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毅
2008年底,一款涵括藏漢英三語的電子辭典成為拉薩街頭時髦的物件,人們驚奇地發(fā)現,無論是深藏典籍的寺院歷史,還是看似高深的藏文輸入,都融進了這個巴掌大小的機器。古老的藏文經歷了數字化的改造,繼而不露聲色地開始了普及之路。
在辭典的設計者、西藏大學英語教師洛藏看來,藏文電子辭典的研發(fā)技術早已不是什么獨門秘笈,真正欠缺的是普及。1999年,洛藏開發(fā)了幾款藏文查詢軟件,以單機版的形式推向市場,結果僅在廣州被一些漢族僧尼用以學習藏語,在藏區(qū)卻鮮有問津。
2008年7月,洛藏再次想到了藏文電子辭典。此時的環(huán)境與9年前截然不同,一方面,隨著西藏與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學漢語、學英語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自發(fā)的選擇;另一方面,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讓人們對電子產品不再陌生,開始習慣并期待花樣繁多的“新玩意”。
對于原本講不了幾句漢語的木如寺僧人諾布,這部電子辭典帶給他的第一個功效,是他終于可以用并不標準的漢語普通話念出櫥窗里的雕像——“這是彌勒佛,那是吉祥天女。”僧人以外,另一個較大的顧客群是學生,18歲的拉宗來自昌都地區(qū)江達縣,帶著當導游的夢想,她來到拉薩的一所語言學校,半天學漢語,半天學英語,面對櫥窗里的電子辭典,拉宗無奈地擺擺手:“我的工資只能用來交學費。”
不菲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遺憾的是,洛藏并沒有競爭對手,此前進行相關研發(fā)的幾家公司,聽說洛藏的產品上市,紛紛偃旗息鼓?;仡櫸那窃趦鹊貜谋├呦蚱絻r的過程,人們期待有更多的技術和營銷人員參與到藏文數字化的普及進程中,進而降低成本——這是拉宗的愿望,也是洛藏的愿望,教師和商人的雙重身份,讓他的關懷不止于贏利,在洛藏看來,當他不再壟斷電子辭典市場的時候,才是藏文數字化真正意義上的普及。