連一趟路費都難籌措,所以要特地寫信詢問自己的弟弟,是“北歸”,還是留在上海。“父親當(dāng)年填表時把年齡改小了六七歲,是長遠考慮,為了工作和生存,那是1950年,只知道自己走不了,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那么既然改了,以后就改不回來了,所以他退休才會晚了這么多年。退休后南北進退兩難,雖然還在‘文革中,父親只能冒險求助于弟弟。那時他還不知道,二叔已經(jīng)腦溢血,癱瘓在床,而且還被批斗,自身難保?!弊詈?,得不到回音的張維寅只能選擇留在上海。
堂弟還告訴張至璋,大伯張維寅在50年代曾來天津與張惟辰見過幾次,但都是偷偷在旅館相會。直到1966年“文革”爆發(fā),張靖璋才第一次見到來家中暫避風(fēng)頭的大伯。這些訊息讓張至璋心里如波濤翻滾,久久不能平息。父親為什么會從教員變成工人?“文革”中是否受到了迫害?父親留在上海后生活如何?最后的日子怎樣度過?
其實,促使張至璋、張靖璋兄弟相認
的,有一個重要人物——童女士。當(dāng)時,正是童女士打電話告訴聯(lián)絡(luò)人張昌華,說找到張靖璋了,但是她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肮烙嬎亲霭踩ぷ鞯模诓槊鲝埦歌吧矸莺螅蝿?wù)已了,可以隨時結(jié)案,因為促進兄弟團圓并非她的職責(zé)??墒撬齾s告訴了聯(lián)絡(luò)人張昌華,這位女士,該就是像她自己所說的,要做件好事,使分開了半個世紀的親人,能夠重聚??墒俏覀円欢ㄒO(shè)法找到她,謝謝她。后來張昌華幫助我們找到了她,也見了面,很和善、很樸實的女人,講話親切。她說她找比較方便,工作之便?!乙灿龅竭^幾次這樣的事,證實了我們的猜測。”
這真有點像電影中的情節(jié),一個安全局的人在監(jiān)聽過程中,對監(jiān)聽對象產(chǎn)生了興趣,并且暗中幫助他們;或者說一個郵遞員在送信的過程中,對寄信人和收信人的故事產(chǎn)生了興趣,并最終介入其中。童女士是張至璋尋父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當(dāng)然整個過程就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每一個人都很關(guān)鍵。
“我就記得一個名字,張靖璋,什么都沒有,最后卻終于找到了。心里面很感激,這些人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他們那么熱心。我這一路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的父親,拼湊成一個具體的父親的形象,再也不是鏡中爹了。這也是一個尋覓的過程?!睆堉凌罢f,上海對他來說,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分離是在上海,找到是在上海,父親去世也在上海。
上海三天:父親最后的日子
就在找到童女士后一個月,張至璋和夏祖麗一起飛往中國大陸,此行夏祖麗還有一個目的是完成父親的傳記《何凡傳》,而張至璋的首要任務(wù)當(dāng)然是尋父。“上海是找爹的重鎮(zhèn),因為爹在上海機床廠工作很久,在那兒退休后,住在浦東,這些地方非親身前往探索,無法明白就里。此外張靖璋住在上海,我們‘兄弟倆當(dāng)然要會面?!?/p>
考慮到父親給二叔最后的信中所說的浦東至善路早已不存在,張至璋決定還是從上海機床廠入手??墒遣痪镁蛡鱽硐?,上海機床廠退休人員名單中查不到張維寅的名字?!拔业谝环磻?yīng),父親是不是改名字了。可是隱隱又覺得不可能。”只是這條重要線索又斷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冥冥中自有天意,正當(dāng)張至璋夫婦覺得沒有希望時,有消息傳來,之前托人在戶籍登記中尋找有了結(jié)果,竟然找到了二十幾年前的至善路12號,戶主就叫張維寅!“2001年到上海的時候,三天內(nèi)事情急轉(zhuǎn)而下,水落石出。極富戲劇性。先是廠里沒找到,以為完了,結(jié)果第二天接到電話,說父親結(jié)婚了,找到了最后住的地方,還找到了后人朱龍根?!毕淖纣愐膊唤袊@道。
朱龍根是張維寅晚年的老伴高老太太的外孫,他很熱心,當(dāng)天就帶著夫人、妹妹、妹夫等人一起來賓館見張至璋,還帶來了他收藏著的“公公”(即張父)留下的五本筆記本,全是摘抄和圖畫?!爸忑埜罩@五個小本子也不容易,就像張靖璋收著那封破破爛爛的信一樣,他們不會預(yù)料到以后會碰到我,他們當(dāng)時只是出于好奇或者其他原因為自己留著。冊子上有我父親的DNA,很寶貴?!?/p>
看著他們隨意親切的談笑,張至璋覺得當(dāng)年他們一定與父親很親近,“我本來以為父親就這么孤苦一生,沒想到最后他還結(jié)婚了,有了個伴。我想這是個好事,父親最后有人送終了,也是安慰。朱龍根告訴我,他們把公公運到龍華火葬場火化,之后還吃了豆腐飯,做了七七??上菚r沒有照片,否則我就可以看到父親晚年的樣子了。朱龍根講公公很愛干凈,我記得母親也說過這個。我忽然領(lǐng)悟,他們與爹相處比我久,認識爹比我深,我,是在從這些陌生人身上去認識自己的父親!”
與朱龍根的談話中,張至璋了解到父親最后的日子與母親一樣,也一直思念著自己的親人。在最后一兩年,他特別想念臺灣,還常常拿出大女兒的照片看。1979年,“文革”結(jié)束兩年,張維寅78歲,半年內(nèi)寫了四封信,寄到他僅知的30年前女兒在臺灣的舊址,以及臺灣省政府,或是干脆寫給大陸政府,懇求幫忙聯(lián)絡(luò)。一封封的信發(fā)了出去,都沒有回音,令他心情郁悶,最后腦溢血加胃出血去世,這時離他的80歲生日只有一個星期。
張至璋得知父親當(dāng)年的骨灰并沒有落葬,第二天,就與朱龍根一起去龍華殯儀館。但是得到的回答卻是:骨灰三年沒人認領(lǐng),就運到海邊,集體深埋。雖然沒有
找到骨灰,但張至璋卻見到了當(dāng)年的“火化申請書”,上面蓋了申請死亡火化單位的戳記。還是張靖璋仔細,發(fā)現(xiàn)戳記繞著一圈的字是“上海鍛壓機床三廠革命委員會”,這就是說張維寅最后的工作單位并不是“上海機床廠”(這只是父親自己在信中的簡稱),而是“上海鍛壓機床三廠”,之前完全找錯了!
于是,張至璋一行找到了上海鍛壓機床三廠。走進父親曾經(jīng)工作了10年的小樓,張至璋心情非常激動。在那里,他們見到了一位認識父親的周姓領(lǐng)導(dǎo)。從周先生的介紹中,張至璋得知父親晚年是工廠淬火車間的工人,但是“文革”中并沒有受到迫害。周先生說,“熱處理間雖然辛苦,張維寅年紀大,分配擔(dān)任最輕松的裝箱工作。年紀輕的站在他前面,淬煉鍋爐里燒紅的扳手。他的工作是最不累的。……你放心,‘文革時張維寅沒事,沒人去斗個不說話的老頭?!彼€說,張維寅退休不久就結(jié)婚了,大家都為他高興,老伴是人介紹認識的,“只記得張維寅說過,她什么都好,就是文化水平不高?!?/p>
二叔是“潛伏”特工
后來,張靖璋幫忙從鍛壓機床三廠復(fù)印了張維寅的檔案,可以看到,張維寅晚年輾轉(zhuǎn)幾地換了十幾個工作。當(dāng)年他從華大畢業(yè)后,曾在上海的一所中學(xué)教書,可是不久就調(diào)去東北師范大學(xué)實習(xí),后來留在東北先后在幾個中學(xué)當(dāng)教師。1956年又回到上海,在一所工廠里面當(dāng)廠校教師,1960年起正式調(diào)至上海鍛壓機床三廠。一開始他在財務(wù)科工作,可是不知為什么從1961年起就被調(diào)至車間當(dāng)工人了,從成品間到包裝間直到最艱苦的淬火間。張靖璋解釋,按照張維寅的經(jīng)歷并對照當(dāng)時歷史背景,“把他送上生產(chǎn)第一線,在當(dāng)時是合理的現(xiàn)象,成為‘光榮的工人隊伍里的一分子”。
然而,張至璋卻明白,這個轉(zhuǎn)換正發(fā)生在“文革”爆發(fā)前夜,“文革”中父親就一直在最艱苦的淬火車間。1966年張維寅跑去天津向弟弟求助時,正是他被調(diào)至淬火車間才半年,就因為“頂不住了跑出來,暫避一時”??墒窃诟蟮臎_擊和災(zāi)難面前,這些都算不上“迫害”了。
真正公認遭受迫害的,是張至璋的二叔張惟辰。如果綜觀張惟辰的經(jīng)歷,就是熱播電視劇《潛伏》里余則成的翻版,只是沒有假婚這一出而已。解放前,張惟辰在天津電信局做局長的佐理員??箲?zhàn)期間該局長是國民黨遠東情報中心的主任,張惟辰客居局長家中,公開講因他的毛筆字和文學(xué)功底好,為局長的子女做家教,實際上是情報中心的譯電員。電臺就設(shè)在局長家中,搜集華北戰(zhàn)區(qū)日本軍事情報,發(fā)到八路軍的冀中根據(jù)地。遠東情報中心明為國民政府的商業(yè)情報組織,暗為中共地下情報站,局長為共產(chǎn)黨特工。
“以前只知道二叔寫得一手好字,不明白抗戰(zhàn)期間為什么他在天津、南京、重慶之間奔波,原來他是個情報員!我們的家族里竟然出了個‘特工!”張至璋說,剛聽張靖璋說起二叔的情況,他也萬分驚訝。
據(jù)張靖璋介紹,1949年以后,張惟辰在天津郵電管理局任新局長的秘書,后任總務(wù)科長?!拔母铩北l(fā),因為“國民黨遠東情報中心”的經(jīng)歷,張惟辰被當(dāng)作“國民黨特務(wù)、歷史反革命”揪了出來,掛牌子批斗。后又被送往五七干校,終因年齡大體力不支和高血壓、腦溢血癱瘓在床。“即便如此,此后的三四年里幾乎每月都有不少的來人‘調(diào)查取證,拍桌子砸板凳,揮舞切菜刀逼問父親的大有人在?!?/p>
1977年,張惟辰?jīng)]有等到平反就因腦溢血去世,數(shù)月后,遲來的平反信到了張靖璋手中,上面承認張惟辰1948年參加革命,是共產(chǎn)黨干部。
岳父岳母
“我們年紀已經(jīng)不小了,我們的兒女更不可能來找了。一定要在我們這一代完成這個尋父的責(zé)任。我們不查,就沒有了?!睆堉凌昂拖淖纣愑袃蓚€兒子,一個在美國做電腦方面的工作,娶了個美國女孩;一個在歐洲為聯(lián)合國工作,娶了個挪威女孩。所以,他們的第三代注定是混血兒。夏祖麗說,現(xiàn)在大家都是地球村、世界人。
張至璋有一對名人岳父母,岳父何凡(夏承楹)是報人,專寫社會專欄;岳母林海音是臺灣著名作家,《城南舊事》的作者。“我和祖麗是1968年朋友聚會時認識的,1970年結(jié)婚?!睆堉凌爱?dāng)年畢業(yè)于政大法律系,后一直從事新聞工作,曾任華視主播并去美國采訪福特總統(tǒng),1986年全家遷往澳大利亞墨爾本定居,在新聞工作之
余,還搞一些創(chuàng)作?!拔覐男【统?春畏矊懙纳鐣?,很佩服他,沒想到他竟成了我岳父,人有時想不到會‘中獎?!睆堉凌伴_玩笑道。
夏祖麗介紹說,林海音1948年30歲時離開北京去臺灣。她非常想念北京,離開北京就好像離開了“乳娘”。最后一瞥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屋頂?shù)木G色琉璃瓦。10年后林海音開始寫《城南舊事》,1960年出版?!八桥_灣苗栗人,去臺灣等于回到家鄉(xiāng),她的第一故鄉(xiāng)是臺灣,她心靈的故鄉(xiāng)是北京。當(dāng)年,我們也是到上海坐中興輪去的臺灣,我那時只有1歲,母親全家都走了,只有一個三妹還留在大陸。母親寫過一篇文章,叫《三妹,你在哪兒》,小時候,三妹也曾經(jīng)走失;后來,三妹一直在上海。90年代,母親回大陸,來到上海,找到了三妹,還聯(lián)系上了以前春明女中的同學(xué)、電影明星白楊,她們后來一直通信。一直到白楊去世,母親很震驚很難過?!庇幸馑嫉氖牵瑥堉凌暗拇蠼銖埖Z,曾經(jīng)在白楊主演的電影《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客串過一個角色,莫非這就是緣分。
“我父親祖籍南京,我祖父夏仁虎當(dāng)年中了舉人,25歲到北京做官,父親在北京出生?!毕募沂莻€大家族,一共9個兄弟姐妹,全部大學(xué)畢業(yè),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夏承楹排行第六,畢業(yè)于北平師范大學(xué)外文系,在大陸時曾任《北平日報》編輯,是新聞從業(yè)人員?!爱?dāng)年只有我父親隨著我母親去了臺灣,他們家族中的其他人都還留在大陸。親人大多在北京,有一個妹妹在上海,95歲了,叫夏承瑜,是上海音樂學(xué)院的教授,花腔女高音。1999年我來的時候,她送我一個錄音帶,70歲時唱的歌劇《夜鶯》,讓我?guī)Щ厝ソo我父親聽。我還有一個叔叔在北京,98歲了,頭腦非常清楚。父親也回來過一次,那年跟他感情最好的二哥還在,92歲,見了他后沒幾天就走了?!毕淖纣愓f。到臺灣后,夏承楹以何凡的筆名在《聯(lián)合報》副刊撰寫“玻璃墊上”專欄,前后長達31年之久。曾任文教類《國語日報》的編輯,后升任社長、發(fā)行人,提倡國語。
2001年,就在張至璋夫婦從上海尋父回澳大利亞后一個月,岳母林海音在臺北因病去世。又過了兩個月,張至璋夫婦來到臺灣北海金山的墓園,這里葬著兩人的母親,張郝劍珠和林海音?!拔野训氖舟E和照片,加上娘的遺照,合壓在一起?!睆堉凌罢f,“爹,終算回到妻兒身邊了?!?/p>
2002年底,岳父夏承楹也跟著去了,享年93歲?!澳?、岳母、岳父先后都安置在北海金山的同一座金色寶塔內(nèi)。張靖璋又來信了,打聽出來爹的骨灰掩埋處,在上海的杭州灣海邊。”2003年,張至璋夫婦、張至璋的二姐晚璋以及大姐的女兒,一起來到奉賢濱海墓場,這兒就是張維寅被集體掩埋的地方。
第二天早晨,在浦東香格里拉酒店的窗口,張至璋看到了黃浦江上一艘“雙身船”,從小就跟著父親折疊手工“雙身船”的張至璋一直以為這只是想象中的東西,沒想到有一天居然看到了真正的古老的“雙身船”!“冥冥中自有天意,不是我在找父親,是父親在找我。我只是要堅定一個信念,相信這個針一定在海里面?!爆F(xiàn)在張至璋把尋父故事寫成了書,他希望姑姑的子女們能看到書,“一直是我在尋找,現(xiàn)在我等著她們來找我了?!?本文圖片除注明外,由北京三聯(lián)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