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
寶寶在進入幼兒期后,開始主動尋求同伴,進行社會交往。這時,父母應該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支持和鼓勵寶寶與其他寶寶交往溝通。孩子實際上是生活在兩個世界里的,一個是包括父母在內的成人世界,另一個就是同伴世界。通過與同伴交往,可以學到許多從成人那里學不到的東西,對寶寶人格和社會性的發(fā)展起著獨特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退縮、害羞的幼兒,父母更應該多給他們一些和同伴一起游戲的機會,教他們更好地與人溝通,進行交往,以及恰當表達和控制情緒。
家庭,其實就是寶寶社交溝通能力的訓練營!
訓練一:想干什么?先說出來!
居民樓下的小花園中,新新跟著媽媽在散步。小新新左顧右盼,忽然看見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寶寶也在玩。于是,新新看看媽媽,指著對方說:“我要去……”媽媽點頭同意。新新興奮地沖向對方。然后圍著對方轉,滿臉好奇。對方也同樣好奇,兩個小寶寶高興地相互看著,一起蹦蹦跳跳,這就一塊兒玩上了。這是寶寶的初步社會交往,圍著對方轉,是他們的溝通方式,叫做非言語溝通。
上述,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場景。
第二天,新新又看到了另一個小孩子,并在得到媽媽的認可之后,又興奮地跑過去,仍然圍著對方轉,滿臉的高興樣。可是,那個孩子卻沒有什么反應,仍然我行我素,自己玩自己的。新新有些灰心,伸手去拉對方,卻被對方躲閃。于是,新新加大勁道去拉,對方加勁掙脫,你來我往,結果寶寶們糾纏在一起。大哭起來,各自由家長帶走。
新新不明白對方為什么不跟他玩兒,委屈極了。難道這次不同了?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小寶寶都喜歡同別人玩兒,有時他們喜歡自己玩。但這對于新新是個打擊。作為家長,最好在寶寶同對方玩之前,先進行指導。例如,當新新征求媽媽的意見時,媽媽要對寶寶說:“你想同他玩,也要跟他商量哦。他同意了,才會和你一塊玩兒呢?!边@時,寶寶也許會推著媽媽的手讓媽媽去說。媽媽要耐心勸導:“是寶寶要同他玩,不是媽媽,寶寶要自己去說?!边@時,寶寶一般就會跑到小朋友面前說:“我跟你一起玩,好嗎?”征得同意后,我們就會看見兩個快樂的孩子蹦蹦跳跳地玩在一起了。
當寶寶不懂表達自己的愿望時,家長要告訴他,想干什么先說出來。如果涉及別人,要征求對方意見。這對于寶寶長大后如何與別人溝通很重要。這就是言語溝通。
訓練二:表達自己的感受
寶寶在家正被媽媽摟著看圖書。當寶寶看到一幅圖畫時,突然有些緊張,說:“媽媽,我害怕?!眿寢屃⒖谭^去,換成另一幅圖片,同時安慰寶寶:“不怕,媽媽換了另一幅圖,你看,這幅圖畫你喜歡嗎?”接著,進一步鼓勵寶寶:“媽媽很高興你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边@樣,寶寶就知道及時反映自己的感覺是對的,是被鼓勵的。同時,他也可以知道媽媽的感覺。
這種及時反饋,為寶寶以后在與別人溝通時正確反映自己的感覺奠定了基礎。我們曾經(jīng)看到過很多孩子在做錯事挨說或挨打后,卻不知道大人不開心的感覺,因為沒有大人告訴他:“你這么做,我很不開心?!彼?。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感覺,讓孩子學會表達,這樣,寶寶再做類似的事情時,就自然會想到父母不開心的樣子。
訓練三:父母要當表率
寶寶要跟媽媽出門去看爺爺奶奶,媽媽忽然想起準備帶給爺爺?shù)臇|西沒有拿,就對寶寶說:“等會兒,媽媽去拿給爺爺?shù)亩Y物?!眿寢寗傄晦D身,就聽見寶寶在身后說:“快點兒,別磨蹭!”那口氣、那一臉的不耐煩跟爸爸不高興的時候一模一樣。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晚上等爸爸回來后訴說此事,雙方都認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溝通。
對于幼兒來說,成人良好的態(tài)度、規(guī)范的語言以及豐富的知識都能在潛移默化中給幼兒的社會交往及思維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成人的不良習慣也會影響他們。要想自己的寶寶對他人有良好的態(tài)度。作為寶寶的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有良好的言行舉止。成人的態(tài)度和語言都能給幼兒以學習的榜樣,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學會交際中的一些良好習慣和技巧。這對于寶寶的成長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