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華
漢樂府《陌上?!肥且黄捴巳丝诘募炎?曹旭先生說:《陌上桑》“為了反擊丑惡與卑鄙,全詩通篇寫美,以美壓邪。”(《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選評》)從以美壓邪的角度領(lǐng)悟《陌上?!返念}旨,的確深中肯綮,深契詩心。細(xì)細(xì)演繹,亦不難發(fā)現(xiàn),諸多的描寫都是圍繞著人物美展開,剖析羅敷這一人物之美,詩人的寫作意圖便清晰呈現(xiàn)。
一、裝飾美凸現(xiàn)羅敷愛美之心
中國古代詩歌注重人物美的描寫,《詩經(jīng)》《楚辭》中就有許多描寫人物美的佳句,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楚辭·招魂》:“蛾眉曼睩,目騰光些。靡顏膩理,遺視綿些。娭光眇視,目曾波些。”等等,注重對美人外貌的描寫,這種美貌亦逐漸成為中國古代人物美的范型。然而,先秦詩歌對人物美的描寫,還只是注意人物的本色美,很少注意到人物的裝飾美,宋玉《好色賦》描寫鄰家之美女亦僅注重本色,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裝飾是愛美的重要標(biāo)志,《陌上?!芬环磦鹘y(tǒng)美女的描寫方式,從羅敷的裝扮入手描寫其美,透出女性愛美的消息,體現(xiàn)了該詩對傳統(tǒng)的重大突破。
采桑女羅敷愛美之心清晰地展示在其裝扮上。無論其身材、面貌與膚色,詩歌突出展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裝束:“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倭墮髻,又稱“墮馬髻”,發(fā)髻歪斜在一側(cè),呈欲墮不墮之狀,堪稱其時髦發(fā)式;明月珠則是一種貴重的珠寶飾品,據(jù)《后漢書·西域傳》,該珠產(chǎn)自當(dāng)時的大秦國;綺乃帶有花紋的絲織品,緗為杏黃色。且看羅敷,梳著時髦的發(fā)式,戴著明貴的耳墜,穿著絲織品的衣服,杏黃色與紫色搭配,艷麗奪目。作為一個采桑的勞動婦女,如此驚艷的打扮,不正是其時女性愛美的表征嗎?
二、場景美烘托羅敷的媚惑之美
羅敷愛美不但體現(xiàn)在穿著打扮上,還體現(xiàn)在其采桑工具與出行時機(jī)的選擇上?!扒嘟z為籠系,桂枝為籠鉤”的采桑籃子,與其說是一個勞動工具,不如說是一個裝飾手袋。竹籃的絡(luò)繩、提柄都做了精心裝飾,青色的絲帶與杏黃的下裙、紫色的上襦交相輝映,愈顯女性的嬌美。而且,女主人公不是選擇烈日的正午出工,而是在“日出東南隅”之際出現(xiàn)在繁華的城南隅,分明是在向人們炫耀自己的美麗。朝陽、朝氣蓬勃的勞動者、打扮艷麗的年輕姑娘,交織成一幅美女出工圖。特別是羅敷出場后驚人的回頭率被詩人捕捉,媚惑之美形成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場景。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绷_敷光艷四射,令行者下?lián)?少年脫帽,耕者停犁,鋤者停鋤,一切似乎凝固,美得令人窒息。無疑,這一場景本身就是很美的,如果制成一幅人物圖,一定會傾倒許多藝術(shù)家。女主公驚艷的媚惑力在本色的勞動者面前展露無遺。然而,勞動者都自知身份的卑微,都深知只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矣。如果詩歌到此為止,只是給讀者塑造了一個愛美的冷艷女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詩歌再次給讀者展示了太守問美的場景,把羅敷之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漢制,太守乘駟馬,其中加秩中二千石者,加一驂馬成五馬。五馬,太守中之加秩者。五馬使君或者閱美無數(shù),卻依然被羅敷之美鎮(zhèn)住,自負(fù)頗高的使君托人問美亦在情理之中。無論學(xué)術(shù)界如何批判使君的無恥與丑惡,在繁華的城南隅,一輛華麗的五馬車駕駐足一位艷麗的采桑女邊,香車美人,足堪匹配。詩歌使君問美場景的展現(xiàn),進(jìn)一步烘托了羅敷的嬌美,此一場景之美往往被學(xué)者忽略,似乎沒有必要如此諱避。
三、丈夫美虛襯羅敷的高貴之美
羅敷的外貌很美,從普通勞動者不敢接近又能揣測其高貴之美。然而,詩歌意猶未盡,還在羅敷與太守的斗爭中衍出夸夫一段,以丈夫之美虛襯其高貴的美麗。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座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狈蛐鐾饷膊⒉恢匾?詩歌特別注重對夫婿官品及其身份標(biāo)志的器物的描寫。夫婿所用器物,價值昂貴,彰顯身份地位之尊。與中國郎才女貌的傳統(tǒng)相稱,羅敷心中的白馬王子亦是一位身份顯赫的高官。且不必去論證高官的真?zhèn)?但能與高官匹配的美女必然是有著高貴的氣質(zhì)。正是如此高貴的美麗,打擊了五馬使君的信心。
總之,從審美的角度詮釋《陌上?!?不難發(fā)現(xiàn)其詩旨的又一意蘊(yùn)——通過人物美的描寫,展示其時的審美意識,并且達(dá)到了以美壓邪的效果。
(責(zé)編 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