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杰 徐洪軍
一、大蒜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根據(jù)各地情況而定,如黑龍江以上集鎮(zhèn)、阿城、綏棱大蒜為好,遼寧以開原大蒜為好。
2、整地施肥。秋翻耙壓,精細整地,結(jié)合整地畝施腐熟農(nóng)肥3000-5000公斤,然后起壟,壟距45-50厘米。栽蒜時畝施復合肥20公斤。
3、栽種。3月下旬當土壤化凍15-20厘米時頂漿栽種。栽前蒜種應選擇和分級,每壟栽兩行,交錯栽種。蒜瓣的腹背線應與壟溝的方向平行,行距12-15厘米,株距8-10厘米。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拌成毒土25-30公斤順溝撒施,防地蛆和其他地下害蟲。栽后覆土3-5厘米,適當鎮(zhèn)壓。
4、田間管理。幼苗期少澆水,多中耕松土,以利提高地溫和促進幼苗生長。退母前應追肥和灌水,避免或減輕出現(xiàn)黃尖現(xiàn)象,畝追尿素10公斤,同時用辛硫磷、敵百蟲等灌根防治地蛆為害。抽薹后立即灌水和追肥,畝追尿素10公斤,以促進蒜頭膨大。另外,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有一定的增產(chǎn)作用。由于大蒜生長期短,為90-100天,且生長期內(nèi)溫度不高,濕度不大,病害較少發(fā)生。
5、收獲。采收蒜薹應及時,以利于蒜頭膨大。采薹后20-25天為蒜頭收獲適期,一般6月末,7月初進行。每畝可收蒜薹200-250公斤,收入500-600元,蒜頭800~1000公斤,收入1200~1500元。
二、大蔥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各地根據(jù)情況選擇最優(yōu)品種。
2、大蔥苗床地要選擇靠近水渠、背風向陽、土質(zhì)肥沃的地塊,并切忌連茬。播種后要15天左右才能出土。精細整地是保證苗齊、苗壯的先決條件。
首先清除前茬作物的枯枝落葉、雜草、深翻細耙,在翻地的同時,每分地可施400~500公斤優(yōu)質(zhì)粗肥,以每一分地2~3公斤為宜。秋播育苗整地時,可在每分地中施入尿素2公斤,使其提前人土與土混合分解。
為了利于蔥苗的管理和生長,可將整好的地調(diào)成85-100厘米寬、6米長的畦,畦埂寬度宜24-26厘米,育苗畦要求做到畦平、埂直、土松。
3、播種量的確定。大蔥種子的播種量以每畝15公斤為宜,如苗床土壤較干旱,土壤鹽堿度較高,或種子發(fā)芽率較低,可適當擴大播種量。每分地可播種15-20克。
4、種子發(fā)芽試驗。
(1)冷水浸泡發(fā)芽。將100粒種子用自然溫度的冷水浸泡在容器內(nèi),水是種子的5倍,待吸干后不再加水,而是過三天用凈水沖洗一次,蓋上棉花,放在炕頭溫暖處或陽光下照曬,任其自然發(fā)芽,按實驗粒數(shù)求出發(fā)芽率,發(fā)芽天數(shù)和發(fā)芽積溫。播前15天開始進行。
(2)高溫快速發(fā)芽。將100粒種子用紗布縫包起來,然后用線將種包吊放在盛有半瓶100℃水的暖水瓶中,浸泡5~10分鐘后,將種子包提出水面懸于暖水瓶空間中,蓋上暖瓶塞,用熱氣補給種子溫度,30分鐘后取出,按發(fā)芽數(shù)求出發(fā)芽率,若發(fā)芽率較低,可再懸掛20分鐘后再數(shù)。
只要發(fā)芽率低于50%的則一律不能用。發(fā)芽率在50%以上的要斟情加大播種量,以保全苗。
5、催芽。
(1)熱水燙種。用涼水將大蔥種子浸泡后,放人75~85℃的熱水中,水量約為種子的4~5倍,一面燙,一面攪動,待水溫降到30℃左右為止。在30℃的水中再浸泡8~12小時,撈出后再控干即可播種。
(2)溫水催芽。用30~50℃的溫水浸種35-40小時,而后以15-25℃溫度催芽5~7天。
如采種時未經(jīng)充分凈化,浸種前應剔凈雜質(zhì)。浸種期間每隔8~12小時換一次水,浸種應間歇進行,引起種子內(nèi)的鹽類、糖類和可溶性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浸出,影響種子的發(fā)芽力。浸種完畢后,將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在催芽前應將種子晾曬一天。
在催芽時將種子裝入布袋或瓦盆中,也可在種子中摻入一些沙土,催芽的種子應放在15-25℃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翻動種子,并用20℃溫水沖洗,一般5~7天種皮即可拱破,此時就應立即播種。
4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苗床應選擇3-5年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地塊,畝施腐熟農(nóng)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然后深翻、耙平。播種可畦播或條播,畝用種4~5公斤。苗期應及時間苗和拔除雜草,視秧苗長勢和墑情追肥和澆水,追肥一般在3-4葉期,畝追尿素lO公斤。苗期注意地下害蟲為害,可用辛硫磷、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6、定植。7月上中旬定植。大蒜收獲后及時深翻整地,畝施復合肥30公斤,然后耙平、起壟,壟距60-65厘米,溝內(nèi)撒辛硫磷毒土或用敵百蟲溶液蘸根后定植,深度以不埋沒心葉為宜,株距6-7厘米。
7、田間管理。定植緩苗后應勤中耕除草,可疏松表土、蓄水保墑,促進根系發(fā)育。7-8月份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秋涼以后,大蔥進入旺長期,應加強肥水管理。根據(jù)土壤墑情不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收獲前7天停止?jié)菜?。結(jié)合澆水或培土追肥2~3次,每畝次追尿素15公斤加硫酸鉀5公斤或追復合肥20公斤。培土3~4次,以不埋沒心葉為準。大蔥從定植到收獲應及時防治銹病、紫斑病、霜霉病、地蛆、蔥薊馬等病蟲害:銹病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7~10天1次,連續(xù)噴2~3次。紫斑病可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7~10天1次,連噴2-3次。霜霉病可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7-10天1次,連噴2~3次。地蛆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灌根防治。蔥薊馬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11比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
8、收獲。10月中下旬收獲,土壤封凍前結(jié)束。收獲時要避免斷傷蔥白,抖凈泥土,適當晾曬后捆成捆。每畝可收獲大蔥4000-5000公斤,收入1200~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