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淑娟
兒子從第一天上幼兒園,至今歷時一年,他都在持之以恒地做同一件事:吊在媽媽的胳膊上,一邊跳腳,一邊號啕著“我要回家”。其聲音之慘烈,經常讓我一上午都感覺耳畔似雷鳴。
為了讓兒子盡快適應,我費盡心機,把虛心討教或道聽途說來的所有招數(shù)逐個試用,卻被他以不變應萬變,一一破解。有時候,只能惡語相向:“不去幼兒園,就去撿垃圾。”
黔驢技窮時,只好一把將兒子推給老師,自己逃之夭夭。一段時間過后,每當看到老師,我心里都忐忑不安。雖然很想了解兒子的幼兒園生活,可又擔心老師數(shù)落一大堆兒子的種種劣跡。最終,我沒有和老師溝通。
一天,幼兒園老師來電:兒子尿褲子了。
當我送褲子到幼兒園時,老師已等在傳達室。她講述了兒子的“尿褲子事件”:
下午,班里的小朋友們正在自由活動,其中一個小朋友尿濕了褲子,于是家長把他接走了。兒子目睹了一切。他走過來,問:“老師,你有我媽媽的電話嗎?”
我隨口說:“有,當然有了?!?/p>
兒子在得到肯定答復后,他什么也沒說就走開了。大約三分鐘后,他來到我面前,平靜地說:“老師,你給我媽媽打電話來接我吧,我也尿褲子了!”
說完,老師咯咯地笑了。我,擠出苦笑,尷尬不已,羞愧難當。
“真是不好意思,孩子給你們添的麻煩已經夠多了,他為了早回家,還做出這樣的事情,一會兒,我一定好好訓訓他。”
“這孩子腦袋轉得可真快啊。他很愛聊天,說爸爸是開大火車的,媽媽每天要畫五張圖才能下班……”老師滔滔不絕地描述著兒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剛開始,這個愛哭的小家伙確實讓人頭疼,但是,慢慢的,我們發(fā)現(xiàn)他很有意思。一次,他鄭重地對我說:‘老師,我想哭一會兒,行嗎,就兩分鐘。我太想媽媽了。我說:‘好吧。結果,兩分鐘一過,哭聲果然戛然而止?!?/p>
兒子上幼兒園超長期哭鬧,讓我焦頭爛額,本來以為老師會煩惱不堪,沒想到她講起來,卻像是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充滿著精彩和快樂。
告別時,老師說:“為了讓這個偶然事件不演變成經常事件,我就不讓你把孩子接走了。估計這種事還會再發(fā)生一兩次,以后在幼兒園多放兩條備用褲子吧!”
我百感交集。一方面,我為自己在兒子入園適應問題上的消極逃避深感愧疚;另一方面,為老師的責任心、愛心與細心所折服;再者,為自己不敢與教師溝通感到羞愧。經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長需要多方面努力,只有積極溝通,才能架起愛與成長的橋梁。
專家點評
新生入園適應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問題,我很驚詫該文中的孩子竟然用了“尿褲計”試圖達到回家的目的。感嘆孩子“聰明”的同時,也欽佩睿智的老師,一方面及時和家長溝通,讓這位家長既了解到兒子的“良苦用心”,又“為老師的責任心、愛心與細心所折服”;同時,為防止幼兒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對在不同孩子身上發(fā)生的同一事件——“尿褲子”,老師采取了不同的解決方法。本來困擾家長多時的孩子入園哭鬧,在老師眼里“卻像是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充滿著精彩和快樂”。
相信大家在笑著讀完本文后,在慶幸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師的同時,也會意識到和教師的及時溝通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